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纽约 素食主义是什么,[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不吃肉鱼蛋奶,素食的你是否在垃圾食品里放纵了起来?
在素食主义风潮中,已经出现了比果蔬汁和小麦草更流行的东西。甜甜圈、素食披萨和人造肉汉堡们,正在一点点勾起油炸高热量食品对人类的天然吸引力。
这些跟部分非素食食品一样高油、高糖、高盐的添加食品,即便有着素食的成分——比如用人造肉代替肉,用大豆制品代替乳制品,但还是因为有违人们对素食主义的一贯印象——吃大量果蔬,健康,很少的碳排放量——而被称为素食垃圾食品(veganjunkfood)。
它们现在又流行回来了。
“不健康的选择太多了,让人很难抗拒。”美国素食者JessicaMcCully在前不久举行的一个素食主义者美食节上说,说这话的时候,她正拿着一个人造鸡肉玉米卷。
洛杉矶甚至会在每年10月举行一次“素食啤酒节”(VeganOktoberfest),让素食者们在大豆蛋白冰淇淋、巧克力、大杯啤酒和油炸小吃中放纵一番。
据HarrisInteractive的调查显示,从2008年到2015年,美国素食主义者的人数从700多万增长到1000多万,占比从3.2%增长到3.4%。考虑到美国的3亿多人口基数,这并非一个多快的增长速度——当然,其他没那么严格的素食者也在增多——但却足以让商家相信它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而且它们似乎更早看到了素食者对高热量食品的需求。
早在研发经费超过1.8亿美元的“多汁”人造肉汉堡7月末开始在纽约发售之前,一些奶酪公司就提前占领了市场。比如KiteHill,他们研究出了用杏仁制作出来的奶油芝士;来自纽约的Treeline素食奶酪产品更丰富,一共有6款,都由腰果做成。
售价12美元的人造肉汉堡|图片来自impossiblefoods
今年3月,在满足素食者对垃圾食品的喜爱这件事上,纽约大学附近的ByChloe餐厅已经取得了成功。他们提供不逊于其他连锁快餐品牌的丰富品类,比如汉堡、冰淇淋、杯子蛋糕、意面和薯条。只不过做成这些垃圾食品的食材不同:大部分食物里都含有牛油果,加上蘑菇、腰果、杏仁、素食奶酪,好为食客带来满足感。
这种趋势也不止发生在美国。上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举办的排骨节(Ribfest)上,几千人排队购买一种叫做BigMACinnes的素食汉堡,它用鹰嘴豆、洋葱,混合酱油和面包屑,制造出类似肉饼的口感,然后淋上蛋黄酱、碎生菜、泡菜,以及不含乳制品的切达干酪。在5天的美食节里,制作这款汉堡所需的风干鹰嘴豆就用了300公斤。
英国素食群体的需求可能更大一些——毕竟,过去十年中,英国的素食群体从15万增加到了50万,足足翻了三倍——2月的时候,曼彻斯特也新开了一家名为VRevolution的素食垃圾食品餐厅,汉堡、热狗、烤奶酪和甜品都应有尽有。
素食垃圾食品餐厅ByChloe门前排着长长的队|图片来自BI
还有澳大利亚。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包装素食市场是美国(17.5亿美元),其次是德国(6.14亿美元),英国(5.07亿美元)和澳大利亚(1.36亿美元)。欧睿预测,到2020年,澳大利亚这一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15亿美元,增长58%。
但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包装素食中,占比更大的还是素食垃圾食品——最大类别是替代乳制品类(8370万美元),其次是酱汁、调料和调味品(2630万美元),饼干和小食(1250万美元),糖果(690万美元)——之后才是似乎更健康一点的早餐麦片(540万美元)——以及不那么健康的奶油、果酱等涂味品(110万美元)。
这对快餐业来说,似乎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澳大利亚快餐品牌Grill’d就表示,它的几款素食汉堡的销售比去年增长了12%,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虽然沙拉也不错,但我们的目标是占素食市场更大的份额,”总部位于悉尼的葡式炸鸡连锁品牌Ogalo的经理NelsonLima则说,“现在我们每卖出30个汉堡,就会有一两个是素食的,素食者想要的是汉堡的这种满足感。”
