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92606-48052 ,欢迎咨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拉格纳·弗里希挪威经济学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
《测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1932)
《动态经济学中扩散问题的冲击问题》(1933)
《运用完全回归系统计合流分析》(1934)
《生产理论》(1965年)
《定量、动态政治经济学》(1974)
《经济计划研究论文集》(1976)
保罗·安·萨缪尔森美国人
《经济分析基础》
《经济学》
《线性规划写经济分析》与多夫曼及索洛合著
《经济学文选》
《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选》
西蒙·库兹列茨美国人
《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1925);
《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1930);
《工业和贸易的季节性波动》(1933);
《商品流量与资本形成》(1938);
《国民收入及其构成》(1941);
《1869年以来的国民总收入》(1946);
《经济的变化》(1954);
《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演讲》(1959);
《美国经济中的资本》(1961);
《现代经济增长》(1966);
《各国的经济增长》(1971);
《人口、资本和增长》(1973);
《增长、人口和收入分配》(1979)等。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人
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行为经济学,分别是:
(1)2002年获奖的行为经济学奠基者丹尼尔·卡尼曼,他和已故学者托维尔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KTmodel)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研究基础;
(2)2013年获奖的罗伯特·J·席勒,他提出的非理性分析理论框架以及所著的《非理性繁荣》,成功预言了美国互联网、股市以及楼市领域的三大泡沫。
(3)2017年获奖的理查德·塞勒,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账户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
中新网10月8日电(刘丹忆)北京时间10月8日晚,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在瑞典揭晓。今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50周年,这个“最年轻”诺奖有何特殊之处?听起来“高冷”的各项研究成果,又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诺贝尔奖奖牌。图片来源:诺贝尔官网截图。
“最年轻”诺奖,有着年纪最大的获奖者
与其他奖项比起来,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奖中的“小老弟”——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设立“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简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比其他奖项的设立和颁发足足晚了半个多世纪。
经济学奖获奖者中,最年轻的是在51岁得奖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年龄最大的是获奖时90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赫维克兹,他也是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年龄最大的。
这一奖项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7岁,远高于物理学奖的55岁和化学奖的59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变化,经济学领域不断出现新老之争。为避免引起学术争议,评审委员有时会将考察期拉长至数十年,充分证实经济理论的成熟与完善。
2009年因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而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奥斯特拉姆,是经济学奖唯一一位女性得奖者。
2015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长GoeranKHansson宣布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安格斯?迪顿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奖牌“乌龙”史:两名得奖者经历4年周折
经济学奖的提名流程、评选标准和颁奖仪式与其他奖项相似。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每年从世界各地的提名中筛选250—350名候选人,经过两轮会议讨论后确定最终人选,每年最多可选出三名获奖者。
不同于其他四项奖项在奖章背面刻有获奖者的名字,经济学奖得主的名字只刻在奖牌侧面,并不明显,为此还曾引发了一起风波。
197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因资源最优利用理论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人在斯德哥尔摩领奖时互相拿错了奖章,各自回国后才发现这个错误。
如果是现在,两人私下相约见面就可以交换奖牌。但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经过长达4年的外交努力才解决这个问题。
2017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高冷”的经济学,其实也很接地气
纵观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分析方法三大领域。获奖的经济学理论听上去高深莫测,实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02,“锚定效应”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的这一理论是指当人们做出判断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第一印象的支配。例如,餐厅在制定菜单时,会故意设置一个价格特别高的菜品,让其他菜品看起来更实惠。
——2012年,“博弈论”
2012年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斯的“博弈论”帮助纽约高中生解决择校难题,为美国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毕业生合理配对,还用于设计医院的肾脏捐赠系统,提高器官匹配率。
与罗斯一同获奖的美国人罗伊德?沙普利更是将匹配算法用于男女约会,计算出如何在集体相亲中让所有人都配对成功。
——2017年,“心理账户”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提出,同等数目的钱在人们的心中是有差异的,不同途径获取的钱会被存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同样是10万元,辛苦赚来的会花得小心翼翼,而意外中彩票得来的钱花起来就会更大方。
图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在颁奖仪式上展示获得奖项。
经济学家怎么花掉巨额奖金
每年,诺贝尔奖的奖金会因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等原因而有所变化,2018年的经济学奖金是900万瑞典克朗。拿到了巨额奖金的经济学家们都是如何花掉的呢?
——“买买买”
买房是不少诺奖得主的首选。2003年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罗伯特?恩格尔用奖金在纽约哈德逊河谷买了一座乡村别墅。
2010年得奖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他用奖金买了新衣服,支付了全家陪同他去瑞典领奖的旅行费用,并购买豪华家具。皮萨里德斯还把一部分钱存在塞浦路斯的账户里,结果该国在2013年遭遇银行危机,这些钱所剩无几了。
——大方捐献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2004年得奖后开玩笑说,他和妻子都是很“大方”的人,所以他们把一半的钱都捐给了政府,“当然是以税的形式”。这并不是抱怨,因为他说:“社会对我很友好,我喜欢现在边教书边做银行家的生活。”
2013年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把奖金捐给了自己工作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以感谢“优秀的同事”。
——给前妻分一半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在1995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然而,早在1989年他的前妻就已经预测到他会得奖,于是在他们办理离婚手续时,她提出“若卢卡斯在1995年前获得诺奖,她应该分得一半的奖金”。
卢卡斯认为这是个天大的玩笑,于是他答应了,没想到在1995年的时候他真的获奖了,所以卢卡斯在欣喜之余,不得不按照之前的约定支付前妻一半的奖金。
谁会是今年的获奖者?
今年,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已经发布了获奖名单,以下几位学者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摘得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
西班牙马德里货币金融研究中心的曼努埃尔?阿雷拉诺和英国牛津大学的斯蒂芬R?邦德---获奖原因:在面板数据分析,尤其是Arellano-Bond估计方面作出贡献。该方法利用面板数据中的时间模式来估计政策或其他变量变化后的经济应对举措,同时对永久性的未观察到的混淆变量进行控制。
美国杜克大学的韦斯利M?科恩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丹尼尔A?利文索尔---获奖原因:吸收能力(即企业评价、吸收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概念的引入和发展,及其对促进人们了解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创新表现所做的贡献。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卫M?克雷普斯---获奖原因:对动态经济现象的贡献,包括选择理论、金融学、博弈论和组织理论。(完)
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