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WBC是什么意思,血液化验单Hb、WBC、DCN、RBC正常值

专业网络营销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蛋wbc,[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一、WBC是什么意思

血常规检查是医学中一项基础的检验,主要关注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以及血小板(PLT)的数量。通过简易的针刺采血,样本被稀释后在显微镜下计数,同时进行血涂片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和分类。正常情况下,成人的红细胞男性为(4.5~5.5)×10^12/升,女性为(3.5~5.0)×10^12/升,血红蛋白男性为120~165克/升,女性为110~155克/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减与生理、病理状态相关,如新生儿、脱水、缺氧等情况下会有所变化,贫血则会导致其减少。白细胞正常值为(40~100)×10^9/升,新生儿和某些特定阶段会增多,感染或某些疾病时也会增加。白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某些细菌性疾病等。血小板正常范围为(100~300)×10^9/升,过少或过多可能与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关。血常规检查中的符号RBC、WBC、Hb和PLT分别代表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二、血液化验单Hb、WBC、DCN、RBC正常值

1.血液化验单中的Hb(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通常为男性130-170克/升,女性110-150克/升。

2.WBC(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值对于成年人而言,通常在4.0×10^9到10.0×10^9个/升之间。

3.DCN(血清肌钙蛋白I或cTnI)的正常值通常低于0.04纳克/毫升(ng/ml)。

血常规指标解读(收藏)

原创2017-10-13 09:44·健康医对一

现今,一有感冒发烧去医院,医生必开的一项检查就是“血常规”。随着医学知识普及,大家基本知道,白细胞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高是病毒感染。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全面,甚至会造成误解哦。

专家简介

曾强,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年医学、健康管理专家。担任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技术研究院(亚洲区)副主席。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一)轻度异常莫心慌

当拿到血常规的化验检查报告时,发现上面有显示“↑”“↓”的箭头,但仔细一看,指标与正常值稍有偏离,相差不多,这时请不用恐慌。因为对健康体检者来讲,大部分“偏离”属于正常情况。可能与抽血前没喝水、没吃早餐,导致血液变稠有关。白细胞易受情绪、环境的影响;剧烈运动、饱餐,或服用某些药物等,有时也会导致血小板升高。

(二)重点先看四大项

看了上面的化验单报告,我们发现血常规化验项目多达20多项指标。从医生的角度讲,每个指标都很重要。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将这么多的指标全部弄懂确实有难度。

对平素健康的体检者,抓住其中最重要的“白细胞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4大项目计数(总数)即可,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如果4大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即使其他指标存在异常,一般来讲不会有大问题,多数情况是没有休息好、失水过多等引起。如果4大项指标中的一项出现问题,同时还有其他子项超标,很可能是特定疾病的指征。

(三)大项小项结合看

如果这4大项任何一项出问题,就要结合其他小项目,来分析是否是疾病的表现。重点关注下面三个组合的提示意义。

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三者轻度升高,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缺氧等,提示血液黏稠。如严重升高,提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需到血液科就诊。

【健康指导】对于血液黏稠的患者,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劳逸结合,放松心态,适量多饮水。同时,要做到少熬夜、不抽烟。饮食上,可以吃些木耳、洋葱等具有降黏作用的食物。择期复查血常规、化验血液凝血指标,动态观察。如红细胞计数仍增多,请到血液科就诊。如果三者同时降低时,则提示贫血(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或营养性贫血)或血液稀释。

【健康指导】如果是临界值或者轻度下降,可以通过加强营养,纠正偏食、节食、酗酒等不良习惯。选择富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奶、蛋、鱼、虾、豆制品、绿叶蔬菜、芝麻、蘑菇等,以增加铁的吸收。如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三者持续降低,请到血液科就诊,复查血常规,化验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相关检查,查找导致贫血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

白细胞在血液中共有5类,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可以将它们比作我们体内的警察部队,每种白细胞所对付的“敌人”也不同,如中性粒细胞主要对付细菌,而淋巴细胞主要负责消灭病毒和支原体等。

如果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同时升高,而淋巴细胞比率下降,这常见于急性细菌感染。

【健康指导】注意口腔黏膜、扁桃体等部位有无细菌感染灶,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别熬夜,择期复查,对比观察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

如果白细胞计数不高甚至降低,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而同时淋巴细胞比率升高,这通常是病毒感染。这种情况考虑可能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等病毒性感染。随着病毒性感染自愈,血常规异常可自动恢复正常。

总之,血常规中白细胞增高不一定是感染,很可能是由于上述生理因素或药物所致。

3.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在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高于正常值,同时白细胞计数升高则可能预示了化脓性感染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太高容易出现凝血,此时建议及时就医。血小板和红细胞两者严重较少可见于各种情况导致的失血性贫血等病理状态,轻度减少可见于某些生理状态,如剧烈运动、女性月经期或分娩。

4.严重异常看医生

以上我们只是将血常规化验报告中的一些常识予以说明,希望能在生活中帮到您。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临床医生,血常规检验结果也只能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切不可忽视在全面检查基础之上,使结果互相印证,进行综合判断。

链接:“生理性”或“药源性”白细胞升高

所谓白细胞生理性升高,指的是非疾病因素导致的升高,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冬季长时间暴露于严寒中;饱餐、淋浴后也常有白细胞轻微增高。此外,还见于情绪紧张、疼痛、饥饿导致低血糖等。但生理性白细胞增多是暂时的,去除影响因素则很快恢复。若仅仅是白细胞略升高且无临床症状,可暂不处理。

所谓药源性白细胞升高,顾名思义是有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增多。许多药物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如红霉素、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文/曾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战略合作伙伴《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5年8月刊,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WINDRISES NETWORK MARKET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

蛋wbc
发布人:ban8205 发布时间: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