印度市场就更不用说了。由于文化因素,素食者占印度人口的比例为世界第一。必胜客、肯德基、塔可钟、麦当劳、达美乐……这些高热量连锁品牌几乎都有针对印度推出的素食菜单,而且还在定期推新。
这种垃圾素食的流行趋势似乎表明,人们成为素食者,可能越来越不仅仅出于对健康因素的考虑了——因为他们并没流露出对饮食当中热量的担心——而是可能出于减少碳排放量的环保意识,对动物权益的保护等原因。
二、免费素食主义者详细介绍
免费素食主义者自1989年起,以其抵制消费主义的先锋形象,从全球9个国家集结起来。他们坚信,通过将看似无用的垃圾重新利用,同时拒绝食用肉类和其他虐待动物的行为,可以为环保和社会公平做出贡献。在美国,他们面对每年浪费大量粮食、衣物和其他基本生活消费品的现实,致力于降低社会在消费上的浪费。免费素食主义者的生活方式通常与金钱无关,他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上造成了不平等,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对于免费素食主义者来说,垃圾桶不再是垃圾的象征,而是资源的宝库。梅根.海恩斯,作为慈善组织“要食品不要炸弹”的工作人员,负责为无家可归者或穷人提供食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垃圾桶中收集而来。她强调,所提供的食品通常都是干净卫生的,人们只需要根据食品的包装和外观进行判断。
然而,这种行为在社会中往往不被理解,许多人认为,如果需要食物,就应该购买。实际上,这揭示了社会中许多人在食物短缺问题上的忽视。免费素食主义者通过自己的行动,挑战了人们对于获取食物的传统观念,为那些在经济困境中挣扎的人提供了帮助。
为了避开可能的麻烦,许多免费素食主义者选择在晚上进行收集活动,尤其是在超市外的大垃圾桶附近。尽管如此,他们有时仍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警察的干预或垃圾桶被锁。一些商店甚至在垃圾桶附近安装监控摄像头,以防止人们进入收集食物。
尽管如此,免费素食主义者,如慈善组织“要食品不要炸弹”的工作人员海恩斯,以及年轻的免费素食主义者贝基,仍坚持进行这种活动。海恩斯表示,通过开锁或寻找未上锁的垃圾桶,她能够继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物。对于贝基来说,到垃圾桶收集食物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寻宝”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有时空手而归,有时却能意外发现一整袋干果。
为什么极端素食主义者热爱道德绑架?
2021-07-25 18:48·ELLEMEN睿士最近几年,素食这个词不断闯入我们的生活。
素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渐渐成了很多问题的解药,是一种类似宗教般的信仰,成了一种社会运动,在一些素食主义者眼中,大鱼大肉早被踩在脚下,吃素成了通向环保健康的最直接路径。但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和主义,用力过猛,未免就会变得不纯粹,甚至极端。
很多人最近对素食的关注,离不开一个新闻,上个月北京唯二的米其林三星餐馆、全球第一家米其林三星素食餐厅京兆尹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当月7日下午,一位新浪微博用户恶意冒用京兆尹的品牌名,编撰虚假转发内容,在网络公众平台传播带有侮辱、诽谤性质的不实言论“京兆尹:不吃素的人品味素质修养都很差应该都没有家里人吧”。
经过辟谣后,这条新闻热度逐渐降低,但也让不少人开始关注京兆尹以及在中国这几年悄悄进行的素食主义运动。在京兆尹的官方微博下,经常热爱发布一些食客留言,吃素被附加上了极高的道德价值:
“为蓝天白云吃素为了人类健康吃素禁绝肉食就是远离罪恶重拾纯真……”,这条虽然最后被删除,但也被网友批评和讽刺为实打实的道德绑架。
但不能否认的是,素食在这几年来,确实带来了一场饮食和健康革命。素食主义者吃素食的理由无非就是这么几点,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另外就是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几年素食餐厅也趁着人们吃素需求逐渐增高,而慢慢多了起来。不少人尝试素食,就是要给自己的肠胃放个假,大鱼大肉吃多了,素食反而是一种给身体降低负担的方法。
