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通风系统做哪些调试测试,[python实用课程],[C++单片机原理],[C#网站搭建],[Nodejs小程序开发],[ios游戏开发],[安卓游戏开发],[教会用大脑用想法赚钱实现阶层跨越]
通风系统工程调试:
1、支管路内风速6~8m/s,干管路内风速8~14m/s;
2、通风设备设计风量:
通风柜面风速:0.3~0.8m/s,单台1200*800*2350通风柜设计风量1500m3/h,单台1500*800*2350通风柜设计风量1800m3/h,单台1800*800*2350通风柜设计风量2200m3/h,万向抽气罩面风速:≥0.35m/s,万向抽气罩排风量150~350m3/h,原子吸收罩面风速:≥0.35m/s,排风量350~600m3/h。
3、换气次数:
一般化学实验室的换气数:8~12次/小时
4、通风系统使用终端噪声≤62db。
5、风机采用耐腐蚀玻璃钢离心风机,系统采用变频控制,以达到节能和降噪的目的。
通风工程调试技术要点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通风空调工程是现代建筑中一个必不可少和十分重要的系统,它包括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机械通风和防排烟等系统。系统调试是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是检验工程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优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本文根据多年调试经验,结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工程实例,简要阐述通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的技术要点。
一、系统调试的一般原则
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如水、电、设备和BA等的紧密配合和协调,方可顺利进行。系统调试前,成立调试小组,做好人员、资料、仪器、仪表及现场环境等准备工作。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的单机调试结束并符合要求。系统供热或冷时,带热源(或冷源)正常联合运转,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按工程惯例,对通风空调工程宜实施3-6个月试营业期的综合性能测试和调整。
二、系统调试内容与检测
严密性能检测。采用漏光法检测时,低压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得超过2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中压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得超过1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检测的抽检率为5%.系统风管的测试可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检测中如发现条缝形漏光,则需视不同的漏光部位分别进行处理。如是法兰处,则用拧紧螺栓、更换密封垫方法;如是咬缝处,则用密封胶密封等方法;如咬缝漏光严重,则重新制作安装该段风管,并重新作漏光测试。当采用漏风量测试时,则采用的计量设备必须是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组成的试验装置。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需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风管必须在保温之前进行漏风量的测试。中压风管的漏风量检测必须在漏光检测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按20%的抽检率进行抽检。如有不合格时,进行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系统的联合调试,在冷(热)源空调水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空调风系统进行风量的测试和平衡调整以及空调区域温度、相对湿度及其他环境参数的测定和调整。如空调使用空间属于高大空间如机场航站楼,还应进行空间气流组织的测试工作。具体方法分夏、冬和过渡季三种工况进行,温度场的测试重点为标高3米以下部分,根据测试需要再进行若干点垂直温度场测试,通过调整喷口风速、角度、流型、诱导、屋顶排风量等满足大厅空调高度区域的舒适性与降低运行成本。
风量的测定,可采用管内测量方法,也可采用管口方法。管口方法是采用热球风速仪或风罩式风量测试仪在管口处直接进行测量。采用热球风速仪测量时,将探头贴近风口并垂直于风速,采用定点测量法可测得平均风速。如与设计有出入,可调节风口阀门的开度,直到测量值符合设计为止。
系统风机或空调机组风量与压力的测定,可以鉴定设备的质量和系统的工况,使设备的工作状态点符合系统设计的状态点。风机的风压为全压,空调机组的风压为机外余压,其实测值应为设备的压出端和吸入端测量截面上的平均全压之差。
