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中俄天然气管道支线比日本的细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山东去年已接入气源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中俄天然气管道支线比日本的细嘛

【条目1】进入2023年以来,西方媒体持续炒作“中俄新管线危及欧洲”的话题,特别是对莫斯科“将天然气转向中国会对欧洲构成挑战”的担忧。

【条目2】这条被俄罗斯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天然气管道计划经由蒙古国的大口径管道,每年向我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条目3】俄罗斯媒体曾用一张示意图展示中俄已建和规划中的天然气管道,从西向东分别为西线、西伯利亚力量-2、西伯利亚力量、远清扰伏东线。

【条目4】天然气管道项目只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亮点。中俄两国在资源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条目5】无论是传统的能源合作,还是中俄进入“核能外交时代”,都将让西方眼红。

【条目6】美国《外交政策》曾做出误判,据刘乾介绍,目前中俄两国之间用于能源运输的管道主要有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条目7】原油管道包括中俄东线原油管道,即俄罗斯所称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中国支线”。

【条目8】ESPO从俄东西伯利亚一直到太平洋沿岸的科季米诺港,从斯科沃罗季诺至漠河再到大庆为至中国的支线。

【条目9】目前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管道年输油3000万吨。ESPO除陆上之外,科季米诺港出口的原油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中国,主要是海运到中国东部港口。

【条目10】曾到大庆的末站(林源站)考察中俄原油管道的刘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实地情况看,管道运输实现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场站设备的很先进,环境也很好。

【条目11】此外,还有中哈原油管道,该管道本来用于向中国供应哈原油,但目前主要用于向中国供应俄原油。

【条目12】据刘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目前在建的是中国境内段管道。严格讲,中俄天然气管道是各建各的,“西伯利亚力量”是俄罗斯境内管道。

【条目13】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设计输气能力380亿立方米,2021年输气量大约为100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前达到设计输气能力。

【条目14】该管道俄境内段主体已建成,但上游的气源开发还在进行,达产还需要一些时间,因此管道的输气量也是逐步增长的。

【条目15】据了解,中国境内用于输送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分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河北永清—上海,即北、中、南三段核准和建设,可以惠及沿线4亿人口。

【条目16】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两国领导人见证下正式投产通气,供气年限达30年。

【条目17】2020年12月3日,历时500余天紧张施工建设的中俄东线中段工程也正式投产运营。

【条目18】“过去中国进口的油气主要来源于中东、中亚和非洲,在中俄天然气协议签订之前,中俄油气合作主要通道是2011年正式运行的中俄石油管道,即中俄之间的第一条石油管道。”

【条目19】2014年5月中国与俄罗斯又签订天然气协议,意味着将在油气领域与中亚和俄罗斯有更多的能源合作。

【条目20】中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合作,二是双方在液化天然气(LNG)领域的合作。

【条目21】美国《外交政策》2014年曾刊文称,俄中两国能源合作不可能双赢,两国的能源贸易有限,毕竟当时“中国石油进口的9%、天然气进口的1%来自俄罗斯”。

【条目22】短短几年过去,林伯强给出的数据是: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5.4亿吨,其中从俄罗斯进口8357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15.4%。

【条目23】2020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之和已占总进口量的7.6%。

【条目24】俄媒报道说,目前俄位居中国进口石油来源国的第二位,仅以100万吨之差排在沙特之后。

【条目25】事实说明,中俄能源合作是双赢。中国基本完成天然气通道“四角战略”。

【条目26】据刘乾介绍,目前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有以下几个:一是目前热议的被俄方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管道,即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管道。

【条目27】二是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天然气来源地为萨哈林。

【条目28】三是中俄西线管道,从俄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这条管道双方2006年之后进行过长期谈判,但至今没有开始建设。

【条目29】俄后来在西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

【条目30】四是“东线增供”,即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高到440亿立方米。

【条目31】“油气管道好比是俄罗斯的生命线,管道流的都是俄罗斯的血!”

【条目32】据他介绍,中俄的能源合作都会经过长期的谈判,有时双方在气价上也有分歧,但这些都不影响合作的大趋势。

【条目33】正因如此,俄媒称俄中两国是“非常稳定和可预测的合作伙伴”。

【条目34】俄《真理报》1月11日报道,俄中计划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条目35】亚洲和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需要降低天然气价格,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条目36】俄经济学家米利恰科娃表示,俄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非常重要,由于最近哈萨克斯坦的动荡,来自中亚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存在风险,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无法向中国提供大量天然气。

【条目37】因此,俄罗斯修建这条输气管道、增加对华供气的前景是良好的。

【条目38】文章还称,近年来,在与俄进行能源合作方面,欧洲不止一次表现出言行不一,中国则相反,是一个非常稳定和可预测的合作伙伴。

【条目39】在俄中贸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清楚地表明欧盟作为俄最大经济伙伴的地位已受到严重削弱。

