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伪造公章套取保险理赔案例,[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盗用公章伪造证明后果
盗用公章伪造证明后果如下:
1、伪造驾驶证依法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伪造的驾驶证,并扣留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2、对于公章被盗窃的行为进行追责,而盗窃期间公章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公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伪造印章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刑事犯罪主体,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立本罪;
2、伪造公司印章罪是行为犯罪,只要实施了伪造公司印章的行为就构成本罪;
3、主观上要求有伪造公司印章的故意,明知没有权力制作公司印章,但是为了某些不法目的而实施了伪造公司印章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长沙400万失业保险金怎样被套取的?
湖南省长沙市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局失业登记科原副科长魏平贵日前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假借162人的身份,用事先私刻的公章,伪造《失业保险金申领登记表》《求职登记表》《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失业保险金申领资料,办理失业保险金……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的两年时间里,魏平贵通过这些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手段,共计套取失业保险金436万余元,其中大部分金额均被其支取,用于个人炒股、日常开支、打牌、借贷给亲属朋友等。
“魏平贵作为一个副科长,竟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套取巨额国家失业保险金,缺乏有效监管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沙市纪委执纪审查人员说。
魏平贵一人全程“操盘”套取失业保险金,从未有人过问这些程序和提出质疑,过程之顺利,连他自己都感到很惊讶。魏平贵描述自己第一次骗取失业保险金时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拿着表来到转移窗口,窗口人员没有迟疑,二话不说就把单子给做了,这么容易?太不可思议了!”
平时在单位,魏平贵是公认的业务骨干和能手,业务窗口的工作人员经常向他请教业务办理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对我产生了好感,并百分之百地信任我。”因此他出面来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不假思索地“大开绿灯”,全然没有防备之心。
另一方面,这位肯钻研的“业务能人”也发现了诸多监管漏洞。“在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关系转移时,社保系统根本不与银行系统连接,查不到缴费资金到账情况,只要在表格上加盖局财务章就行了,而征缴转移窗口与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局财务科并没有核实程序。”
此外,他还发现,失业人员资料的审核把关原本需要失业登记科科长和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分别审核签章,但这两枚签章均放在办理窗口处代为盖章,致使这一审核环节形同虚设;在申领失业保险金的资料时,需要申领人三张一寸照片,窗口在审核中却放松了对这一规定的要求,照片可要也可不要。信任代替了监督,让魏平贵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业务办理程序中的监管漏洞,使原本的层层监督审核变成了“牛栏关猫”,使魏平贵这个小小的副科长有了可乘之机,得以顺利套取到巨额失业保险金。
魏平贵案发后,长沙市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局深刻吸取教训,规范了失业保险待遇转移流程,将转入信息审核和业务经办相分离,形成分段负责、信息共享、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业务经办流程;优化了待遇发放数据处理,对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办理了社保卡的失业人员,采取直接由银行发放至社保卡的方式;同时调整了相关人员工作权限和分工,按照“一事两岗两审”“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和人员配备,多措并举确保资金安全。
以上内容来自: 中国纪检监察报
伪造公章,原保险公司业务员诈骗中老年客户90余万元
2022-07-26 15:34·光明网
王某曾任某大型保险公司业务员,他谎称公司有多款年化6.5%~9.4%的理财产品,伪造公司公章等手法诈骗三名原保险公司中老年客户共计90余万元。2022年2月16日,经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2年7月15日,法院以合同诈骗罪、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万元。
2019年12月,被害人李磊和赵芬(均为化名)来到了某大型保险公司购买寿险,因此认识了保险业务员王某。随后,王某一直与两位客户保持私下联系。2020年,王某因生活拮据,于是萌生了诈骗客户钱财的想法。
2020年7月,王某上门拜访客户赵芬,其朋友李磊也在,王某便向二人虚构所在保险公司有一款年化6.5%、为期一年的线下理财产品,每购买10万元可返现800元。王某称,因他们是老客户所以特意留了名额,数量不多,先到先得。李磊和赵芬出于信任,当天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了20万元和10万元的理财产品。
而后,王某将事先伪造并盖好公章的理财合同交给二人。此后,王某更加殷勤拜访,因为李磊购买的金额高便送给李磊2条10克的黄金,继续以8.8%、9.4%等高年化收益理财产品为名,诱骗李磊和赵芬购买。截止2021年5月,李磊和赵芬共9次向王某购买了约80万的“理财产品”。
2021年7月,李磊和赵芬在王某处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王某却迟迟不能交付本金和利息,引起了两人不满。王某借机以需要规范原合同为由收回了李磊和赵芬手里的假合同。
王某交代:“这些假合同是证明我诈骗行为的证据,我怕对方交给公安机关,所以一定要拿回来。”李磊和赵芬心中愈发怀疑,便带着手机拍下的合同内容来到保险公司查询,却被告知该公司根本没有相关理财产品。这份合同是假的,两人遂报警。在此期间,王某的保险客户张玫(化名)报案称,她同样被王某哄骗在某金融App上贷款10万元购买了年化25%的保险公司理财产品。
受理案件后,检察官立即进行审查,逐渐摸清了案件事实。原来,王某有犯罪前科且沉迷彩票,因手头拮据,便想“赚快钱”。于是盯上了几位年纪较大、手头又有闲钱的中老年群体,利用自己保险业务员的身份,取得对方信任,从而实施诈骗。
检察官提醒: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我们应该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多方求证,通过正规途径投资理财,避免上当受骗。
作者|夏天胡佳瑶
来源:上海法治报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