2019年,一门户网站精选了京沪十家素食餐馆,列举了两地的素食餐厅的不同,从名字上,北京侧重于营造佛系的软宗教气氛,净饭咖啡厅、荷塘月色、静思素餐厅、紫菩提餐厅、云水居、极喜宝地……而上海则凸显其城市基因中的国际风范:普达哈特美食素餐、普罗旺斯的树等等。人均不到100元的价格,也让不少人惊讶于素食餐厅的接地气。
根据一项对国内素食餐厅的名称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素食餐厅会选择“斋”作为餐厅的通名,可理解为素斋、斋食;而素食餐厅的属名则大量使用了“佛、菩提、禅、道、梵、悟、缘、莲花、莲叶、荷花、轻安、清心”等具有宗教文化意象的符号语言。
相当多的素食餐厅的装修、展陈和餐厅文化宣传用语更是充满宗教色彩。装修上用唐卡、雕塑、密教手印、酥油灯。还会有各种佛经的展示,以供食客免费“结缘”;也会提供禅茶、禅香、佛珠等宗教用品的销售。
如果说十几年前吃素还是经济健康的饮食方式的话,那么现在,在各类高级餐厅和网络食谱和网红的加持下,吃素已经慢慢进化成一种中高端的生活方式。
据几年前国内媒体引用印度媒体的一项数据,目前在国内有5000万人在不同程度的践行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能吃蜂蜜、乳制品、蛋类的蛋奶素,还是纯素食者,从官方到民间,“吃素”已经是一项风潮。
去年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议要在公务接待中全面素食。这位委员说建议公务接待菜品以家常素菜为主,避免荤菜供应,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可节约成本控制经费开支,还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
而高端的素食烹饪,更是将“高端食材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做到了极致,但同时也将一些素食食材推出天价,动辄上千元的“素菜之王”松茸就曾经在各种拍卖中拍到了近6000元的价格,而植物肉等新型的肉类代替食品早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超市的货架和人们的餐桌。
其实,素食大多都是一种个人的饮食选择。在十几年前的国内,当人们开始表明自己是“吃素的”,大多也只会让对方联想到信仰或是身体原因。
不过近几年,素食也不再是素食本身了,它的背后,还有一整套看似有序,实际却逻辑混乱的组织、思想和理论,甚至演变成了一门“邪教”:“肉食恐怖主义”。今年1月22日,《时代》周刊在子栏目“可持续发展”中刊登的一篇题为“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的文章,似乎在暗暗释放这样的信息:吃肉有罪。文章内着力描绘了“人造肉”行业的无限前景,并且意味深长地指出,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是一种“不健康的、非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今天,中国消耗了世界上28%的肉,其中包括一半的猪肉。”文章最后还写道:“将中国的畜牧业部门减半,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亿吨。”“除非带上中国,否则您在气候变化上将无能为力。”虽然这篇内容看似描绘了全世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宏伟蓝图,但其实暗地里指责中国人吃肉恶化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通过“建议”和“希望”,从侧面表达这种“不堪现状”。
这种“食肉恐怖主义”的影响润物细无声,就算你对极端素食主义嗤之以鼻,也不得不承认下面这些理论曾经或多或少动摇你坚持自己饮食习惯的决心:吃肉影响身体机能、吃肉会让身体产生更多“毒素”,甚至是影响心理健康。早年间,很多“极端素食主义"分子会煞有介事地向人们介绍,食肉动物的肠道长度是自身的3-6倍,而人类的肠道则是身体的12倍,这种曲流拐弯的肠道不仅根本不适合肉类消化,甚至还会让肉类在肠子里变质,再加上人类的唾液是碱性的,对比很多拥有酸性唾液的食肉动物,还是相差甚远。即使你完全不认同上述言论,他们仍然会自信满满地拿出异样的逻辑让你哑口无言:动物可以吃生肉,但现代人类不能茹毛饮血,证明人类消化系统根本承载不了肉类的侵袭。这种人类不如其他动物的理论曾经风靡一时,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观点从假设一开始就是错的。人类天生不是食肉动物没错,但也不是食草动物,而是杂食性动物。虽然没有食肉猛兽般的尖牙利齿和超强消化功能,但是懂得使用工具的人类,同样知道如何利用火源和搭配来吸收更多营养,从这一点来说,对比所有动物,人类更懂得怎么利用高营养的食物,来促进智力和身体的发育与进化。
