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立冬除了吃饺子还能吃什么,立冬补冬,除了饺子,大家还在吃这些……

一、立冬除了吃饺子还能吃什么

立冬除了吃饺子还能吃生葱、萝卜、羊肉汤、馄饨、火锅等。

1、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2、萝卜

萝卜在中国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一到冬天,便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客。

3、羊肉汤

羊肉汤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胡椒面、盐等,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4、馄饨

馄饨是一道中国美食,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5、火锅

二、立冬节日吃什么

立冬吃饺子、腊味、火锅、糯米饭、羊肉炉。

1、饺子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饺子是一种重要的冬季食品。除了好吃之外,饺子还有“交子”之意,即新旧交替之意。

2、腊味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腊味是一种重要的冬季食品。人们会在冬季制作各种腊味如腊肉、腊肠等,以迎接冬季的到来。

3、火锅

火锅是一种适合冬季食用的美食。在寒冷的天气里,一家人围坐在火锅旁,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4、糯米饭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糯米饭是一种重要的冬季食品。

5、羊肉炉

羊肉炉是台湾省的一种传统名菜,也是冬季进补的好选择之一。它是以羊肉为主料,配以中药材和调味料烹制而成的一道热汤菜。

立冬补冬,除了饺子,大家还在吃这些……

2019-11-08 20:36·新京报

“庭前木叶半青黄,细雨生寒未有霜”,立冬来了,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也标志着今年的冬季正式到来。有说法称“立冬补冬,补嘴空”,在立冬这一天,民间对于饮食格外讲究,多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不过,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各地“补冬”的食物也有所不同,新京报记者带你一起看看南北方的人们在立冬这天都吃些什么。

北方:立冬需吃饺子宴

在北方,几乎重大的节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当然,立冬也是。说起立冬吃饺子习俗,主要源于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立冬是秋冬之交,也称“交子之时”,人们用“饺子”来庆祝这一节气,所以立冬的饺子不能不吃。

虽然在立冬这一天,北方地区的人们通常吃饺子,但是饺子的馅儿也是各有不同,猪肉白菜是最常见的一种馅儿,为大多数人们喜欢,此外还有芹菜,韭菜鸡蛋等等其他馅儿。地域食材不同,饺子馅儿也被赋予了很多创新,比如在天津河东“老天津卫”聚居地,人们吃倭瓜馅的饺子;在陕北延安一带,人们倾向于吃黄萝卜羊肉饺子。

广东潮汕:甘蔗、香饭吃起来

广东地区,立冬这一天要吃甘蔗、炒香饭等温热食物。尤其是在潮汕地区,有流传“立冬食蔗无病痛”,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除了甘蔗,立冬吃香饭也很盛行,人们立冬会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香饭来吃,以达到“补冬”效果。

四川、山东:羊肉汤不可少

在四川、山东部分地区,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据传说,这个习俗起源于汉高祖刘邦在立冬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立冬吃羊肉的习俗。在山东滕州一带,立冬也流行喝羊肉汤,当地称这天为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福建:补冬要喝草根汤

福建地区在立冬时节,家家户户都要熬制草根汤补冬。这里的草根是指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将其洗干净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捞去根块,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然后,豪华版滋补草根汤就出炉了。

江南地区:赤豆糯米饭软糯又香甜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用红豆和糯米加糖做成,软糯香甜,糯米又有暖胃及补中益气的效用,在寒冷的冬天就特别受欢迎。

对于赤豆糯米饭,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立冬,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立冬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新京报记者刘欢

编辑祝凤岚校对柳宝庆

发布人:yy87530214 发布时间: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