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德州仪器dsi电源,[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由德州仪器强力支持的BeagleBoard推出一款创新的开发板——BeagleY-AI,这款迷你板载了惊人的4TOPSAI算力,专为深度学习算法的高效执行而生。
BeagleY-AI的设计紧凑,尺寸仅如银行卡般,搭载德州仪器的AM67A处理器,内置4颗1.4GHzA53核心,以及双路C7xDSP,性能强大。板载的Cortex-R5子系统负责I/O和控制,配有GPU和视频加速单元,支持PCIe3.0、USB3.1和千兆以太网,传输速度和兼容性兼备。
内存方面,4GBLPDDR4内存和microSD插槽可扩展存储空间,满足存储需求。网络配置上,BeagleY-AI采用TICC330开源无线模块,支持WiFi6和蓝牙5.4,连接选项丰富。板子还具备千兆以太网接口(可选PoE+功能),便于有线网络连接。
接口配备丰富,包括1个PCIeGen3单通道FPC接口,1个40-pinGPIO扩展针脚,4个USB3.0接口(5Gbps),1个USB2.0Type-C接口(5V电源输入和480Mbps数据传输),1个microHDMI接口,1个MIPI-DSI显示接口,1个OLDI(LVDS)接口用于触摸屏,以及2个MIPI-CSI摄像头接口。此外,还有1个microSD读卡器和1个千兆以太网口。
亮点在于,所有软件都开源,开发者可以自由利用来构建机器人、自动化、计算机视觉等应用,BeagleY-AI预装Debian操作系统,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定价方面,BeagleY-AI以70美元(约500元)极具竞争力,性价比极高。无论你是AI开发者还是DIY爱好者,这款开发板都值得考虑。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接口标准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以解决设备内部接口多样导致的配件选择局限性和匹配难度。在2003年,ARM、诺基亚、意法半导体和德州仪器等公司联合成立了MIPI联盟,旨在统一手机内部的接口标准,如摄像头、显示屏和内存等接口,让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兼容,促进合作。
在MIPI协议中,DSI(DisplayStreamInterface)和CSI(CameraSerialInterface)是两种成熟的标准接口协议。DSI主要用于显示应用,而CSI则针对摄像头应用。这些接口协议不仅定义了物理层的时序,还包含传输协议、数据处理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结构相对复杂。
DSI接口基于MIPI的高速、低功率可扩展串行互联物理层规范D-PHY。D-PHY支持1对源同步差分时钟和1~4对差分数据线传输数据,采用DDR方式传输,即在时钟的上下边沿都有数据传输。物理层工作模式包括高速和低功耗两种,分别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CSI接口支持移动设备显示子系统的需求,包括低功率模式、双向通信、像素位支持(16、18和24位)和单接口驱动4块显示屏的能力。SLVS-EC物理层基于核心D-PHY技术,支持高达1Gbps的数据速率,同时减小噪声影响。
MIPI协议在移动通信、无人机、自动驾驶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促进了电子设备市场的规范化。其持续完善和发展,不仅限于手机行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明德扬工程师基于FPGA实现了MIPI协议,并将其应用于无人机视频图像传播等领域,获得了好评。
之前玩过一阵BeagleBoneBlack,这次又借来了RaspberryPi2,干脆把3个板子放一起做个简单的对比和测试。
参与对比的3个板子,具体型号分别是TI的BeagleBoneBlack(BBB),RaspberryPi2ModelB和RaspberryPi3ModelB。其中BeagleBoneBlack为类似产品,RaspberryPi2ModelB是二代树莓派,和RaspberryPi3ModelB仅相差一代。
简介
树莓派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里对于BeagleBoneBlack做一个简单的介绍。BeagleBone起源于Beagleboard,是一款由德州仪器与Digi-Key和Newarkelement14合作生产的低能耗开源的单板机。它也是为运行开源软件而构建的一个系统,以及为展示德州仪器的芯片。这个主板由一个小组开发并以对高校展示开源硬件/软件能力为导向而设计。而BeagleBone是BeagleBoard的精简版,价格也有所“精简”。
