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6258663037518346/
首发2024-07-2718:52·跟着老金看全球
2024年7月27日,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再次引发人们对传统城市规划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这一决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标志着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个时候,也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中轴线的文化与结构:城市的灵魂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演变,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之一;其不仅包含皇家宫苑建筑、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等诸多历史遗迹,更体现出前后起伏、左右均衡的景观韵律;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强调了空间的合理运用,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这种“中轴线”思维可为我们提供重要启示。许多现代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忽略了空间的整体性和文化的连续性,造成城市景观杂乱无章。比如新加坡,其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生态与人文的融合,通过绿色走廊及中央公园的设计,让城市在繁华与自然间取得平衡。这与北京中轴线所展现的理念如出一辙。古代智慧的现代应用当今社会,强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共识;而北京中轴线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展示权力与威严,更是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沿线的绿地、河流与建筑群,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共赢,这是我们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以哥本哈根为例,其在城市规划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体系,目标在于203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举措,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北京中轴线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务必珍惜并保护好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这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需与文化遗产保护并重。不过很多城市在扩张过程中,经常忽略历史文化遗迹的重要性,最终造成文化的消逝以及历史的断裂。例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城市规划方面,始终重视历史遗产;借助严格的建筑法规及保护举措,保障了古城的原有风貌。该做法既招揽了众多游客,又强化了当地居民的文化归属感。在中国伴随着北京中轴线的维护与拓展,其他城市也理应借鉴这一理念,进而实现文化同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未来城市的愿景与责任北京中轴线成功申报遗产,让中国文化和历史倍感骄傲,这个时候这也为现今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关键的借鉴。在追逐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略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迹的维护,以此促进城市向更加持续可行、完备的方向进步。展望将来,我们需要考虑怎样将传统文脉理念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里,打造出更具人文精神、有利于生态均衡的城市区域。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得仔细考量,在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怎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加入传统文明成分呢?除此之外,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议题,都市规划人员应当实施什么措施,来达成发展与保护间的平衡呢?十分期待大家能在评论区贡献你们的观点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