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92606-48052 ,欢迎咨询太极拳套路介绍大全,[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起式,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左(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右)下式独立,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部分招式介绍:
1、左右野马分鬃
左右野马分鬃因其运动状态与奔驰野马的鬃毛左右分披相似而得名,动作舒展,贵在进身,劲在腰身。
2、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太极招式之一。最早在陈氏太极拳中被称为白鹅亮翅,在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记载:“如白鹅之鸟舒展羽翼象形也”。
3、手挥琵琶
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右腿,随着重心后移,使右脚踏实,坐实右腿;同时腰微右转;左脚随坐实右腿随提起向前迈半步,以脚跟着地,脚尖微翘,膝微弓,成左虚步;左手随转腰臂外旋随向上抄,掌心向右,指尖向前侧上,高与肩平;右手同时也随转腰臂外旋随向下采,掌心向左,指尖朝前侧上,高与腹齐;眼神顾及两掌向前平视。
4、双峰贯耳
完成式时,头颈正直,松腰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双峰贯耳式的弓步和身体方向与右蹬脚方向相同。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5、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扩展资料:
一些练习要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24式太极拳
百度百科--海底针
百度百科--双峰贯耳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扩展资料:
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
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
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总之,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
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
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太极拳实战讲:粘,来叫顺送不丢顶。遵循力学原理的运用,如合力、杠杆原理、动量守恒及惯性等原理中的力量。
有人讨论太极套路动作的作用,于是就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一番。本来这个问题是个高层次的东西,初学者接触不到,但既然说了,就全面地展开说一下。
首先说一下太极套路动作的作用。太极套路动作是习练以心行气心神抽合和八劲吞吐的,除此之外,套路动作没有任何技击意义。除非对手做好挨打的架子等着你打(这种情况存在于有些太极拳的一些教学活动中),你才能用套路动作打人,但这种情况实战中是不存在的。
再者,太极拳的高明不在于动作而在于功夫,太极拳的任何一个动作和技巧,外家拳都有,所以太极套路动作与外家拳等技击术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将太极拳某个动作看得比其他动作高明而具有特殊的技击意义是一个扭曲的认识。
从初级的重心转换到用心神抽合打套路,这个阶段套路动作习练的是心神抽合,让上下贯通之力周身传簇,而到了高层次,太极的套路动作练的就是技击八劲吞吐。
从最简单的走桩这个动作说起。高层次的走桩,起手就得有上下贯通上来的向上顶的掤劲,掤劲是万劲之母,是由脚下经过三关传簇上来的,异常巨大,无论对手打来的劲力有多大,都能轻松地把对手劲力浮起,吞入对手劲力,让对手失去根基,是为引进落空的开始。
由于掤劲是三关打通才能发出,所以不会能量传簇而只以为领起三关就是挺一下腰的太极拳无法发出掤劲(当然他们自以为能掤),只会无谓地松懈而不会松着发力,当其遇到掤劲时,由于失去根基会突然感到心惊肉跳,浑身马上紧张起来硬顶,不敢松懈了,因为其心里知道此时一旦松下来的后果,就是被掤拔起。
此时由于对手硬顶,掤就要转换为前手挤后手捋或按,前挤后捋按形成挒劲,对手就出去了。不会太极功夫的,外力很大的,被掤起后就手足无措了,整个身体立即失去重心,连硬顶的劲都使不出来,也许就用不着后续手段了。
所以在高层次的走桩中,掤捋挤按等八劲是必须要打出来的。太极有句话叫练时无人若有人,说的就是在练时虽然没有对手,但是一定要把打击对手的劲力都使出来,所以高层次的走桩要打出掤捋挤按。这四个劲不是按照顺序打出,而是在每一刻都要有这四劲的阴阳转换,走一步桩,至少要经过四次掤捋挤按的阴阳转换。再进一步,还可以打出採挒肘靠,八劲皆出。
再说说云手,云手的动作非常明显,起手就是掤,上为捋,中为挤,下为按,实战中使了这四劲,就与对手贴上脸了,所以云手中前手掤捋挤按,后手就要採挒肘靠了。所以在打云手时,八劲都要打出来。
再说说一个不明显的动作,比如说搬拦锤中的锤。有些太极就直接向前打出一拳,没有任何阴阳转换。但师父打这一锤至少需要五秒钟,经过至少三个阴阳转换,这一锤能缩能伸能变,能掤能挤能按,一锤之中就能随对手劲力转换多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粘连黏随的程度,对手想躲躲不开,想顶顶不住,想跑都跑不掉。
师父打一个套路动作能打出30到100种阴阳转换的劲力,即举手投足都蕴含着八劲,粘连黏随,吞吐自如。
八劲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上下贯通的能量,这个能量在与对手打来的能量阴阳转换时的不同转换方式可分为八劲,但是当一个人打套路时,没有对手能量只有自身能量,这时怎么打出八劲呢?这就需要心神的自我感觉和调整,这就是太极拳的意。这个意常被理解成大脑里的意识,是不对的,太极的意也是身体本身的意,身体的意决定了八劲的蓄发,决定了吞吐,完全与大脑意识无关。
太极起意就是掤,意一缩就是捋,一探就是挤,一钻就是按,一分为採,一合为挒,一进为肘靠。太极的意是心神抽合习练到高层次的一个条件反射。形意拳甚至直接叫心意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太极八劲不是严格割裂的,是随着对手劲力不断转换的,所以打套路时一意含八劲,意在每时每刻是时刻准备并能够转换到任意一个劲力的。这就是太极拳在高层次习练的功夫,这个功夫是无穷无尽的,练20年太极的绝对不会知道练50年的功夫是什么样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大概杨露禅先生也没有练到太极的极致功夫,当然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太极的极致功夫是什么样的。这个是我的妄论,但却是事实。我本人才刚形成意不久。
大家从我以上对套路动作的打法中是否明白了一些东西!太极拳练的就是无形无式但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的八劲和吞吐。太极的套路动作不过是八劲吞吐的分解,套路动作要练出来的是八劲吞吐,而不是套路本身的动作。
套路动作打不出八劲吞吐,就是白打,打几十年如行云流水般的漂亮也不会有功夫,这正在被无数人不断地验证着。
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