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洛神赋》赵孟頫一生写了六遍,最后一个版本最精彩,《洛神赋图卷》,一次美丽邂逅和九个古本“分身”

专业网络营销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洛神赋图四个版本对比,[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一、《洛神赋》赵孟頫一生写了六遍,最后一个版本最精彩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许多书法家会多次创作同一个内容,像《洛神赋》这样的文学名篇备受书法家的青睐。赵孟頫遗留下的《洛神赋》就有六个不同的版本,可见他对于这个题材的喜爱。曹植的《洛神赋》是赵孟頫十分喜爱的辞赋,他一生书写《洛神赋》多次,至今有六种版本传世。

1.1297年(大德元年)为张渊所书的版本,分为墨迹和刻本。其中墨迹现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书中有掉行补书,是其他版本所不具备的。赵孟頫为张渊书行书《洛神赋》(局部)。

2.1299年(大德三年)书写于(传)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后的版本,已被鉴定为伪作,摹自天津艺术博物馆藏赵孟頫大德四年为盛逸民书《洛神赋》本题伪款,钤伪印。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后赵孟頫《洛神赋》伪作(局部)。

3.1300年(大德四年)为盛逸民所书的版本,是赵孟頫传世《洛神赋》最完整的版本之一。赵孟頫四十七岁时所书,用笔圆转流美,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元人倪瓒称此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赵孟頫为盛逸民书行草《洛神赋》(局部)。

4.1301年(大德五年)书的版本,亦有墨迹册页传世,据时间推断为赵孟頫48岁所书。刘统勋跋时全册尚全,嘉庆年间归吴荣光时已经散失了前六帧。成亲王以楷书补足全文,吴荣光将其刻入《筠清馆法帖》卷五,并著录于《辛丑销夏记》卷三中。民国年间曾有影印本行世。赵孟頫大德五年书行书《洛神赋》。

5.1308年左右(大德末、至大初)书的版本,是赵孟頫传世《洛神赋》最完整的版本之二,也是赵氏行书的代表作。文末款为“子昂”,无年代,从书风看应是大德末、至大初所书。赵孟頫大德末、至大初书行楷《洛神赋》(局部)。

二、《洛神赋图》摹本总览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现已失传,流传的摹本版本众多,主要的有八件,分布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

迄今存在的《洛神赋图》尚有八种之多,分藏国内外,计有: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卷;二、辽宁省博物馆藏卷;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卷,主要为宋人画,缺六朝气息;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册页(一页);五、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传顾恺之画卷;六、弗利尔美术馆藏传陆探微画卷;七、伦敦英国博物馆藏宋人画卷,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高卷略同;八、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王鼎、袁枢明崇祯十六年所临画卷,2018年翁同龢后人翁万戈捐赠。

其中辽宁藏本,根据“绍兴”藏印看此本制作不会晚于南宋高宗年间。徐邦达分析,图中人物衣纹作“兰叶描”,既近唐代吴道子,又似宋代马和之,每个人物旁边都有文字说明,而每段所书赋句近似宋高宗的笔法,所以作为宋人摹本无疑。

此摹本的摹成反映了当时南宋的政治背景。当时宋高宗在临安即位,重建南宋政治中心,朝廷官员为宣誓效忠,同时向北方金朝(1115-1234年)宣示南宋的政治及文化正统地位,因此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左右便开始推动许多文化复兴,包括大量制作相关的书画作品,辽宁本《洛神赋图》即在此背景下完成。先由高宗的宫廷画师临摹原画,再由书者抄录赋文。

辽宁本《洛神赋图》采“图文融和法”,将赋文分为长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关图像形成不同组合,使图画与文字在画面上产上一种动态的互动效果与整体的韵律感。有了赋文引导,使人能了解整则图像相互之间的故事情节和关系。是六朝时期创行的图文配置法,显示这些赋文在六朝构图中就已存在,并不是南朝临摹时才加上的。

辽博本《洛神赋图》为明末睢阳袁枢藏本,有“庚子袁枢”印,即是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明临《洛神赋图》的原本。

同时,作者采用半连圈式的空间设计,用许多小土丘作为空间的区隔物,以界定各场景的范围,使场景和场景之间更为段落分明。

而北京故宫藏本是有图但在各段没有附诗赋说明,卷中有乾隆的御题和藏印,还有元代赵子昂行书抄录的《洛神赋》全文,也有历代皇帝的题和跋。至于美国藏本,和北京故宫藏本一样也无赋文,两者绘制形象近似,同属于宋人摹本。

《洛神赋图卷》,一次美丽邂逅和九个古本“分身”

