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览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周一例行闭馆)上午9:00—17:00(16:30分停止进场)。
二、公益讲解服务
为更好服务广大观众,我馆两个专题展览在每个开放日各提供免费公益讲解一场(周日暂不提供),具体时间:
10:00,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展览。
15:30,广西脱贫攻坚成就展。
三、预约参观方式
(一)个人参观预约方式
1.实行网上实名预约。请登录“广西展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或登录“广西展览馆”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选择预约日期及时间段,填写预约人员及参观人信息后即可获取预约二维码。
2.进馆时请出示预约二维码即可入场。
3.65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持有效身份证件或老年证件现场实名登记即可入场。
(二)自行参观的团队预约方式
请提前登录“广西展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或登录“广西展览馆”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选择预约日期及时间段,填写团队信息提交后获取预约二维码。进馆时请出示预约二维码即可入场。
(三)需要讲解员讲解的团队预约方式
预约方式为函约制,团队至少提前三天电话预约,预约服务电话为:0771-5631620、19968180827(微信同号)。
(四)特殊群体参观方式
1.3米以下儿童及80岁以上老人,需在监护人陪同下方可进馆参观,监护人须尽到看护和监护职责,以免发生意外。
四、观展注意事项
(一)展厅实施动态人流控制,瞬时最大接待量限200人。
(二)所有观众均需自觉接受安检、消杀、测温,参观期间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自觉遵守参观秩序。
(三)请勿将食品、饮料等带入展厅。严禁任何人携带易燃、易爆、毒品、强腐蚀性等危险品入场,展厅内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四)请文明参观,注意仪表,衣冠整洁,勿穿背心、拖鞋进入展厅。
(五)参观过程中,请看管好随身物品,按照工作人员指引有序游览,不得进入非开放区域。请爱护展厅内设施、设备等,严禁随意挪动或触碰开关、展柜等。
(六)如遇突发情况,请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紧急疏散避险。
(七)如遇我馆因接上级紧急工作安排需临时取消公益讲解的,敬请广大观众配合与谅解。
这名字猛一看还以为是在骂人,仔细一查才知道,原来是武则天的母亲跟钦州可能存在“历史渊源”,有一个公众号写过《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的文章,然后当地的研究小组就直接照搬了这个标题,没有进行书面化更改,才闹出了这个笑话。
01、研究小组的名字来源于一篇公众号文章这个看起来比较奇葩的研究小组名称,它的来源是当地的一位个人公众号文章标题,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武则天母亲”杨氏,她的祖籍地可能在钦州,民间也有各自传说。
而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的工作人员在看到这篇推文时,就直接用了文章的标题《武则天她妈在钦州》,成立了一个工作组。
显然,这种名字作为个人的文章标题还算凑合,但是作为正式的工作组名字,就显得不够严谨,因此它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02、细看武则天母亲的祖籍地,的确有待考证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得知,《四库全书》及《岭外代答》等史料里有杨氏相关的记载,这能够佐证武则天母亲的祖籍地就在钦州,但是要完全证实这种说法,还需要拿出来更多的物证。
毕竟也有资料显示,武则天母亲杨氏的祖籍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武则天的出生地点可能是四川广元、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我完全能理解工作组想考证历史的心情,毕竟坊间传言一旦坐实之后,灵山县就有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旅游事业也会更好的发展。
03、工作组已经改名为“武利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这个研究组的名号在网上火热之后,工作组也是迅速反应,把名字改为正常的“武利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这就是当地的地名+工作组性质,非常中规中矩。
不然的话,网友调侃的“武则天她大爷在XX”,“武则天她姥姥在XX”,可能就被别的地方工作组抢注了。
玩归玩,闹归闹,考证历史还是需要有严谨细致的专业态度,这样才对得起我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
举办特色展览、展开直播接力、组织文物鉴赏、推出公益研学……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广西各地各级博物馆、纪念馆依托馆藏特色和地方资源,精心策划推出200多项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体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
5月17日,自治区博物馆组织开展公益性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文博专家与民间收藏爱好者面对面交流。专家们通过观器形、听声音、触手感、看细节等多种方法,对藏品的真伪、年代、工艺和款识等方面进行鉴定,细心耐心地为收藏者答疑解惑,普及相关文物收藏鉴赏知识。博物馆日前后,该馆将陆续推出“桂宝迷踪”展厅解谜游戏、儿童考古探秘馆趣味课程、瓯骆书房集章、迷你书展等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参与者沉浸式体验博物馆魅力,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
广西民族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新展“天工润无声——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展”将通过专家导赏直播,向观众科普文物保护和修复知识。“探寻壮美家园”系列活动以“多彩纹样”铜鼓拓印体验、“鼓韵传承”定音铜鼓体验、“纹饰有新艺”手部彩绘体验为主要内容,让观众深入了解铜鼓文化,感受民族纹饰之美。“多彩非遗”展演活动将邀请壮族织锦工艺师、拼布工艺师,以“静态展示+活态展演”的形式,介绍广西非遗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以物讲史、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讲好中国故事广西篇章,广西各地各级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全新陈列展览——广西自然博物馆举办“生命之美——走进斑斓的蝴蝶世界”展览;南宁市博物馆全新推出“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柳州市博物馆举办“异服殊音南国风情——柳宗元笔下的少数民族服饰展”;桂林博物馆围绕“戏剧长缨——纪念西南剧展八十周年特展”持续开展系列活动。
为了更好地拓展博物馆教育、展示、传播等核心功能,梧州市博物馆将召开“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研讨会;北海市博物馆举行“博物守安,你我同行”主题活动;防城港市博物馆开展“石器应用——古人的大智慧”研学课程;百色起义纪念馆组织红色文化进校园及公益讲解活动。
今年适逢广西文博事业发展90周年,记者从自治区文旅厅了解到,博物馆日当天,自治区文旅厅联合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市博物馆、桂林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等区内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展直播接力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各馆特色展览,集中展现广西文博事业的风采和魅力。(记者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