【条目40】俄罗斯“”1月18日报道,目前,一些欧洲政客仍在继续威胁要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但“恐俄主义者”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一项目实际上成为政治利益的人质,他们可能将该地区置于能源崩溃的边缘。

【条目41】惠誉自然资源和商品部主管德米特里·马林琴科表示,未来西西伯利亚气田部分天然气或流向中国,如果这样,欧洲的天然气供给可能更成问题。

【条目42】俄罗斯《独立报》题为“俄罗斯天然气可能流向中国,而不是欧洲”的文章称,欧洲媒体对俄罗斯从亚马尔气田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前景感到担忧。

【条目43】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俄会将俄罗斯天然气的出口从欧洲转向中国。

【条目44】俄罗斯国际理事会网曾刊文分析说,中国目前特别关注能源供应来源的多元化。

【条目45】据林伯强介绍,从我国的石油进口来看,主要来源包括中东国家、非洲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南美洲国家,进口占比均超过10%。

【条目46】尤其是中东国家,石油进口占比超过40%。

【条目47】中国除进口来源地较为单一外,还存在来源通道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特征。

【条目48】从我国的天然气进口来看,来源呈现出以大洋洲为核心、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为关键的整体态势;管道天然气的主要进口来源为中国的陆上邻国,而澳大利亚是我国液化天然气(LNG)最主要的进口国。

【条目49】林伯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俄天然气协议是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重要一环。

【条目50】我国已基本完成天然气通道的“四角战略”:西北(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天然气管道),东北(中-俄管道)以及东海通道(LNG进口)。

【条目51】四大通道将保障中国天然气来源的多元化,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二、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有哪些

中国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 主要长输管道:陕京一、二、三、四线系统,西气东输一、二、三线系统,新气管道,中俄东线、中缅天然气管道,川气东送一、二线,永唐秦、秦沈、沈哈天然气管道,中贵联络线、靖边联络线、淮武线、忠武线、冀宁联络线,蒙西管道、鄂安沧、榆济线、神安线,天津LNG外输管道、唐山LNG外输管道、如东LNG外输管道、海西管道、青宁线……

  • 管道路由,分输站位置、分输站名称,阀室位置、阀室名称

  • 天然气管道表包含管道名称、途径地区、起止点、接收点、下载点、长度、投产时间等信息

  • 截止目前,我国投产27座LNG接收站,沿海地区纷纷投建接收站,在建及规划项目近60座

  • 《中国天然气管道分布图》包含从2000年至2022年消费数据

  • 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管网、港华燃气等67座地下储气库信息

  • 2006年-2022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下属30家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量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山东去年已接入气源

    山东

    国家管网集团今天(18日)发布消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000万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完全建成后每年供气380亿方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通气,完全建成之后,每年可向我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有效缓解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天然气紧张局面。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超过8000公里,我国境内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个省(市、区),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

    作为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联合项目,工程建设者创造了多项纪录,做出诸多创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输气管道”,也是我国首条同时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

    据中国石油管道公司总经理姜昌亮介绍,这个项目从钢材、钢管等主要材料,到压缩机、56英寸全焊接球阀等关键核心设备,再到SCADA系统,即管网运行的“大脑”,全是中国制造的。国内首次实现100%自动化焊接、100%自动超声检测检测、100%机械化防腐补口。

    作为我国首条智能管道的样板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的体系架构,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管道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

    中俄东线也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俄罗斯段,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管道选择铺设在森林较少的地区,并在施工中采用特殊桥梁,避免对河流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国内段,通过缩窄机械作业带,减少了树木砍伐,管沟回填及时恢复植被,特别是在江河湖泊、森林路桥等环保高敏感区,采取涵洞、盾构穿越等技术手段实现绿色管控,保护了“绿水青山”的原始风貌。

    山东去年已接入中俄东线气源

    2023年10月17日,在中俄东线气源引入工程贯通暨济南能源ERP智慧燃气运营平台上线仪式现场,伴随着阀门的缓缓开启,保障济南市民生运转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6路气源正式抵达,济南能源燃气事业也向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作为我国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东线的顺利接入,对拓宽济南市和周边地区气源通道、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2022年底,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山东港华燃气集团组织实施中俄东线气源引入工程,将其作为打造济南供气“一张网”,实现能源集团“一环六射、互联互通、内稳外拓、保障中心、辐射周边”供气格局的重要一环,构建“西气东送、北气南下”的气源调峰格局,形成“六路气源、齐头并进、共汇泉城”的气源保障矩阵。

    随着中俄东线气源引入工程置换通气作业圆满完成,济南新添一路年输气能力2.5亿标准立方米的气源保障,也成为山东首个在中俄东线成功接口通气的城市。中俄东线气源将与其余5路气源一同承担起民生供应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任,为济南及其周边提供能源保障、打造区域性气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央视网、济南日报等

    (大众新闻编辑韩雨婷整合)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
    发布人:xian456 发布时间: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