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体滑坡的形成是由斜坡上的岩土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并向下移动所引起的。
2.山体滑坡,亦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是常见的地质灾害。
3.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等岸坡地带是山体滑坡的高发区域。
4.山体滑坡的形成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5.岩土类型是滑坡发生的物质基础。
6.地质构造条件指岩石和土体被构造面切割分离,为滑坡提供可能。
7.地形地貌条件包括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为滑坡发生提供条件。
8.水文地质条件强调地下水活动在山体滑坡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9.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堆载、爆破等,均可诱发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的形成分为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四种。
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1、想要了解山体滑坡是如何发生的,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山是如何构成的。一座山并不是完全由沙土堆积而成,它的表面是土壤,其中混杂着碎石、朽木和动物的腐烂尸体等杂质,而土壤下面会因为压力形成比较坚固的岩石层。
2、土壤堆在岩石上就像堆的积木一样,这种金字塔一样的结构其实并不稳定。在山坡上,土壤虽然会因为重力而想要滚到山脚,但是通常下面岩石摩擦力会拉住土壤,让它留在半山腰。你可以想象用透明胶带贴在墙上的海报,如果透明胶带渐渐失效了,海报就会脱落,山体滑坡同样是山坡表面的泥沙滑落。
3、雨水不仅会洗去灰尘,也会滋润土壤。如果你曾经用沙土堆砌过堡垒建筑,你就知道如果沙土太干燥了就难以堆砌,而适当地加一点水可以增加沙土的粘性,更容易堆出稳定的建筑。但是水一旦过量,整个建筑就会瓦解。
4、山坡在漫长的时间中会受到风吹雨淋,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的力量侵蚀后慢慢变得脆弱,就像摇摇欲坠的海报一样。
5、在一场降雨之后,雨水渗透到了土壤内部,它不仅会减少土壤与下方岩石之间的摩擦力,而且饱含雨水的土壤会变得更重,这场雨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块薄弱的土壤就会顺着山坡这个“滑梯”滑下去,掩埋山坡下方的房屋和道路,甚至阻塞河流。降雨量如果特别大还有可能会形成泥石流,那时泥土就不是成块地脱落,而是变成混杂着泥土的洪流。
6、树木植被在保护土壤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植物为了吸收水分和养分会扎根于土壤中,而一些高大的树木则有着更加粗壮和错综复杂的根部,这些根系能够延伸到很深的地下,直到坚硬的岩石,这些植物的根就像胶水一样把土壤和岩石牢牢地固定在了一起。
7、人们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开辟矿场、修路等活动会破坏生态,影响土地结构。没有了树木植被,山坡土壤就像失去了胶水一样变得更加松散,更容易瓦解,发生山体滑坡。除了降雨,地震造成的晃动也会引发山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