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北京西站“干尸案”,19岁少女被害,最后怎样?北京西站干尸案,19岁女孩遭虐杀

一、北京西站“干尸案”,19岁少女被害,最后怎样?

“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但实际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更不用去揣摩所谓的人性。不同的人必定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内心坚毅、善良的人带给世人无限的温暖,而内心扭曲、邪恶之人在自己坠入深渊的同时,却总是上演裹挟他人成为自己牺牲品的悲剧。

就像在北京发生的一起悬而未决的“北京西站干尸案”,19岁白富美被虐杀,当时警方调查因为线索太少,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没想到在7年之后现身大厦仓库,早已成为了一具风干的尸体,真凶隐匿至今已经有21年,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女孩失踪后又出现

1999年,有一名叫郭小玥的年轻女孩,开着一辆车进入北京西站的地下车库,过了不久,走出来去往对面的联发大厦。但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女孩的身影,也没有她的任何消息,如同人间蒸发一样。

当时警方调查,最终只找到了唯一的线索,就是一位停车场的保安,作为案件的唯一目击证人,小区保安也只是在门口见过这个年轻女孩一眼,之后到底去哪,小区保安也不知道。

当时警方在接到报案之后,开始查找,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这一名年轻女孩,所以警方开始初步确定,女孩有可能已经遇害,按照常规的办案思路,这要么是被人抢劫并且毁灭尸体了,要么就是性侵案件。

但是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可以追踪的线索,可谓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非常难破案。当时1999年和如今的中国科技社会不一样,虽然已经有了摄像头,但是远远没有普及,不像如今每一个公共场所,甚至是私人家庭都会安装摄像头。所以说因为没有线索,调查起来极为困难,也因为毫无头绪继续进行调查下去,所以成为了一桩悬而未决之案。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了,一直到7年之后的2006年,有人发现了一具死亡已经很长时间的尸体。

事情是这样,2006年的一天,北恒大厦的一名仓库管理员到地下二层打扫仓库时,突然发现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已经被风干,吓得仓库管理员赶紧跑了出来,并且打电话报警。

警方接到通知便立即赶到现场,从现场所遗留的一张1999年的北京晚报来看,这一具尸体应当和当年的失踪案有关。

因为派出所辖区内对七年前的年轻女子失踪案记忆尤深,所以就对这一具干尸进行DNA检测对比,发现果然和警方设想的一样,这一具尸体就是当年的年轻女孩郭小玥。

这使得案子开始又有了一些眉目。

二、案件进入调查

针对这一具尸体,到底因为什么受害,受害过程经历了什么,令警方非常疑惑。法医在对这一具干尸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死者在死之前曾经被侵犯,不仅如此还受了重伤,应当是遭到歹徒严重的殴打伤害,那么死者非常明显是被人虐杀的。

这个抛尸的地点极为隐蔽,那么凶手大概是对这周围非常的熟悉,且经过了7年尸体才被人发现,说明他们知道所抛尸的地点一定很少有人走动。

如果不是仓库管理员的偶然一次清扫,以及北京的天气干燥使得尸体保存,那么有可能这一具尸体就永无见天之日了。

警方分析,当时郭小玥遇害之时,周边都在施工,大厦还没有建成投入使用,所以把目标定在了当时在这边施工的建筑工人身上。

可是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了,当初在这工地之人如今已经分散到各地,可以说找人已经非常难,很多线索已经消失,就算是有怀疑人,也有可能查不到信息。

但是经过警方的逐步排查,还是找到了当年的40个在此工作的人,将他们第一时间列为嫌疑对象。

在这40人里,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都被排除在外,因为以他们当时的回忆,当天他们并未下工地,一位守门的老人话语里,让警方找到了蛛丝马迹。

守门老人说事发当天工地有几个工人看了黄色录像带,接着就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哪,但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神色不对劲,也没看出什么,但是必定没做什么好事。

跟着这一条线索,警方开始进行搜寻工作,根据当时功工地留下来的档案以及对户籍进行比对,终于找到了这几个人。

找到的第一个叫羊清,警察再第一次登门的时候神色慌张,再进行询问的时候也没能够正视警官的回答,答不对题。最终经过更详细的审问,羊清当天实在没能够合理的排除自己的嫌疑,最后,羊清承认自己参与了这一场年轻女子杀人案。

并且针对第一个人,后来又找到了赵华和汪凯两个共同犯罪的嫌疑人,对于这一起案件,他们同样承认了罪行。

当日三人在看了黄色录像带出去之后,看到了年轻美貌的郭小玥,便心生歹念,三人挟持郭小玥到地下二层,实施犯罪并且将受害人杀害。

并且害怕事情暴露遭到惩罚,他们将受害人放入风机室内。由此,案子似乎已经水落石出。

三、疑罪从无被释放

但是万万没想到,嫌疑人汪凯因为脑梗塞死亡,在2008年开庭进行第一次审讯过程中,另外两人当堂翻供,否认自己的罪行。因为案件距离时间过久,除了口供之外,也没有别的可以证明他们有罪的信息,本着法律的疑罪从无,即便到了2009年的二审,依然维持无罪的原判。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本以为已经破案了,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却掉了链子。原来,这几个人虽然承认了罪行,但是在描述的供词之中,三个人都不一样,他们是用什么凶器杀人,杀害受害人的部位和打击的部分等都前后矛盾,就连抛尸的地点也都各自说的不一样。