要注意BeagleBoneBlack的官方定价是45美元(也是BeagleBoard系列里最便宜的),但这比RaspberryPi高配版本一如既往的35美元定价还是高了近30%。近期有新闻报道BeagleBoneBlack全新升级后的版本BeagleBoneBlackWireless,取消了有线以太网,增加了WiFI和蓝牙,不过售价要70美元,这都够买2个RaspberryPi了,看来RaspberryPi的性价比真是无敌的存在。
外观对比
从左到右依次是BeagleBoneBlack、RaspberryPi2ModelB和RaspberryPi3ModelB。
正面
背面
侧面
三块板子大小相仿,BBB用了黑色的PCB,而且倒了4个大圆角,显得更加圆润一点。RaspberryPi2和3都是绿色的PCB,初看似乎完全一致,事实上他们的绝大多数接口都是一样的,但是LED位置不同,外壳不能通用。如果不考虑LED的问题,或者使用透明的壳,两者的外壳也能通用。
RaspberryPi2和3在板级电路上的最大区别是,3增加了WiFi和蓝牙收发器,因此电路布局更加紧凑。正面的图可以看到,连树莓派的LOGO都不得已被缩小了,2代放置LED的位置也被天线所占据,LED被移到了另一个角落。背面BBB没有放置大规模的IC,RaspberryPi2和3倒是都把RAM放到了背面。可能是因为射频部分增加了电路,RaspberryPi3使用了一个面积更小的MicroSD卡槽。它和2代的区别是,2代有弹簧,把存储卡插到底时会有一个“咔哒”锁定的声音,取出存储卡时也要先往里按一下,再弹出。而3代只是一个插入式卡槽,直插直拔,没有弹簧。当然这个差别对于个人使用影响不大。
硬件对比
CPU:BeagleBoneBlack使用的是TI的AM3359SoC,最高主频1GHz,1个CortexA8内核。
RaspberryPi2使用Broadcom的BCM2836SoC,最高主频900MHz,4个CortexA7内核。
RaspberryPi3使用Broadcom的BCM2837SoC,最高主频1.2GHz,4个CortexA57内核,支持64位。
RAM:BeagleBoneBlack包含512MBDDR3L400MHzRAM。
RaspberryPi2和3包含1GBLPDDR2RAM。
存储:
BeagleBoneBlack板载2GBeMMC芯片(我手里的是老版本,新版本是4GB),支持MicroSD。
RaspberryPi2和3没有板载存储芯片,支持MicroSDHC。
显示:
BeagleBoneBlack有一个MicroHDMI接口,但是似乎只支持到720P的分辨率,不支持1080P。
RaspberryPi2和3都有一个标准尺寸HDMI接口(HDMI1.3),支持1080P,还有一个3.5mm复合视频输出口。
音频:
BeagleBoneBlack没有专用音频接口,从HDMI输出数字音频。
RaspberryPi2和3可以通过3.5mm输出模拟音频,通过HDMI输出数字音频,还有I2S接口。
USB:BeagleBoneBlack有一个MiniUSB用于供电和连接PC,一个标准尺寸的USBHost接口。
RaspberryPi2和3通过SMSCLAN9514扩展得到4个USBHost接口。MicroUSB仅用于供电。
网络:
BeagleBoneBlack有一个100Mbps以太网络口。
RaspberryPi2提供一个100Mbps以太网接口。
RaspberryPi3提供一个100Mbps以太网接口,802.11n无线连接(板载天线),蓝牙4.1连接。
GPIO:BeagleBoneBlack提供2x46个引脚,包括各种总线接口和65个GPIO。
RaspberryPi2和3提供一个40引脚的接口,包括总线接口和GPIO。
以下是BeagleBoneBlack的GPIO定义
以下是RaspberryPi2/3的扩展口定义:
再附一个字符版本(可以通过gpioreadall获得这个图):
其它:
BeagleBoneBlack提供了独立的电源接口和电源芯片,在软件上可以切断BBB供电,提供了5个LED(包括1个电源指示灯),3个按键(包括1个电源和1个复位按键)。
RaspberryPi2和3提供了摄像头接口(CSI)和显示屏接口(DSI)各1个,2个LED(包括1个电源指示灯),主板上没有按键。
小结:
事实上这样的对比有一些不公平,毕竟BBB是2013年的产品,而RaspberryPi2和3分别是2015年和2016年才问世的。所以在CPU上,Raspberry2和3有巨大的优势,实际使用时发现,4核的处理器确实会比单核处理器强大很多。1GB的内存也会比512MB充裕很多。BBB板载了eMMC是一个优点,但是2GB的容量基本只够装个系统,就算是4GB版本,也是勉强够用,不如插入一张MicroSD卡,16G的也不贵。
