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离职如何赔偿n+1,[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离职补偿金赔偿标准n+1
N+1赔偿主要是根据工作年限进行计算的,主要的计算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5.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6.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离职赔偿n+1怎么算
"N+1"制度中,“N”代表劳动者的在职时间,若每满一年,则需按月薪一倍的赔偿标准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者,视为一年;
未满六个月者,仅需支付半月薪资作为补偿。
而“月薪”则是指劳动者在离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前十二个月内的平均收入。
至于“1”,则是额外支付给劳动者的一个月薪资,主要应用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如劳动者无法胜任现有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依然无法胜任等。
“离职补偿N+1”N是什么?如何计算?律师详解
原创2022-08-10 18:02·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剪辑/吕媛媛):N、N+1、2N、2N+1,这么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不是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央视网记者邀请有8年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经验的法律博主袁亚洋为您厘清不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的适用情形。其实,《劳动合同法》对于经济补偿金只规定了四种情形,N、N+1、2N以及N+X。前三种我们都耳熟能详,可怎么还有个N+X?袁亚洋表示,实际上,广泛被企业运用的“裁员”属于协商解除,而协商解除的赔偿标准就是N+X。“因为协商解除的前提是需要员工同意,所以这个X可以是0,可以是3,甚至可以是10。”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在“裁员”时存在不同的赔偿标准,正是因为对于X值的确定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最为常见的补偿金的计算方式,N+1的适用也有严格的前提,除了协商解除,N+1只有三种情形:分别是医疗期满不能工作、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三种情形也属于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三十日通知员工单方解除,就需要支付N+1。如果提前三十日通知,则只需要支付N。不过,用人单位依据这三种情形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这就会涉及到第三个计算标准——2N。不过,2N的前提是认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往往需要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主张。说了这么多,N究竟是什么?袁亚洋介绍,N相当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领养老金等情形适用N的赔偿标准。根据法律规定,工作年限不满半年的,按照0.5计算,满半年的,按照1计算。举个例子,如果员工在职时间刚刚满1年6个月,则N应该按照2计算。袁亚洋强调,N的计算标准是员工的税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因为年终奖、员工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同样属于工资总额的一部分,所以这些项目当然也需要计算在内”。【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