系统总风量的平衡和调试。系统总送风量、回风量和新风量可通过调节各总风管上的调节阀来调整风量,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且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大于10%.风口风量的调整与平衡一般应采取基准风口法和流量等比分配法。基准风口法是从最不利环路末端风口开始,先测量末端风口的风量,然后分别测量出其他风口的风量。流量等比分配法是以最不利环路开始,使下游环路实测风量与上游环路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偏差相一致。然后,逐个上移环路进行调整,使环路与环路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偏差相一致。以此类推,最后调整风机处的风阀,使系统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测定。一般空调房间选择在人经常活动的范围或工作面为工作区作为测试点,测定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大厅测点高度宜布置在1.5米处,必要时在3米、2.5米、2米、1.5米、1米、0.5米处设温度测点,温度梯度测试按现场实际状况确定。
空调房间噪声测定一般以房间中心离地1.2米处为测点,较大面积的空调区域应按设计要求,室内噪声测量采用声级计,并以声压级A档为准。测点的选择应注意传声器放置在正确的点上,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于风机,电动机等设备测点,应选择在距离设备1米、高1.5米处测量。房间噪声测量时,要避免背景噪声对测量的干扰。如声源噪声与背景噪声相差不到10分贝时,则应扣除背景噪声干扰的修正值。对于风机盘管噪音,应在安装试运行时,测出其噪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工程空调空间属高大空间,对通风空调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实施时,由于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科学有效,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通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一次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技术要求。
为了检验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空调系统调试规程,在工程项目交工前必须按规程进行调试,并提交调试表格,否则不予内部验收。
系统调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系统及设备完成安装,并通过安装质量验收。
(2)提供正常用电。
(3)提供正常供水。
(4)有一定的冷热负载。
(5)建筑物整体完成。
(6)所有检测用仪器仪表必须保证完好。
空调系统的调试重点
(1)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防排烟风机单机调试,这部分设备单机调试的主要内容为:
(a)测量电机绝缘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绕组相间绝缘及绕组对地绝缘不应低于
5MΩ);(b)测量电机在设备满负荷情况下的起动电流及运行电流,采用变频控制部分起动电流由零至运行电流。通常情况满负荷运行电流为70~90%左右,不应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采用星三角控制部分的起动电流为电机额定电流的3~4倍。满负荷的运行电流为70~90%左右,一般不应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c)在满负荷的情况下测量电机的转速,正负不应大于5%。
(d)测量在满负荷的情况下运行电压,一般正负不应大于5%。
(e)测量风机的总送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新风量与设计风量允许偏差为10%。
(f)测量风机静压。
(g)测量机房内风机噪声,一般不允许超过设计值。测量风机转速,一般正负不应大于5%。
(2)水泵单机调试:其电机测量内容与风机电机测量内容(a)、(b)、(c)、(d)相同。调整水泵供回水压差使之达到水泵的设计扬程,测量水泵供水流量达到设计值。允许偏差值为10%左右,测量水泵转速,一般正负不应大于5%。
(3)风系统的平衡调试:以每个独立的风系统为单位。首先将支路末端的每个风口的设计给定的风量为标准按比例调平,然后以支路为单将每条支路的风量调平。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后,末端各个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不应大于15%。
(4)空调机组压差点的测量:当空调机组系统风平衡调试完成后,开启全部的末端变风量控制器阀门。在系统满负荷的情况下测量风管内的静压值,以测量值为依据设定变频器的最大输出功率。
(5)空调机组的功能测试:在满负荷的情况下测量制冷/采暖送回风温差是否达到空调机组的设计要求。测量使用区域的温度值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测量供回水温差值是否满足空调机组的设计要求。
