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有什么特点,怎么区分?_百...海丝“朋友圈”|古代温州出海的“Made in China”都有啥?

专业网络营销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古代用什么烧釉瓷器,[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一、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有什么特点,怎么区分?_百...

1、汝窑特点: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区别:钧瓷与以上四大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的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铜红釉之先河。

2、官窑特点: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

区别:汝窑采用满釉支烧工艺,器物底部会留有支钉痕,多为3~5个,也有6个的,器物以盘、洗较多,另有碗、碟、瓶等。

3、哥窑特点: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釉面开(小开片),细纹色黄,粗纹黑褐色。

区别:哥窑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盘等,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4、钧窑特点: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

区别: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炉、洗、盘等,相传哥窑是从官窑发展而来,常说官哥不分,一般“开大片为官,开小片为哥”做为简单判断。

5、定窑特点: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造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

区别:定瓷光泽柔润,釉面可可见“泪痕”和“竹刷丝纹”,定窑常以雕刻来体现它的纹饰之美,雕刻图案以花果、禽鸟比较多见。

扩展资料: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

当时,制瓷业空前繁荣,大江南北名窑迭起。现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北宋窑址的就有130个县,约占总数的75%。

当时的窑厂各有特色,定窑、景德窑清秀,汝窑、耀州窑浑厚,官窑、哥窑典雅,钧窑绚丽,建窑淳朴,磁州窑、吉州窑具有民间风采,都是我国的艺术精品。

而“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是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瑰宝,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从北宋流传至今,“五大名窑”传世瓷器极为稀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代五大名窑

二、釉是怎么制作的

  【释义】釉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

  釉〈名〉

  (形声。从采,由声。采象兽指爪分别之形。义为分辨。本义:是覆盖在陶器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同本义

  釉yòu涂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物质,且可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用石英、硼砂、长石、粘土等混合研碎,加水制成。

  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釉的种类很多,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蓝色釉,11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

  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最早见于唐代.

  4、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烧造出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

  5、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陶瓷后,于轮廓线内填以多种色彩,再经底温度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故名.始于明成化年间.

  6、开片,既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

  7、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280--1320度高温烧成,蓝白相映,明清两代主打瓷器.

  1.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二灰(主要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一般坯体釉的厚度有0.1厘米,但经过窑火焙烧后,就紧紧附着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不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釉的种类很多,按性质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分,800--1100°C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1100°C-1250°C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1250°C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按釉面特征分类,白釉是元朝蒙古民族人喜欢,颜色釉是以其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致。除上述外,现代的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2.彩陶又称“彩釉陶”。彩陶釉色丰富,既有20余种单色釉,茶末釉、金星釉“雨点红”等变色艺术釉,用其装饰的日用器皿、花瓶花插、彩釉衣架及工艺陈设品,使人赏心悦目,被称为“穿着华丽衣裳的陶器”。

  3.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海丝“朋友圈”|古代温州出海的“MadeinChina”都有啥?

北京
古代用什么烧釉瓷器

2022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被发现

码头、航道、航标

无不印证了当时的繁华景象

让我们“穿越”过去

看看古代温州出海的“MadeinChina”都有啥?

北宋瓯窑青釉剔刻花卉纹瓜棱执壶

这只淡青黄色釉的“执壶”

是一种酒器

也叫“注子”

长颈

肩部的壶嘴曲线优美

对侧的壶把亦有曲形

肩部刻划了对称的牡丹纹

根据器型、胎、釉色以及北方耀州窑的装饰技法判断

应是典型的温州西山窑瓷器产品

史料记载

温州瓯窑的瓷器生产在宋代进入发展高峰期

在谈及日本镰仓海滨发现大量青瓷标本来源时指出

“昔时盛产青瓷之窑是温州、泉州与安溪。”

南宋建窑黑釉金丝兔毫纹瓷盏

兔年“话”兔

这件瓷盏与兔沾边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

兔毫盏是宋代御用茶器“建盏”中

名贵釉色的代表性茶盏

敞口、斜壁、小圈足

形如斗笠的“盏”

是宋朝点茶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

北宋晚期湖田窑青白釉瓷台盏

此盏宽沿外折

盏沿口唇略上卷

六葵口、浅腹、高圈足

足中端镂空、呈如意形

撑起了古人喝茶的仪式感

元代琉璃簪

“一簪流光,一抹宋蓝”

此组琉璃簪残件简洁素雅

多数颜色为半透明的翠蓝色

其余为白色、湖蓝色

通过检测化学成分

初步判定为宋元时期国产铅钡玻璃器

根据资料

宋元时期的琉璃簪钗以玉质半透居多

是采用本土熔炼的原料

后经压花、捏花、蘸花、印模、搅料等技术作装饰

足见其制作工艺精湛

南宋六花瓣式漆盒盒身

瞧瞧古人这“时尚单品”!

这件漆盒盒身呈六花瓣形

内外壁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红漆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表示

“本次考古发现的漆器达20余件

证明漆器是宋代温州外销的主要商品之一”

历经时间的洗礼

这些精美绝伦的漆器

光彩依旧

北宋湖田窑青白釉背刻胡人头像小瓷砚

前宽后窄

砚堂到砚池逐渐加深

背面刻一胡人像

下方刻一三爪船锚

这方“异域风情”的瓷砚

会不会是当时海外客商的“定制款”办公文具?

南宋瓯窑青釉褐彩忍冬卷草纹瓷腰鼓

从单纯点彩

到条形绘彩

再到大块施绘

从细细描绘

到潇洒随意

一“鼓”倾城

“瓷”起彼伏奏乐章

元代大石权

用元代温州永嘉县本地石头制成

伍显军表示

“石秤砣如此之大

且出土于古港遗址的瓮城之外的地层中

显然是用于大宗货物交易”

元代温州设立市舶司

这件石权就是海外贸易发达的直接见证物

“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

北宋晚期至元代

温州港作为海内外航路的起点和枢纽

为中国产品享誉世界发挥了关键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

海上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

未来世界期待着

共建“一带一路”在新起点上扬帆远航

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留下更多壮丽篇章

策划:商意盈

监制:翁璟

统筹:马江

记者:魏一骏

文案:汪菁璐

设计:张灵

鸣谢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WINDRISES NETWORK MARKET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

古代用什么烧釉瓷器
发布人:xwbso854765089 发布时间: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