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智慧城市配套项目规划书,[物联网技术分享],[物联网场景应用],[物联网产品推广],[物联网流量搜索],[物联网产品创新],[物联网广告价值],[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详细信息
参考价:¥58.50
作者:李林 编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版次:1
页数:352
字数:580000
印刷时间:2012-12-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包装: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4139063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目录
第一章智慧城市概述
1.1智慧城市基本概念
1.2IBM的智慧城市
1.3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
1.4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1.5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第二章智慧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2.1智慧城市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支撑
2.2智慧城市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2.3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科学化管理水平
2.4智慧城市推动社会民生服务业
2.5智慧城市带动企业信息化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内容推荐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思路、顶层规划、城市级“一级平台”与业务级“二级平台”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作者集长期在新加坡从事信息化系统集成和智能化系统工程咨询顾问之经验,分享了新加坡“智慧岛”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还以在国内从事多个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提供了“数字东胜”、“智慧广州”和“智慧克拉玛依”的建设案例。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可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和业务级平台及应用系统底层设计的参考资料;可作为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专项系统工程实施方案时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师培训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授课的教材。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作者简介
李林,1982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1984年在深圳大学通讯技术研究所从事了5年的移动通讯教学和研究,1989年出国高级访问学者,现定居新加坡,李林教授在新加坡科技电子研究院(STE)专业从事信息化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近10年,期间参与新加坡“智慧岛”和香港“数码港”建设。从1992年至今参与近100个智能建筑、数字社区、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项目顾问和系统工程承包。
李林教授现担任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国际智慧城市认证中心评审高级专家,新加坡新电子系统(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南京物联网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无线宽带通信及显示技术工程中心教授兼智慧城市首席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智能化专业客座教授。担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数字东胜”首席技术顾问、《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先导项目研究》课题组首席技术专家、山西“智慧长治”可行性研究首席规划师。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精彩书摘
智慧城市管理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管理指标用来衡量城市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果,其作用在于评价中国城市管理水平,检查存在的问题,提供城市管理指南。城市管理指标不仅可以衡量城市之间在总体管理效率水平上的差异,也可以衡量城市之间在经济效率、结构效率、社会效率、人员效率、发展效率、环境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助于加强城市的全面管理,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智慧城市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其智慧城市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城市综合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应急指挥管理、节能减排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社会管理、社区管理、企业经济转型与服务等方面。
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标用来衡量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该承担的权益责任、环境责任、诚信责任以及和谐责任。社会组织应该提出以一种正外部性的方式经营和管理。如果一个组织不仅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力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就可以被认为是具有社会责任的组织。对于政府而言,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提高政治文明、传播城市形象以及对权益责任的维护等方面。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技术背景:
新型智慧城市是响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信息化为驱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和运行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城市形态。
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近600个智慧城市试点,超过300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规划,几乎所有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以及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资料解读:
选取了三份关键文件进行分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汉口滨江商务区智慧城市建设规范》以及《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1、《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该指南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旨在规范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报告编制,提供报告结构、内容组成和编制要求等指导。其对智慧交通、信息化领域具有参考价值。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是从城市需求出发,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整合协调城市各要素,进行智慧城市需求分析,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从业务、数据、应用、基础设施、安全、标准、产业等七个维度全面描述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
整体规划周期通常设定为3-5年,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架构设计和实施路径设计四个阶段。
2、《汉口滨江商务区智慧城市建设规范》
该规范是武汉汉口滨江商务区的智能化建设指导性文件,于2016年3月1日实施,具体指导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原则、体系架构、总体规划、平台规划、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度重视组织协调工作,将其视为“一把手工程”。城市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系统集成度高,平台系统建设范围广,信息互联与数据共享难度大。规划总建设周期约为5-8年,分1-3期工程实施。
一期工程:利用2年时间完成城市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城市级一级平台、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业务级二级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两年内初见成效,为二期工程创造条件。
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再用2年时间,重点建设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的业务级二级平台,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政府、城市、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三期工程:在实现目标基础上,再用2年时间,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各级业务级二级平台及应用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和企业经济领域的作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深圳作为创新之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规划、研发、建设与管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该文件于2018年7月12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旨在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促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建设。
总体目标是聚焦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保障,遵循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实施机制采用“联合使用总体+联合技术总体”的一体化建设模式,结合深圳信息化现状,由市经贸信息委和各行业牵头部门分别承担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项目管理等职能,以及编制行业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全市技术总体单位负责顶层设计、标准规范、体系集成及验证,行业技术总体单位在全市框架上推进本行业智慧城市建设。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为物联网运营推广及产品打包交易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致力于首个物联网行业的平台搭建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