(6)空调系统设备控制箱的功能测试:
(a)起动功能测试。
(b)手/自动功能转换测试。
(c)过载功能测试。
(d)指示灯功能测试,反馈信号功能测试,BA自控功能测试,消防报警功能测试。
(7)水系统的平衡调试:以整个水系统为单位,并计算出整个水系统末端负荷的累计总流量。然后根据水系统在满负荷情况下,开启水泵的数量,若水泵开启台数的累计流量等于或者少于水系统的总流量时,按以下方法调试水系统的平衡。以支路末端空调机组或新风机组的设计流量为依据,将末端设备按比例调平,然后以支路为单位按比例调平。
系统水流量经过平衡调整后,末端设备的水流量与设计水流量允许偏差为20%。
(8)水系统压差点的测量:当整个水系统完成平衡调试后,开启全部末端设备的电动阀,使整个水系统在满负荷的情况下运行。然后测量供回水的压差,以测得的实际数值为依据,设定二次变频水泵的最大输出功率。
(9)板式热交换器的功能测试(如果有):在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满负荷的情况下,测量一次侧、二次侧的水流量是否达到设计值。测量一、二次侧的供回水温度是否达到设计值。测量一、二次侧供回水温差值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0)冷却水塔的功能测试:在满负荷的情况下测量冷却水塔的供回水温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测量供回水温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调整液位补水阀在满负荷的情况下的补水量必须满足蒸发量的要求,调整冷却水塔分水器使之平衡,测试电加热器在设定的温度值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
(11)排烟系统的功能测试:测量每个排烟风口的排烟量必须满足该防烟分区的设计排烟量。手动测试在开启排烟阀门时对应的排烟风机是否能联动运行。测试该排烟分区在火灾报警时排烟阀是否能自动开启,并联动该区域的排烟风机。测试手/自动时阀门开启及排烟风机运行时的信号是否能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
(12)防烟系统的功能测试:测量楼梯的静压应不低于50pa,测量前室的静压应不低于25pa,测量楼梯及前室的门风速应不少于0.7m/s。手动开启前室加压阀门时对应的加压风机应起动运行,在火灾报警时对应楼层的前室加压阀门应自动开启,并联动对应的
去前室及楼梯加压风机。阀门及风机的信号应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
(13)水系统清洗:
(a)旁通连接应不少于设备总数的30%。
(b)水系统的物理清洗。
三、操作工艺要求、调试要点、测量方法:
(1)风系统操作工艺一般分为:
(a)末端风口测量距离一般从风口外框的为50m左右为第一点、第二点的距离约为200m左右,依次类推。在测量送风管总风量时一般第一点从风管侧面距离为100mm,第二点为200mm。选择打孔点要在直管上,一般为风管截面积的3倍。测量风机的静压、动压、全压时在风机送回风管的直管上打孔。
(b)测量水泵对中时,将百分表放置水泵轴上调校,水泵的轴向倾斜及经向位移。测量末端设备及支路水流量时以平衡阀的测试孔为测量点。
(c)测量电机绝缘时需将供电主线拆卸后,方可测量电机对地及相间绝缘。
(3)调试的要点在风系统中,主要以测量风机的总风量,风机的静压及全压,测量末端风口的送风量及系统风平衡调试。在水系统中主要测量水泵的扬程及水泵的供水流量。测量末端设备的水流量及水系统平衡调试。电系统主要是检测控制箱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测量电机绝缘及电机运行电流。
(4)测量方法有:
(a)叶轮风速仪:用于测量末端送回风口风量。
(b)热球风速仪:用于测量管道内送回风量。
(c)微压仪用于测量风机送回风管道内,静压、全压、动压。
(5)测速仪:用于测量风机及电机转速。
(d)分贝仪:主要测量设备及环境噪音。
(e)水流量仪:测量流速、压差及电流量。
(f)百分表:用于调校水泵联轴器径向位移及轴向倾斜。
(g)兆欧表:用于测量电机绝缘及电线配件绝缘。
(h)钳型电流表:主要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
(i)干湿度温度仪:测量温度及湿度。
四、调试及试运行的资料及表格:
当空调系统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时,相关的调试校准及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标书空调、采暖及通风系统装置第二十五章空调系统试验及试运行第25-1-1~25-2-1节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的调试表格以新创调试报告为依据。公司要求除填写交工验收需要的表格外,必须对房间的温度、噪声等指标实测后记录入表格(见附件1)。
五、空调系统测试调试程序:
1.水冷式冷冻机组
(1)检查冷冻机组蒸发器,冷凝器水管连接正确。
(2)检查冷却水及冷冻水系统管道及阀门安装是否正确。
(3)检查所有电动及手动阀门开关在正确的位置。
(4)检查冷冻机组减振器螺丝连接至牢固。并确保减振弹簧往复、顺畅。调整减震器至水平。
(5)检查供电回路,设定MCCB电流在冷冻机组额定电流范围内。
(6)确保冷却水系统及冷冻水系统的管道已注满水,管道内的空气排干净。
