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佛山高端遗嘱登记中心小程序查询官方,[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去年近7万人立微信遗嘱,中华遗嘱库设立的“微信遗嘱”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涉及财产分配的内容仍须订立合法遗嘱,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为什么“微信遗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遗嘱就暂停了各登记中心的现场接待和登记服务,仅开放了网络咨询、预约服务和微信遗嘱功能,由于这次疫情的突发和严重,让很多人感到了一种紧迫感。所以仅在去年,中华遗嘱的线上功能和预约都暴增了几十倍。
用户通过“中华遗嘱库”微信公众号,搜索进入“微信遗嘱”小程序,这样在家就可以写一份遗嘱。这份遗嘱可以用文字、照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选择在本人去世后,或是某个约定时间,由中华遗嘱库将其寄送给想留言的人。而90后三年来立嘱人数翻近3倍,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成遗嘱财产,从数据上来看,几乎所有“90后”在写遗嘱时,都会将自己的银行存款纳入遗嘱分配的财产当中,说明此部分财产是年轻人当下比较重要的资产之一。而这项服务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且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期间。
“微信遗嘱”服务不涉及房产、财产分配:事实上,“微信遗嘱”服务其实是一种“情感遗嘱”,主要是用来传递亲人、朋友间的叮咛和嘱托,不作为法律意义上的遗嘱。不过就此,很多人都觉得也足够了,能够有份精神上的寄托已经不错了。
民法典继承编对遗嘱的形式有严格的要求,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和打印遗嘱。(以往的《继承法》里规定遗嘱的形式有5种,包括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和公证遗嘱。《民法典》新增了两种,即打印遗嘱、录像遗嘱形式。)
所以看来,微信遗嘱并不符合民法典的规定,因此‘微信遗嘱’仅适用于处理非财产性的事务,例如传递关爱或者叮嘱某些个人事务。中华遗嘱库开通该功能的目的在于,让大家通过这种更加温馨的方式传递情感。"
综上,微信遗嘱并不能证明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也不符合立遗嘱的有效形式要件,所以微信遗嘱并没有法律效力。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覆盖到了其他年龄段。
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经向全国提供遗嘱咨询256152人次,登记保管190866份遗嘱。7年多以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9.87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据悉,从2017年至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的总人数翻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且除了90后和80后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仅17周岁。
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
与以往相比,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财产种类。与此前大众印象中固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同,趋向年轻化的遗嘱人还提及了QQ、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其次就是证券基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直以来,用户对游戏类账号都表现得十分关切。游戏类账号经常承载着用户的感情寄托,其中的虚拟产品或是用户投入大量精力得来,或是其氪金无数换来。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虚拟产品应运而生,不同的应用程序有着不同的账号,一个用户拥有的软件账号可能多达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应用账号或存储着一定的钱款、或承载着用户的生活痕迹,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通过相关的采访其实也可以发现,对于订立遗嘱,部分年轻人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的。希望通过遗嘱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亲友的生活提供保障,也为放手拼搏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接受订立遗嘱、面对生活中的意料之外。
“立遗嘱应该注意什么?”、“如何申请中华遗嘱库的遗嘱办理?”3月22日,“幸福留言日”活动在佛山举行,活动现场吸引了许多长者到场咨询。据悉,“幸福留言”遗嘱咨询服务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18年3月19日佛山市千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经接访195例,其中34位已经完成了遗嘱登记。
据了解,3月21日是中华遗嘱库启动五周年的日子,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在北京启动的公益项目,旨在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预约、免费咨询、免费起草、免费登记、免费保管服务,以协助他们处理好身后事,建设和谐家庭。去年11月24日,中华遗嘱库佛山千禧公益预约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这是广东省第二个、全国第四个公益预约点,由佛山市千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实施运作,这也是佛山市目前唯一一个公益预约点。
“不希望自己过世后子女因为争财产而产生矛盾,所以,今天特地来了解一下立遗嘱的相关情况。”在佛山活动现场一位阿伯说。
活动现场设置了“幸福留言日”宣传展位、遗嘱咨询预约展位、专业律师咨询展位、社区便民服务展位、长者义诊展位等,为社区长者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活动还邀请了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孔令文现场为市民讲解财富传承相关法律知识。
截至2018年3月19日已经接访195例,其中34个长者已经完成了遗嘱登记,21个长者的遗嘱证已经制作完成。目前,中心平均每天接访4人次,初步形成常态化服务。“目前接受的遗产嘱托多处理房产问题”佛山市千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服务自启动以来,共计组织志愿者168人次,服务时数超过2000小时。
他们为老人提供了陪同办理,让长者“无障碍”办理。预约点工作人员将会为符合条件的长者提供预约服务,与广东省分库、长者约定办理时间后,组织志愿者带领长者到广州进行遗嘱书写、拍摄录像、指纹录入、资料扫描存档、精神评估等,成功办理的长者在2-3个月后将会拿到专属的遗嘱证。项目社工及志愿者将会全程陪同服务对象,并为他们提供及时、适切的服务,让长者办理过程更加便捷。同时,项目社工还会为所有服务对象建立个人档案,清晰记录老人的咨询以及预约办理过程。
◆知多D
子女无法全额继承
独生子女家庭立遗嘱意愿上升
3月21日是中华遗嘱库启动五周年的日子,中华遗嘱库正式启动“3·21幸福留言日”,并向社会发布《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3-2017)》,对所保管的8万余份遗嘱进行数据分析。
在82177份遗嘱中,有39234份遗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遗嘱。2013年立遗嘱人里面仅有43.37%人只有一个孩子,到2014年比例上升到48.21%,此后比例逐步上升,到2017年,有46.07%独生子女家庭选择早早立下遗嘱。
据了解,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发现遗嘱不只是为了防范纠纷,更能够避免家庭财产损失。
2015年一则刷爆朋友圈的微信文章引起关注,文中杭州女白领小丽的遭遇,令大家对遗嘱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小丽是独生子女,父母去世后,小丽本想把父母名下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没想到,由于父亲去世时奶奶仍然在世,因为父亲没有留遗嘱,导致父亲的财产一部分由奶奶继承,奶奶不久后去世,这些财产又由小丽父亲的兄弟姐妹转继承。最后,作为独生子女的小丽只能继承父母房产的八分之七,而剩下的八分之一由小丽的七大姨八大姑继承。
◆相关
中华遗嘱库佛山千禧预约服务中心免费办理条件
1.60以上佛山市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
2.个人房产不超过2套;
3.个人资产不超过500万元。
【记者】夏小荔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