BBB另一个优点是提供足够多的GPIO口,这在工业控制等领域比较实用,而对于个人DIY一些简单的作品,RaspberryPi的接口也基本够用。
RaspberryPi额外提供了摄像头接口CSI,这方便了做图像采集方面的应用。不过额外提供的显示接口DSI,直连的GPU资料不开放,至今只能连接官方液晶屏,没有第三方加入使得货源并不多,不是很亲民。
RaspberryPi在接口方面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板载USBHub,从而有4个USBHost接口。这在使用时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而BBB只有一个USBHost,总是不够用。
再来对比一下RaspberryPi2和3,这两者主要有2个区别。一是处理器换成了性能更好的CortexA57内核,支持64位,主频也提高了300MHz。二是增加了无线和蓝牙收发器。这样就不用外接USB无线网卡,增加了系统集成度,也减少了1个USB口的占用,蓝牙支持低功耗版本4.1,这也是目前物联网中比较流行的通信方式。
软件对比
BBB支持Debian、Android,Ubuntu等基于Linux的系统,还有Cloud9、BoneScriptlibrary等配套资源。BBB的USB一连上PC,就有虚拟的U盘,提供了驱动,资料等,虚拟的串口供调试,甚至有一个虚拟的网络口,软件开发比较容易上手,板载eMMC可以做到软件开箱即用。
RaspberryPi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系统选择,基本主流的Linux发行版都有掺和进来,官方支持的Raspbian是一个基于Debian的Linux系统。
一款硬件要流行起来,软件支持不可缺少,这方面BBB和RaspberryPi做的都不错,也不见得支持的多就一定好,可谓求同存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RaspberryPi2和3都支持WindowsIoTCore,目前来看,这个物联网版本的Windows,支持的硬件还寥寥无几(如图),这一方面RaspberryPi显然走在了前列。
跑分对比
使用的软件为UnixBench,是一个用于测试unix系统性能的工具,也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基准测试软件。此测试的目的是对类Unix系统提供一个基本的性能指示,多个测试用于评估系统性能的不同方面,这些测试的结果是一个指数值(indexvalue,如520),这个值是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与一个基准系统测试结果比较得到的比值,这样比原始值更有参考价值,测试集合里面所有的测试得到的指数值相加就得到整个系统的指数值。
软件版本是UnixBench5.1.2。
树莓派在没有散热器的情况下,满载时间久了温度还是比较高,下图是我的处理办法,相信各位有更好的办法。
测试结果如下:
BeagleBoneBlack只有1个核心,单核结果:
RaspberryPi2ModelB单核结果:
RaspberryPi2ModelB4核结果:
RaspberryPi3ModelB单核结果:
RaspberryPi3ModelB4核结果:
跑分的结果只是参考。可以看到BeagleBoneBlack的单核分数最低,而且只有1个内核,在实际使用时也发现它是最卡的,可见这几年SoC的发展迅速。
RaspberryPi2和3的跑分无论是单核还是4核,都是3比2高了不少。但是要注意,我这里使用的系统还是32位的,把Pi3处理器识别为ARMv7Processor,估计还没有完全发挥出Pi3的新架构优势。但是目前的性能表现,已经完全没有了初代RaspberryPi的卡顿,以及动不动就CPU满载到100%的情况,无论跑分有没有宣称的初代的10倍,体验高了很多倍倒是事实。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本文作者交流、沟通
以上图文内容均是EEWORLD论坛网友:x1816原创,在此感谢。
欢迎微博@EEWORLD
如果你也写过此类原创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EWORLD(电子工程世界)回复“投稿”,也可将你的原创发至:bbs_service@eeworld.com.cn,一经入选,我们将帮你登上头条!
与更多行业内网友进行交流请登陆EEWORLD论坛。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