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通手机收到市委网信办清朗什么活动
联通手机收到市委网信办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2023年3月23日,根据中央网信办和省委网信办安排部署,嘉峪关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载体与传播通道,近年来得到了突进式的发展,在舆论场和互联网产业链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自媒体快速生长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网络乱象,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对之加以专项治理势在必行。
二、2023年国家网信办清朗行动中有几个工作重点
国家网信办在2023年的清朗行动中聚焦三大工作重点,以确保网络环境的清朗。
首先,行动致力于回应网民的关切。通过专项治理,集中解决网民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问题,同时注重打击与引导规范相结合,保障权益与治理乱象并行,以增强网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其次,着力破解长期存在的难题。行动持续加大对网络水军、自媒体不当行为、短视频过度使用等问题的治理力度,旨在深入分析并解决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问题,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从而推动网络生态的整体改善。
最后,重视治理手段的创新。国家网信办将进一步利用规则创新、技术升级、功能优化等手段在网络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实施全链条、系统化的治理措施,确保对各类问题采取持续、有效的整治措施。
三、为什么要“整治自媒体乱象”?
在今(3月16日)天上午发表《整治自媒体乱象,周立波撞枪口上》一文之后,发现“整治自媒体乱象”已经成为了网络的热搜词条,便觉意犹未尽。于是本“人民+体验官”在今下午将要接着向众网友推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文化产品《人民日报评论:斩断自媒体乱象背后利益链》。截图:来源“人民+体验官”推广平台我们应当首先明白,为什么要“整治自媒体乱象”?人民日报评论答曰:“自媒体”行业乱象不时“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图。炒作社会热点事件、摆拍视频博流量、挑动对立引起骂战而其背后则是同一套商业逻辑:收割流量,变现获利。彻底整治“自媒体”乱象,要从斩断利益链上着手。坚决打击自媒体传谣造谣,对症施策,精准治理“自媒体”乱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症施策、精准治理“自媒体”乱象呢?请听“人民锐见”是这样评说的:“在这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自媒体’凭借其互动强、更新快、传播广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随着发展速度加快,一些‘自媒体’通过蹭炒热点、‘标题党’、编造虚假事件等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滋生不少虚假、有害信息。这不仅对网友造成不良影响,还扰乱了网络空间的秩序,亟需加以整治。”尽管此前多年间,网信系统已陆续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而且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自媒体”行业诸多乱象不时“按下葫芦浮起瓢”,其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图。比如炒作社会热点事件、哄骗老年人、未成年人摆拍视频博流量、挑动对立引起骂战。虽然类似情节多次上演,但背后仍是同一套商业逻辑:获取关注-收割流量-粉丝上涨-变现获利。由此而言,彻底整治“自媒体”乱象,需得从斩断其利益链着手。也就是说,此次专项行动专门强调,要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网站平台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账号名称信息审核、专业资质认证、信息内容审核等常态化管理。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职从事“自媒体”的人数达到了370万人,而兼职人数则超过了600万。考虑到“自媒体”面广量大,且分布于各种不同网络平台,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治理难免力有未逮。因此,促使“自媒体”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还需健全行业规章制度,引导从业者自觉提高从业能力、遵守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从自身做起,切实维护好行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方能实现新业态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