那么口供不同,为何会承认参与了罪行,最后又翻供呢?是贪生怕死故意推脱还是……

在他们三人被判无罪之后,到如今案子已经过了二十一年,仍然没有任何进展,也没能够侦破。因为在法律上,证据不足无法对他们3个嫌疑犯定罪。

国家为了减少冤假错案,所以疑罪从无。大多数人都猜测,这起案件的真凶一定和这三个嫌疑犯有关联,但是如今却没能找到证据,凶手还在逍遥法外。

结语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一旦心存坏心,做了恶劣的事情,对他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必定也会自食恶果。北京西站这一起干尸案,在当时没有能够找到受害人,七年之后尸体重现在世人之下。那么对于凶手,必定也会进行严惩。

案发到现在已经有21年的时间,很多人都猜测案件和这找到的这三个人有关系。毕竟警方在找寻这三个人的时候,他们的口供中都承认了自己参与到案件中。总而言之,无论是不是凶手,但是因果不虚,终归时机已到,一定会以各种方式惩治凶手,以还年轻女子的在天之灵。

二、回顾北京西站干尸案:19岁少女神秘失踪,6年后被找到,后来怎样?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刑侦技术尚不发达,许多案件成为谜团。然而,正义终将伸张,无论罪犯逃亡多久,终将被绳之以法。1999年,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发生在北京西站附近,19岁少女郭小玥神秘失踪,6年后她的遗体被发现,但案件真相却迟迟未明。

郭小玥在1999年10月7日晚停车后,前往北京西站对面的大厦上班,却从此消失无踪。警方迅速展开调查,但除了保安目睹的背影外,再无其他线索。郭小玥如人间蒸发,警方虽竭力寻找,却一无所获,案件无奈成为悬案。

直到6年后,北恒大厦仓库管理员在清理地下二层时,惊恐地发现一具干尸。警方到场后,确认死者为女性,且生前曾遭性侵。现场发现的一张1996年10月6日的报纸,让警方联想到了郭小玥的案件。经DNA检测,确认遗体系郭小玥,警方重启调查。

警方成立专案组,根据现场情况和地理位置,推断犯罪者熟悉该区域,可能是当时工地的工作人员。经过艰难调查,警方从一名看门大爷处获得线索,锁定嫌疑人羊清。羊清及其同伙赵华、汪凯承认了1999年犯下的罪行,供述将郭小玥挟持至地下二层实施强奸,因恐惧暴露而将其杀害抛尸。

北京西站干尸案,19岁女孩遭虐杀

北京

作者:值友4317574376

照片上的女孩叫郭小玥,19岁——永远19岁。

1999年10月7日晚,郭小玥在北京西站地下车库停好车后,向位于西站对面的联发大厦走去,准备回公司完成一份资料。

然而,就在这短短百米的路程中,郭小玥失踪了,再没人看到过她的踪影。

后来家人报警,警方找到此处,停车场的保安还称:“看到过她离开的背影。”

2000年前后,汽车这种东西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是成功的标志,富贵的象征。郭小玥开着辆私家,警方为此怀疑这是起绑架案,可绑匪迟迟未露面索要赎金。因郭小玥年轻貌美,警方又怀疑是起性侵案,但搜查一番后,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总之,郭小玥就这样失踪了。

随着时间流逝,民众逐渐淡忘了这事,警方也将其列为悬案。

直到2006年上午,北恒大厦仓库管理员王师傅拿着手电准备去地下二层密封已久的仓库内打扫时,手电一晃,赫然看到一个人形物体,仔细一看,这竟是一具风干的尸体。尸体水份流失,皮包着骨头,看样子应该死了好久了。

回忆起当时的画面,王师傅说:“就像恐怖片里的干尸一样,太吓人了。”

警方赶到后,从现场残留的长头发和尸体上的白色胸衣推断是具女尸。女尸身上有条外翻的狭长伤口,伤口周围有黑褐色血块,地上也有一大堆干涸的血迹。现场找到一个牛皮纸袋,纸袋里除了一些美容产品外,还有张1999年10月6号的北.京晚报。

这个日期让处置民警敏感地想起了七年前的郭小玥失踪案,加之北恒大厦就在当年郭小玥失踪的地下车库旁边,更加大了可能性。

民警迅即拿着尸体身上的物品找郭小玥家人辨认,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进一步的DNA鉴定也证实了这个猜测——尸体确实为失踪的郭小玥,经法医勘验,她被人用钝器多次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下体有受性侵痕迹。

