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船舶甲板结构介绍,[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甲板(deck)是船体的重要构件,是船舶结构中,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其水平分隔成层。甲板是船梁上的钢板,将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deck)。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deck)。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如驾驶台甲板(bridge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deck)等等。木质甲板驳中部舱面板也称甲板,一般是活动式。
中文名
甲板
外文名
deck
构成
由板与骨架构成
属性
船体的重要构件
位置
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
基本内容
甲板的具体定义[1]如下:
1、内底板以上,封盖船内空间或将其分隔成层的大型板架。
2、甲板是铺在船梁上的钢板,将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大型船甲板数可多至六、七层,其作用是加固船体结构和便于分层配载及装货。
3、形成船内空间的顶盖,或将空间分隔为若干层,由板与骨架组成的结构。
甲板是由板与骨架构成,对保证船体强度及不沉性有重要作用,而且提供了布置各种舱室、安置武器装备和机械设备的面积。
甲板数量多少视船舶的大小,取决于舰艇的类型、使命和主尺度。通常小型舰艇有1~3层;中型舰艇有3~5层;大型舰艇有5~10层。
图1
上甲板就是最上一层从首到尾的连续甲板。大中型船舶为了充分利用主船体内部空间,在主船体内一般还有一到两层下甲板。上甲板和下甲板之间的空间称为甲板间舱,下甲板到船底之间的空间称为船舱。上层建筑内的甲板也各有名称,其中最高一层甲板通常布置罗经等导航仪器,一般就称为罗经甲板;驾驶室所在的一层甲板称为驾驶甲板;布置救生艇的一层甲板称为救生艇甲板;旅客和船员居住的甲板一般称为起居甲板或游步甲板。只在船长某一部分如某一舱室或某两个舱室内设置的甲板称为平台甲板。
甲板按其作用可分成:强力甲板、遮蔽甲板、舱壁甲板、干舷甲板和量吨甲板等。当船体受总纵弯曲应力时,受力最大的一层甲板叫强力甲板(strengthdeck),如上甲板(upperdeck)及在船中部0.5L区域内长度不小于0.15L的上层建筑甲板和此上层建筑区域以外的上层连续甲板均为强力甲板。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某些船舶,在其甲板上设有吨位舱口的开口,并在舱口设暂时性非水密封闭装置,这种甲板间舱(tweendeckspace)既可装货又不计入总吨位和净吨位,叫作遮蔽甲板(shelterdeck)。水密横舱壁上伸到达的连续甲板叫舱壁甲板(bulkheaddeck)。按《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量计干舷高度的甲板称干舷甲板(freeboarddeck),通常是上甲板。按《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丈量船舶吨位时的基准甲板叫量吨甲板(tonnagedeck),通常也是上甲板。遮蔽甲板不可作为干舷甲板和量吨甲板。
上甲板是各层甲板中最厚的一层,规范规定在船中部0.4L区域内强力甲板的厚度应保持相同,并逐渐向端部甲板厚度过度,强力甲板(包括端部甲板)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6mm。甲板边板是上甲板受力最大的,且容易被甲板积水腐蚀,因此必须连续,厚度也是上甲板中最厚的一列板。在船中0.4L区域内的甲板比首尾两端和大开口线以内区域的甲板厚。为防止甲板开口角隅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该处应为抛物线形、椭圆形或圆形,并应采取加强措施。[2]
在上层建筑和甲板室中,又可分为桥楼甲板、首楼甲板、尾楼甲板或甲板室甲板等,以及游步甲板,起居甲板、救生甲板(艇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在没有标准罗径的小艇上又称为顶蓬)等;在首尾部又分为首升高甲板、尾升高甲板等。甲板常设有梁拱,以便排除甲板积水;上甲板还设有弦弧,以减少甲板上浪和增加储备浮力。但也有为便于施工和装卸货,不设梁拱和舷弧,而按载重线规范,略增加干舷高度。在木船舱面上是指沿舷弧线设置的露天壳板,下面由隔舱板和肋骨支撑,大型木船甲板下面还设托梁。除保证舱面水密外,并起增加船体整体强度的作用。木质甲板驳中部舱面板也称甲板,一般是活动式。
分类
图2
在主船体最上一层连续贯通全长的甲板称为上甲板,也称第一甲板。以下的各层甲板统称下层甲板,依次为第二甲板、第三甲板等。上甲板以下局部设置的甲板称为平台甲板或平台。在保证船体强度中起主要作用的甲板,称为强力甲板。设有短桥楼或甲板室的舰艇的强力甲板,一般也是上甲板。
上甲板以上的各层甲板和平台,统称为上层建筑甲板(superstructuredeck)。由下至上依次为01、02、03甲板等。或者按照其所在位置的主要功能分别命名,如首楼甲板、桥楼甲板、尾楼甲板,以及游步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等[1]。
罗经甲板
又称顶甲板(topdeck),是船舶最高一层露天甲板,位于驾驶台项部,其上设有桅桁及信号灯架、各种天线、探照灯和标准罗经等。
驾驶甲板
系设置驾驶台的一层甲板,位于船舶最高位置,操舵室、海图室、报务室和引航员房间都布置在该层甲板上。
艇甲板
是放置救生艇或救助艇的甲板,要求该层甲板位置较高,艇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区域,以便在紧急情况能集合人员,并能迅速登艇。救生艇布置于两舷侧,并能迅速降落水中。船长室、轮机长室、会议室、接待室一般多布置在该层甲板上。
起居甲板
艇甲板下方,主要用来布置船员住舱及生活服务的辅助舱室的一层甲板,大部分船员房间及公共场所一般都布置在这一层甲板上。