“人类不配吃肉论”影响较为有限,因为它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人吃肉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活得长久。于是,极端素食主义者将目光转向肉类,像饭圈攻击对家一样,疯狂诋毁所有肉制品。他们扬言食肉者更容易得病,而素食者免疫力更强,甚至市场中售卖的肉类都是宰杀完成后的肉块,所以还会含有“尸毒”这种《盗墓笔记》中才会出现的毒素。必须承认的是肉食者会出现健康问题,但是并不代表素食者在疾病面前可以得到豁免或减轻。比如非常著名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只在食物中存在,而腌制蔬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知识,基本也都是家喻户晓,而所谓的“尸毒”更是无稽之谈。极端素食主义理论如果只是影响一些人的饮食习惯倒也还好,但是无法让人容忍的是,一些无知的父母正在利用这些无知的观念伤害孩子。2020年,来自澳洲维多利亚的一岁小女孩,因为接受了严格的植物性饮食,导致她直接住进了墨尔本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据医生介绍,这位小患者刚入院时,身上到处都是淤青和皮疹,并且还有多处开放性伤口和内出血,必须依靠设备才能维持生命。
但警方在调查后发现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比暴力更令人发指:小女孩的父母是一对极其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们并没有给孩子喂传统的奶粉而是用椰汁和椰粉组成的“自制奶”,导致小女孩出现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而这种疾病大多只会出现在经历过饥荒的国家新生儿中。小女孩被送往医院的前一周,父亲还曾向美国一家业余草药健康俱乐部求助,信中写道:“您好,我一岁的女儿已经不想喝水或吃东西了一旦他吃起东西就会浑身难受并开始咳嗽”。俱乐部成员并未建议孩子父母带孩子去医院,而是建议她喂孩子一种凉茶,结果小女孩病情持续恶化,父母在束手无策之际才想起了医院。非常可惜的是,尽管有医生的专业建议,这对夫妇还是没有听从。最终,在孩子艰难和死神搏斗一个月之后,小女孩的大脑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脑损伤,被拖成了一名脑瘫患者。最终,由于这类案件没有先例可循,这对父母逃脱了监禁处罚,当地法官命令他们接受为期12个月的社区矫正令,并强制他们接受精神健康治疗。
而就在前不久,澳大利亚西澳洲首府珀斯的一家肯德基店闯进来几个极端素食主义者,他们一进门,就将红色的“假血”颜料泼到地面上,全然不顾正在排队点餐的顾客,还称那些食客是“动物施虐者”。
其实,很多极端素食主义者更加喜欢从解读所谓人体构造或是“肉类有害论”中出发,意图让人们害怕选择肉食,甚至影响儿童饮食。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就像烟盒上写满了吸烟有害健康、挂满了肺癌照片但是人们还会坚持吸烟一样,这种威胁其实很容易被饮食欲望所冲散,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在生活条件更加富足的现代,极端素食主义者更加喜欢用道德绑架的方式,试图让肉食与羞耻感建立联系。可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饲养家畜还要吃肉对地球影响非常大,比如每制作一个牛肉汉堡就要砍伐大片热带雨林,饲养牲畜消耗的粮食与水资源开销也是非常惊人等等,但真实数据远没有那么夸张,并且宣传这些理论的人,往往都特别喜欢使用其它手段破坏地球。
几年前,《南都周刊》曾在“素食主义运动”报道中写道,一位“别吃朋友”的素食组织成员被指责倡导吃素维持环保却开大排量宝马七系汽车。事后他辩解称,人类饲养的肉牛光放屁所产生的甲烷,就占到了整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1%,所以他这位开大排量汽车的素食主义者,其实比一个骑自行车的肉食主义者还要环保。