2022-07-1817:21·艺术观察室如果你看过古装清宫剧《甄嬛传》,一定不会忘记甄嬛一曲惊鸿舞惊艳四座的情景。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姚贝娜那首《惊鸿舞》曲,是否已在耳边响起。

这句歌词就来自曹植的《洛神赋》,洛神回眸一笑,倾国倾城。

近期,香港故宫博物院展出的166件国家一级文物中,就包括了以曹植《洛神赋》为脚本,表现人类情感主题的伟大画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

这幅《洛神赋图卷》分为洛水休整、洛神初现、人神对晤、赠佩相约、洛神离别、乘舟追赶、彻夜思念、惜别洛水。

此卷原本传为顾恺之所作,但整卷无名无款,后有元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又有乾隆诗题,以及多位名家题跋。专家从画法、绢色等方面研究,认为画风仍有六朝遗韵,应为宋人摹本。

因年久失传,我们现在已看不到顾恺之的原版图卷,但从现存的历代摹本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顾恺之笔下《洛神赋图卷》中人物的神韵。

▋《洛神赋图卷》的“分身”

在神话传说中,神仙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分身术”就是其中一种。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洛神赋图卷》的那些“分身”们。

众所周知,《洛神赋图卷》最早由顾恺之所绘。顾恺之出生名门望族,多才多艺,时人称其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他不仅擅长画人物画,而且山水、花鸟、走兽无一不通。《历代名画记》写道:“自古论画者,以顾恺之迹,天然绝伦,评者不敢一二。”因此有很多人临摹他的作品,出现了众多“分身”。

目前所知,《洛神赋图卷》的“分身”古本约九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本,北京甲本被乾隆定为第一卷,其余两卷简称北京乙本、北京丙本;辽宁博物馆藏一本,简称辽宁本,被乾隆定为第二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二本,简称台北甲本、台北乙本;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二本,简称弗利尔甲本、弗利尔乙本;英国大英博物馆藏一本,简称大英本。

如此多的“分身”如何辨别呢?

此次展出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洛神赋图卷》是北京甲本,为宋摹本,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引首有清高宗弘历的行书“妙入毫颠”,又有乾隆诗题,卷后有赵孟頫行书《洛神赋》。此卷虽为宋人摹本,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约12世纪初期北京甲本局部

北京乙本,绢本设色,纵28.1厘米,横587.5厘米,赋文增加了边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约12世纪前半期北京乙本局部

北京丙本,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53厘米,只有曹植初见洛神的一段画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约13世纪北京丙本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洛神赋图卷》是宋摹本,纵26厘米、横646厘米。此卷在清乾隆时入藏清内府,末代皇帝溥仪将其带出清宫,后辗转入藏辽宁省博物馆。它与北京故宫甲本相比,第一部分少了随从牵着马匹吃草休整的部分,整幅画面中多了赋文,便于观者欣赏阅读。


辽宁省博物馆藏《洛神赋图卷》约12世纪中期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二本《洛神赋图卷》,弗利尔甲本为设色宋摹本,与北京故宫甲本相比,少了238厘米。弗利尔乙本为白描本,比北京故宫甲本右起最前面,多了停下来的车、伞盖、马、随从。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洛神赋图卷》约16世纪白描本弗利尔乙本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洛神赋图卷》约13世纪设色本弗利尔甲本局部

大英博物馆的《洛神赋图卷》,纵53.6、横821.5厘米,该馆认为此版本为明代摹本。


大英博物馆藏《洛神赋图卷》约16世纪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洛神赋图卷》台北甲本,是唯一一件以册页形式出现的摹本。台北乙本,是《清丁观鹏摹顾恺之洛神图》,绘于1754年,原属北京故宫旧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约13世纪台北甲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丁观鹏摹顾恺之洛神图》1754年台北乙本局部

《洛神赋图卷》虽然“分身”很多,但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我们常见的“分身”多为此次展出的北京甲本和辽宁本。

▋仙凡两界人神殊途

将六米的长卷,缓缓打开,千年前人神之恋的故事,一幕幕展现,从邂逅、定情到依依惜别,为我们娓娓道来。

故事从曹植与洛神邂逅讲起。

公元三世纪,曹植从京都洛阳出发,前往封地鄄城,他们沿着洛阳龙门的伊阙逆流而上,途经洛水河畔,已是黄昏时分,车殆马烦,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休息。画中的马匹解鞍卸辕,在地上打滚,放松筋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这里远离世俗纷扰,曹植在随从的陪同下,漫步于阳林,眺望着水波浩渺的洛川。恍惚间,他看到一位伊人,手持羽扇,立于水中央,曹植被其美貌深深吸引。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就这样不期而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这位神女到底有多美?

