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92606-48052,欢迎咨询上海洋山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专业电商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各种运营推广课程],[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1.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于12月10日正式开港试生产,这标志着上海拥有了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之一。
2.从空中望去,洋山港宛如一艘巨轮在波涛中勇往直前。该自动化码头共设有7个集装箱泊位,岸线总长2350米,初期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00万标准箱,远期可达630万标准箱。
3.洋山港四期项目总用地面积达到223万平方米,码头前沿的自然水深在11至15米之间。经过调试,首批10台岸桥、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AGV)已准备好投入试生产。
4.在码头前沿,岸桥是生产装卸作业的主力。洋山四期将投产10台岸桥,单台最大载荷达65吨。其中7台岸桥主要用于服务大型干线船舶,起升高度49米,外伸距70米,并具备双吊具作业能力。
5.岸桥中转平台(台)是码头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配备了机械臂和传送装置,能够自动拆装集装箱锁钮。
上海洋山港,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站在洋山港的观景台上,你可以看到一幅壮观的景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繁忙的码头区域。数不清的集装箱像一座座小山丘一样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巨大的吊车在码头上空忙碌地穿梭,将一个个集装箱准确地吊装到指定的船只上。这些吊车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在远处,你可以看到一艘艘巨大的货轮停靠在港口,它们像一座座移动的城堡,静静地等待着装载货物。这些货轮的船身被漆成了各种鲜艳的颜色,给这片灰色的港口增添了几分活力。
洋山港的海面宽阔而平静,海风吹过,带起了一阵阵波浪。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丽极了。偶尔,你还可以看到几只海鸥在海面上盘旋,它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如果你站在观景台上的时间足够长,你还可以看到洋山港的一些特殊景象。比如,你可以看到一艘艘大型的集装箱船在港口进行装卸作业,这些船只的体积之大,让人感到震撼。你还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船只,比如LNG船、油轮等,它们的存在让洋山港的功能更加齐全。
来源:光明日报
“上海洋山深水港被誉为港口建设的‘珠穆朗玛’。大家知道它有哪些地理优势,在选址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遇到了哪些困难,建成后取得了哪些卓越成就?”“洋山港四期码头依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运转,这种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11月10日,在洋山港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现场,上海海事大学30位师生代表通过现场教学课了解洋山港的“闯关升级”历程,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
当天,上海海事大学举行“大思政课建设与高质量航运人才培养”研讨会,来自20余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及“大思政课”指导老师观摩了这堂现场教学课。
参与此次课程教案设计的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尹兴告诉记者,洋山港“大思政课”教学设计,分为“协调建设、开放发展、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共建共享”五个部分,融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相关章节知识点,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把思政课的教学现场搬到了现代化全自动码头,搬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通过现场参观、体验国际化港口,激活‘大思政课’的生命力。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导入和互动,让课堂的共鸣感很强。”谢丹慧是上海海事大学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听完课兴奋不已,“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也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更坚定了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上海海事大学入选上海市“大思政课”重点试验高校。学校以重点试验高校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利用暑期组织学生深入上海本地和福建、青岛等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把“大思政课”的课堂搬到船上、码头、涉海博物馆、红色航运地标,把船长、轮机长请进课堂,开展“大思政课”教育。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上海海事大学已与10家单位签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包括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古田干部学院、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洋山边检站等。通过建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吸引力、说服力。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告诉记者,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航运特色鲜明的高校。上海海事大学将充分运用新时代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上海得天独厚的航运、海洋资源,打造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记者颜维琦任鹏通讯员焦玉玲)
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为电商运营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