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3月19日中美对话现场全记录,[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背后的细节:安克雷奇、泡面、美方发言延时、中方要求延时、美方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没配同声传译、笔记本、透明隔板、辛丑年。
细节一:安克雷奇
安克雷奇位于中国和美国正中间,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证明中美在此次对话中地位是平等的。从防疫角度来看,阿拉斯加州是全美疫情控制较好的州之一;从地方交流看,安克雷奇与中国哈尔滨市已经结成友好城市;在中美刚开通直达航班后,阿拉斯加也是飞机中间经停加油的一站。
细节二:泡面
在第二场会谈开始前的途中,记者听到王毅问杨洁篪:“午饭吃了没”,杨洁篪回应道:“嗯,我吃的泡面”。此次中美会谈,美方作为东道主却没有为中国代表团安排午餐和晚餐,中国代表团只能自行解决吃饭问题。
对此网友表示,“辛苦啦,一定要注意身体!”
细节三:美方发言延时
美方作为东道主,在安排上自然要先致开场白;但是美方没有按照原定的发言计划进行,反而多次延时。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个场合上,所有的发言稿件都应该是精确计算,肯定是在规定时间内说完的。美方多次延时,只能说明他们要说的东西太多了,要与中国协商的东西也太多了。
细节四:中方要求延时
根据基本的外交礼仪,双方发言的时间长度应该是一致的。美方在进行发言之后,又由布林肯和沙利文分别进行了补充发言;美方已经进行了两轮发言,中国自然也要进行补充发言,这体现了在外交中对等的原则。
细节五:美方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
在美方结束首次会议的第二轮发言之后,布林肯就要求所有记者全部离开,也没有让中方补充发言的意思。根据在现场的记者表示,美方当时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自然也遭到了中方代表团的强烈反对。
杨洁篪质疑美方:“你们为什么害怕记者在场”?杨洁篪表示,美方的出发点是要说明美国要从一个强有力的角度来说话,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害怕记者在场啊?根本没必要害怕记者在场啊。
细节六:没配同声传译
据中国网3月19日报道,中美高层战略会谈整体时间超出预计,持续2小时仍未结束。美方不仅在记笔记,还不断传递小纸条,白宫的中国事务协调员精通中文,因此现场没有同声传译。
单就翻译这个问题上,美方此举也是违背了外交基本礼仪的。就算这位白宫官员的中文再好,也难以与专业的翻译人员比较,一旦在他翻译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很容易造成政治误判。
细节七:笔记本
从现场视频画面来看,中方面前用于做会议重点记录的,是整齐的A4纸;美方面前用于记录的是参会人员随身携带的大小不一的笔记本。在会议过程中,由于缺少统一的同声传译,美方的参会人员甚至需要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作为传递信息的小纸条。
细节八:透明隔板
布林肯在前往韩国进行外长防长“2+2”会谈时,在韩方准备的会议室中,每个座位的旁边都有塑料制成的透明隔板,这一举措在新冠疫情流行下一种防疫手段;但是在此次中美高层会谈中,美方却没有做这样的准备工作。不知道是对自己的防疫工作很自信,还是觉得这样的措施没有必要?
细节九:辛丑年
120年前的1901年,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年后的2021年同样是辛丑年,中国政府代表受邀前往阿拉斯加,以平等的姿态与美国开展高层战略对话。王毅表示,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
中国“最美女翻译”张京的成名之路
在3月18日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一段近20分钟的现场即兴发言,不仅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强硬立场,也让一位女翻译走进了大众视野,她就是张京。
在这场对话中,面对美方对中国内外政策的无理攻击指责,杨洁篪和王毅作出了强硬有力的回应。而张京,作为这场对话的女翻译官,在杨洁篪发言结束后,从容不迫地接过了翻译的任务。她完整流利地翻译了这将近20分钟的发言,声音铿锵有力,用词表达准确,充分地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网友们也被她强大的专业素质折服,纷纷点赞,称她为“最美女翻译”。
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强大。张京在会场的这份从容淡定,与她多年在翻译上的努力不无关系。外交部对翻译官的选拔非常严格,不仅要求踏实的语言基础、优秀的语言能力,还要熟悉外交、外事业务,以及具备综合能力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张京正是这样一个“学霸”,她在上学时就是校园风云人物,除了学习成绩特别好,运动、音乐以及画画方面也有涉猎。
张京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因为她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父母就经常带她出国旅游,增长见闻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口语能力。张京的高中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在这样一所人才济济的重点高中,她依然是里面的佼佼者。她的同学都觉得她是一个“全能人才”,肯定能上清华北大。然而,高考成绩出来后,张京却执着地选择了与英语相关的一个院校——外交学院,因为她从小就立志当一名翻译官。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诞生了多个著名的外交官。大学时的张京,有时间参加更多的英语能力竞赛,曾经拿到过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的冠军。因为成绩优异,她还被公派英国留学,进一步磨练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张京所做的这些努力,只为了离自己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梦想更进一步。
终于在2007年,张京如愿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外交工作者。然而,为了成为优秀的翻译官,她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外交部对翻译官的选拔不仅有相当难的笔试,还有更难的面试。两轮考试后排名靠前的人才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这个时候还不能成为正式的翻译官,因为这个“观察培训”说白了是一项“淘汰式”的选拔。学院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VOA等外语广播,白天要做大量的翻译练习,晚上回去还要总结回顾当天学的东西。这样培训下来,最终只有不到4%的人会被最终录用,成为正式的翻译人员。而想成为重要场合的翻译人员,还要经过至少6年的培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京通过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付出了长达数年的努力,终于在这次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一展风采。这次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采用的是“交传”,对于准确率要求非常高,要在98%-100%。通常只有顶级译员才能胜任,而且要从头至尾不间断地拿本子记录。张京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翻译工作,成为了“最美女翻译官”。
翻译工作往往比较“低调”,同声传译一般没有出镜的机会,而“交传”也不是每次都能像这次一样展现出来。张京的出圈,让我们开始关注“翻译官”这个职业,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外交部的“翻译天团”。其中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是四位容貌与气质俱佳的“翻译女神”,她们从左到右依次是张璐、张京、钱歆艺和姚梦瑶。她们的经历都非常丰富,专业素质也非常高,在一次次外交活动中淡定从容,不卑不亢,让世界听见了中国的声音,向世界展现出了大国的风采。
张京的成名之路,是努力与梦想的结晶。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同时,她的成功也为中国翻译界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
就在同一时间,美国国防部的最新预算文件也被披露,其中再次明确将中国列为“头号战略对手”,并提出要“加快前沿部署、强化同盟体系、筹备最坏情况”。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美国正在为可能到来的对抗做出全面准备。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