曹植这样来描写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这就是曹植的梦中情人,他心目中最美的洛神。一眼万年,爱情就这样不期而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顾恺之在画面上方描绘了两只鸿雁和一条游龙,还通过云气、金乌、松柏、秋菊、芙蓉等一一对应洛神的仪态,营造出仙气飘飘的境界。

二人相互吸引,人神爱恋就此开始。画中洛神衣袂飘飘,扇不离手,总是回眸看向曹植。曹植将随身玉佩赠与洛神,洛神指着深深的洛水为期。

众神得知洛神恋爱的消息,纷纷前来烘托现场的气氛,为人神爱恋加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洛神“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曹植看的茶饭不思,满脑子都是洛神婀娜多姿的样貌。

仙凡两界,人神殊途,二人最终还是要分别。于是屏翳收起了风,水神静水止波。空中冯夷鸣鼓,女娲清歌。洛神乘着凤凰,前来与曹植告别。曹植虽然知道自己不能与洛神长相守,但面对洛神的告别,仍然无法接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洛神离别的场面非常宏大,场面越盛大,越能衬出离别后的凄美。洛神手持羽扇,回首望向曹植,依依不舍的离去。

洛神离去,曹植不顾一切驾舟逆流而上去追洛神,希望洛神可以再次出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画中的曹植拿着洛神的羽扇,乘船而归。夜晚来临,曹植对洛神的思念之情不断涌上心头,使他夜不能寐,一直坐到天明,身上也沾满了浓霜。

第二天,曹植不得已命随从备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马车里的曹植,手中拿着洛神相赠的羽扇,回望洛水,回想着与洛神相见的场景,希望可以再次看到洛神。这回眸一望,充满了不舍,又略带期望,尽在不言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曹植用黑白笔墨,描写了最美的神仙,写下了这篇名赋,顾恺之则用画笔,将其生动描绘在画卷中。

人神之恋,到这里就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终究是南柯一梦,注定求而不得,结局也是凄美的。

▋画作背后的恩怨情仇

曹植的《洛神赋》被后人誉为八大名赋之首,他也是被世人公认的三大“仙才”之一。

南宋狂妄不羁的大文豪谢灵运,曾这样评价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曹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是曹丕的弟弟。他年少时深得曹操的喜爱,曹操曾一度想将爵位传给曹植。由于曹植狂放率性,多次让曹操失望,最终曹操将爵位传给了曹丕。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严加防范,对其处处打压,于是有了我们熟知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然,后来人们发现这首诗其实并不曾出现在曹植的诗集中,说不定也只是后人附会罢了。

从曹植所创作的诗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跌倒起伏的人生经历。前期作品抒发个人抱负,少年意气风发。后期作品充满压抑与痛苦,不得志,向往着自由。曹植政治上的失败,也促成他在文学上成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相传甄宓容貌非常美,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为她着迷。甄氏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后来袁绍兵败,甄氏被曹丕俘获,嫁其为妻。在此之前,曹植曾与甄氏有过一段深厚的恋情,

甄宓非常贤淑,曹丕即位后,准备册立皇后,惨遭郭夫人挑拨陷害,最终被曹丕赐死。甄宓去世后,曹植非常难过。有一天,曹丕将曹植传召到面前,将甄氏生前使用的盘金镶玉带枕,赏给了曹植。

曹植拿到甄氏的玉带枕后,睹物思人。黄初三年,三十一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在前往鄄城的路上,途经洛水做了一场梦。梦中曹植见到了甄氏,于是写下《感甄赋》。曹睿继位后,又将其改为《洛神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局部

曹植在《洛神赋》开篇写道“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后人对洛神的身份也持有质疑,但人们或许更愿意相信,洛神就是曹植的心上人甄氏。

无论她是传说中的伏羲之女宓妃,还是曹植的梦中情人甄氏,还是曹植的妻子崔氏,她都是曹植心中的神女。

公元232年,四十一岁的曹植便郁郁而终。他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后人称其为陈思王。

百年后,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用画笔描绘了这个奇幻世界。

▋结语

“苍生以来未之有”。

尽管顾恺之《洛神赋图卷》的原作早佚,现存的也都是原作的摹本,但画作中的洛神,依然惊艳。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缓缓收起画卷,你的脑中是否想起了你的梦中情人,是否开始期待一场美丽的邂逅。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注:本文来源于雅昌艺术网,作者王丽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WINDRISES NETWORK MARKET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

洛神赋图四个版本对比
发布人:xwbso854765089 发布时间: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