虽然极端素食主义不可取,但商业品牌们早已从中嗅到了金钱味,2019年,汉堡王就推出了素食汉堡,顾客人数不仅增加将近2成,还引得其他竞争对手纷纷下海,之后麦当劳也推出一种以植物为基础食材的汉堡,以吸引客户,就连通常以自家瑞典肉丸为卖点的宜家,也当仁不让,准备推出植物肉做的肉丸,肯德基也推出了首款素食汉堡,用蘑菇来代替肉。
2019年进入公测的肯德基“植培黄金鸡块”
素食,在这几年大有成为未来人类饮食的最终趋势,但坚持吃素,对很多人来说,在道听途说和盲目的理解下,没有具体指引,也造成了不少问题。很多人想要拥抱素食,但极端的素食对身体的危害,几乎被很多人给忽视了。
2019年,网络上就有一位素食美食博主VirpiMikkonen,被爆出因为身体状况而重新开始吃荤。
在此之前,这位芬兰博主是一位素食主义的积极推行者,不但出了很多素食烹饪书,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几十万粉丝,为了持续输出自己的素食之道,她坚持自己烹饪三餐,在滤镜的加持下,似乎每一口都是健康的味道。
对她来讲,“无谷蛋白、无谷物、无乳制品,无肉、无精制糖”是饮食的几大原则,被她称为“清洁饮食”。除了在怀孕期间她吃过一段时间肉以外,坚持15年吃素,不吃奶制品和鸡蛋的绝对素食生活方式,不禁让人感叹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在Mikkonen之前,在芬兰,素食主义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清晰明确,她推行的这种略微极端的素食主义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她的每张照片给人一种很健康,很开心的感觉,似乎把素食主义和极端健康划上了等号。
但最后还是在未到40岁时,她发现自己脸上冒出皮疹,后来,接二连三的流感,情绪低落,最终导致她停经了。验血后显示,当时正37岁的她卵泡刺激素水平已飙升至女性更年期水平。为了治疗身体的问题,她向一位中医专家寻求帮助,医生说她因为长期吃生食导致“阴虚”,另外一位医生也直接建议她恢复吃肉的习惯,对于将自己职业生涯建立在吃素的网红博主来说,无异于必须放下人设,自断财路,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她最终开始恢复吃肉,身体状况逐渐恢复。
素食主义的网红大军里,退出改吃荤导致“塌房”的,除了上面这位外大有人在。另一位Instagram上的素食网红Rawvana,因为不经意间在视频中透露了自己在印尼旅行期间吃鱼的画面,而被粉丝抨击。
后来她自己也主动承认,自己已经吃动物蛋白好几个月,道歉视频中透露自己绝经两年,还经常贫血,吃肉是遵照医嘱,开始吃鱼肉和鸡蛋。
不仅仅是女性,男性的极端素食主义生活方式也让他们受害,伦敦的一位被称作“素食王子”的跑酷运动员Tim,在自己的视频中透露吃素过程中出现了周期性疲劳、抑郁症等生病症状,最后他甚至坦诚,吃鱼肉和鸡蛋最终让他在“10个月以来第一次射精”。
其实,吃素曾给上面这些博主带来了很多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他们戒掉烟瘾酒瘾,体重下降后,身体也更加轻盈,但严格吃素不注意营养均衡再加上维持人设的压力,让这些极端吃素行为背后的危害变得不为人所知。
而那些标榜健康生活方式的名人,也并不是真正吃素,碧昂斯和老公Jay-Z也曾经邀请网友进行22天吃素挑战,但纽约时报的报道揭开了他们吃素的秘密,夫妇二人的私人教练安排的饮食计划中,每周只有一两天完全吃素,其他时间一样正常进食。
吃素固然有很多益处,降低肠胃负担和身体的毒素,并能够显著的减少身体内多余脂肪的堆积,但对于那些因为吃素而引起的其他营养成分的缺失,其实让很多素食主义者忽略了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对身体的重要性,只要不是绿色的,就不吃,无法摄取充足的营养,结果引起更多的健康问题,所以,吃素还是要看人的意愿,毕竟在健康人设和生命之间,人最终要做出选择。
参考来源:网易新闻:极端素食主义者的道德绑架iWeekly周末画报:极端素食主义者被判刑,他们闹起来不像吃素的奇象网:极端素食主义者有多可怕:亲手将1岁孩子喂成脑瘫
撰文:LoudHook,Jonas编辑:Sebastian
图片来自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Lolita女孩正在中国消失【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