上层建筑内的甲板一般多布置水手长、木匠、水手和机工的住舱,理货值班室亦布置在这层甲板上。
游步甲板
在客船或客货船上供旅客散步或活动的一层甲板,甲板上有较宽敞的通道及供活动的场所。因为在甲板室两侧外面的甲板是露天。
甲板结构
甲板横向的拱度称为梁拱,[2]用于迅速排除甲板上的积水、有折线式、曲线式等。船的上甲板边线纵向的弯曲称为舷弧。舷弧一般是从船中向两端翘起,首部的称为首舷弧,尾部的称为尾舷弧,一般来说,首舷弧的高度是尾舷弧的两倍,从船的侧面看,上甲板边线的舷弧形状呈抛物线的形状。舷弧提高了船体首尾端的高度,有助于减少船体首尾端的上浪。船的甲板上除了依靠梁拱和舷弧排水外,还有专门的甲板排水系统。
图3
从结构上看,甲板结构是封盖船体或将其分隔成层的平面板架结构。由甲板板和甲板骨架组成,起着扩大甲板使用面积和保证船体强度的作用。甲板骨架包括沿船宽布置的横梁、沿船长布置的甲板纵桁和纵骨等。按骨架的布置方式分为横骨架式和纵骨架式。甲板结构的载荷传递是由横梁传递给舷侧结构,甲板纵桁仅传递少量载菏给横脸壁。横骨架式常用于小船的上甲板和大船的下甲板,纵骨架式则用于大型船舶的强力甲板,强力甲板参加船的总纵弯曲。甲板板沿舷侧的一列板称为甲板边板,它一般比其他甲板板要厚一些。
甲板层楼
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只设单层连续上甲板,在机(炉)舱区域,为了布置辅助机械设备和油水储存柜的需要,设置数层平台。对小型货船、拖船和渔船,由于型深较低,也只设单层连续上甲板。
使用要求[3]是考虑甲板层数的主要因素。对大中型杂货船,因载运件为杂货和各种包装货等多种货物,为防止站污、混杂和挤压以及便于理货,依型深的高度而设2层或多层甲板。对多用途干货船,一般均设置2层全通甲板。滚装船根据需要设置多层甲板。世界上最大的滚装船有13层甲板。客船最下层旅客甲板(或平台)一般海船不低于设计水线1.2m,内河船不低于设计水线1.5m,并按上层连续甲板到设计水线间的高度决定中间甲板的层数。
甲板间高
关于甲板间高主要根据货种及作业条件等使用特点来决定。对杂货船,甲板间高一般在2.45m以上。另外,杂货船有加大甲板间高的趋势,有的达到2.75m,大型远洋杂货船趋向于增大到3m以上,以提高其适应性。多用途干货船甲板间高近年来也有增高趋势。多用途干货船的甲板间高也发生了,改变从2.5m~3.5m之间转变为3.5m~5.0m之间,船长在150m左右的船多在4.4m以上。甲板间高度增大的原因是所载运的货物(如设备、车辆等)的尺度增大,同时需要在甲板间使用叉车。滚装船甲板间高度一般在3.0m~6.0m左右,要根据滚装工艺(带轮运输还是拖车系统)、货物种类(车辆还是集装箱)及货物堆放层数等因素来决定。滚装船甲板间高不必相等,例如型深在20m左右的船舶,可以设置3层甲板,可取两层6.3m净高,一层3.2m净高。其3.2m净高可装载小汽车或件杂货,6.3m净高可通过LUF系统装两层高2.5908m的集装箱。客船设双层铺的甲板间高不宜低于2.4m~2.6m,以保证有适宜的净高度。中间甲板及平台则趋向于不用梁拱和舷弧,以利于施工和使用。[1]
参考资料
[1]甲板.船舶百科[引用日期2015-06-10]
[2]黄重阳,林焰,于雁云.基于响应面法的强力甲板结构优化设计[J].中国舰船研究,2012,7(03):46-50.
1、甲板:船舶被分隔成若干层,每层分隔板都叫甲板,主体上平面层为主甲板(干舷甲板)。
(1)全通甲板:内河船舶水面上第一层甲板为主甲板,海船通常最高一层为全通甲板。主体以下应确保水密,
各舱室应严格封闭,保证水密;
(2)短段甲板
通常以位置命名,如:驾驶甲板、首楼甲板、艇甲板、尾甲板、蓬甲板等。
2、舱室
甲板,作为船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内底板之上,其主要功能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通过钢板将船体水平分隔成不同层次。这些钢板沿着船体的水平方向布置,将船体分为上下多层。最上一层的船首尾统长甲板被称为上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为主甲板或量吨甲板。少数远洋船舶会在主甲板之上增设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但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故只能称为遮蔽甲板。
甲板的存在将船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而主甲板以下的部分则被称为主船体。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称为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习惯上是根据该层甲板上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如驾驶台甲板、救生艇甲板等。
而木质船舶的舱面上,沿舷弧线设置的露天壳板同样被称为甲板,其下方由隔舱板和肋骨支撑,大船甲板下方还会设置托梁。甲板除了保证舱面水密和提供操作与行人的通道之外,还起到增加船体整体强度的作用。根据其位置的不同,甲板还可以细分为首甲板、尾甲板和舷甲板等。
甲板对于船舶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它们不仅为船员提供了操作和活动的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船体内部结构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主甲板以上的上层建筑部分可以容纳各种设备和设施,而主甲板以下的主船体部分则负责保持船舶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此外,甲板的设计和结构也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排水性能和抗风浪能力。通过合理布置甲板和其上的开口,可以有效减少船体的阻力,提高航行效率。同时,甲板上的排水系统能够迅速排出积水,确保船舶在各种海况下的安全航行。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