由于抛尸位置非常隐蔽,警方推测,嫌疑人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同时,民警还了解到,1999年10月,北恒大厦的建筑施工尚未完全结束,地下二层是封闭的状态,只有一些施工人员住在那里,民警觉得,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会有案件的凶手。

因案发时间太过久远,现场绝大部分证据已经彻底灭失,当年在北恒大厦活动过的人员早就散落到全国各地,追查难度十分大。

但这样一起命案,影响恶劣,只要有一丝希望,都应全力侦破。辖区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了细致的走访摸排,最终筛选出了一批事发时在现场周边活动且熟悉地形的嫌疑人。

这伙人有近四十个,警方梳理后,确定了一个大致方针:先问管理人员和工地服务人员,再问最底层的工人。这样考虑,一来可以提高效率,因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会面对几十号工人,说不定能提供点有价值的线索,尽快锁定凶手;二来,能尽量避免打草惊蛇。

管理人员处没什么收获,服务人员里的一个守门老人提供了条重要信息:那天他们肯定没干好事。

老人回忆,在案发时间段,自己曾亲眼看到北恒大厦的几个施工人员在看完黄色录像后就出去了,第二天看到他们时,神色显得有些慌张。

虽然老人不确定那天到底是不是郭小玥失踪的10月7日,民警还是决定顺着这条线索仔细追查。他们首先找到了一个叫羊清的工人,哪成想,羊清一见到民警就说:“那件事和我没关系!”

羊清的表现极为反常,引起了警方注意,但也没武断地就认定他是凶手,毕竟之前的调查进行了一段时间,或许工人们都收到了些消息。

本着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理念,民警对羊清展开了比较细致的询问,结果没怎么交峰,羊清就交代了自己于1999年10月在北.京西站参与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

根据羊清的供述,民警又抓获了本案的另外两名嫌疑人赵华和汪凯,这二人对于自己在1999年10月的所作所为同样供认不讳。

经查,赵华伙同汪凯、羊清于1999年10月7日22时许,在西客站配楼北恒大厦北侧便道处,将路经此处的郭小玥挟持至该大厦地下二层一房间内,采用暴力手段对其实施了轮奸。作案后,为防止罪行败露,三人先后分别持铁管猛击郭小玥头面部,致其颅脑损伤死亡,尔后抛尸于风机室内。

2007年,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三名嫌疑人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提起诉讼,同年,嫌疑人汪凯因脑梗塞死亡,法院终止了对他的审理。

2008年,一审开庭,除汪凯外的两名嫌疑人都当庭翻供,赵华称“未强奸、杀人,过去都是乱说的”,羊清也否认实施了强奸、杀人行为。一审结束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件作出判决,认定嫌疑人羊清、赵华无罪,依据是能够直接证明羊清、赵华杀害郭小玥的只有他们本人的初始口供,证据链不完善。

2009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后维持了原判。

事实上,卷宗里面,讯问笔录显示,三疑犯对于挟持被害人至北恒大厦地下二层的经过,以及强奸被害人的顺序、杀害被害人的凶器、打击部位等重要内容都存在矛盾;指认笔录显示,侦查人员分别带三疑犯到现场,汪凯两次指认的地点不一致,羊清没有指认出藏尸地点,赵华指认的藏尸地与尸体的发现地点不符,勘验笔录显示,未发现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尸体所穿内裤上未检出精斑。

对此,警方和检方给出的理由是:1.案发时间太久,嫌疑人记忆出现偏差;2.多年过去,案发地外面的经过改造,模样有大变化,嫌疑人无法识别。

但法院方面并未采信。刑事案件中,如果没有形成证据链,光有口供,是极不严谨的,也会造成很多冤案与刻意顶包案。作为审判机关,法院坚持依法办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平正义,咱们无可厚非。

可另一方面,三人被捕之初的反应和供述,又确实凸显了嫌疑,无法不让人怀疑他们就是罪魁祸首。有人肯定会说,是警方刑讯逼供拿到的口供,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不把案子做得更“漂亮”一点,要在讯问笔录、指认笔录、勘验笔录上留下“漏洞”呢?

“不冤枉一个好人”与“不放过一个坏人”是种完美主义、理想主义,实际情况中,基于“命案必破”的压力和同情受害人的愤怒,有些办案人员难免刑讯逼供,制造出冤假错案,不仅让真凶逃脱法网,还让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反之,在疑罪从无原则下,又难免让一些坏人逃出法网。

很矛盾吧?这却是我们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要接受的客观事实。

只是,如今,距羊清、赵华无罪宣判又过去了11年,距郭小玥遇害过去了整整21年,她的家人还能等到真凶落网的那天吗?

查看文章精彩评论,请前往什么值得买进行阅读互动

发布人:yy87530214 发布时间: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