(7)起动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确保冷冻水及冷却水循环。
(8)开启冷却塔及末端设备AHU。
(9)参与供应商调试,并由供应商提供调试报告。
(10)清洁冷冻机组及水泵机组四周,确保无障碍物。
2.燃气热水锅炉
(1)检查燃气热水锅炉,安装是否正确。
(2)检查燃气热水锅炉各部位螺丝及紧固件是否牢固。
(3)燃气热水锅炉及热水系统管道完成水质清洗/化学清洗/化学预膜工作。
(4)热水系统内所有的安全阀必须通过安检部门校验。
(5)检查供回水管道及阀门安装是否正确。
(6)确保电动及手动阀门开关在正确位置。
(7)开启末端空调处理机及新风机,并确保供回水电动阀门/手动阀门已打开。
(8)开启热水泵,确保热水系统水流循环畅顺。
(9)检查供电回路,对燃气热水锅炉进行绝缘测试,并达到规范要求。
(10)切断燃气热水锅炉主电源,对控制回路进行类比测试。
(11)调整水流量至设计数值。
(12)参与供应商调试,并由供应商提供调试报告。
(13)开启燃气热水锅炉,测量供回水温度。
(14)检查及调校自动控制程式功能。
(15)调整比较水温自动控制器的设定温度与实际出水温度的误差值是否符合要求。
(16)比较供回水温度与设计值是否接近。
(17)试验高水温保护器在水温高出设定值时能否工作。
(18)记录所有资料。
3.冷却塔
机械部分:
(1)检查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清洁冷却塔四周及冷却塔内的杂物。
(3)检查冷却塔各部位螺丝及紧固件是否牢固。
(4)检查调整减振器,确保减振器自由振动。
(5)检查冷却塔风扇叶片与风胴之间隙基本相等。
(6)检查调整皮带松紧是否达到要求。
(7)调整电机皮带轮与风扇皮带轮的垂直平行度,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
(8)确保电机皮带轮及风扇皮带轮安装牢固。
(9)用手转动风扇叶片须畅顺自然。
水系统部分:
(1)检查冷却水塔供回水管道、水平衡管道及阀门安装是否正确。
(2)检查冷却塔水管及分水器是否有污物堵塞。
(3)检查冷却塔回水过滤网是否良好。
(4)检查冷却塔供回水阀门、溢水阀及平衡阀是否安装合理。
(5)清洗冷却塔导流片及水盘,迅速打开冷却塔低位排污阀,将清洗盘内污垢排除。
(6)调整补水浮球阀至合理的位置。
(7)调整分水器阀门使每路分水器的水量达到均衡。
电气部分:
(1)检验电机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检查起动继电器及电流过载器型号是否正确。
(3)检查总断路开关型号及电流是否满足电动机满载要求。
(4)检查起动箱进/出接线是否正确。
(5)检查控制回路。
(6)检查所有接线螺丝是否牢固。
(7)清洁控制箱内外一切杂物灰尘。
(8)检查电动机进/出接线绝缘电阻,并达到规范要求。
(9)紧急停止按纽必须工作正常。
(10)供电及控制回路,测定起动程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试运行及设定:
(1)检查及测量供电电压是否与设备使用电压一致。
(2)点动冷却塔,检查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3)测量电机及风扇转速,使输出风量达到设计要求。
(4)确保所有水系统阀门工作正常。
(5)重新起动冷却塔,调整星/三角转换时间至正常。
(6)检查冷却塔减振器,消除由振动产生的噪声,使之达到设备允许值。
(7)检查电动机各相的电流是否平衡。
(8)当风机连续工作2h后,测量轴承温度(滑动轴承外壳最高不得超过70℃,滑动轴承不得超过80℃。
(9)调整电流过载保护器至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00%~110%。
(10)检查冷却塔的供回水压力至规定范围内。
(11)确定水泵的循环流向正常。测量冷却塔供回水温差。
(12)调整水流量至设计值。
(13)测量冷却塔供回水温差。
(14)记录所有数据。
4.水泵
机械部分:
(1)检查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清洁泵组四周的杂物,并确保无障碍物。
(3)检查水泵体及电动机的固定螺丝必须达到牢固。
(4)检查调整水泵机组减振器使之达到平衡,确保减振器自由振动。
(5)调整水泵与马达连轴器同心度达到规定要求。
(6)用手转动连轴器必须顺畅。
(7)紧固水泵与电机连轴器螺丝至牢固,安装安全网。
电气部分:
(1)检验电机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检查起动继电器及电流过载器型号是否正确。
(3)检查总断路开关型号及电流须满足电动机满载要求。
(4)检查起动箱进/出接线是否正确。
(5)检查控制回路。
(6)检查所有接线螺丝必须牢固。
(7)清洁控制箱。
(8)检查电动机进/出接线绝缘电阻,并达到规范要求。
(9)紧急停止按纽必须工作正常。
(10)供电及控制回路,测定起动程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试运转及设定:
(1)检查供电电压是否与设备额定电压一致。
(2)将水泵进/出水的手动阀,电动阀,开启在正确的位置上。
(3)开启水泵前应将进水阀门全开,出水阀门约开启1/3左右,以免由于水流量过大,造成水泵电机过载。
(4)点动水泵电动机,确定水泵运转方向正确。
(5)开启水泵,检查水泵进/出水压力情况。
(6)慢慢开启出水阀门,使水泵的进/出水压力达到设计的扬程。
(7)检查水泵减振器及供/回水管软接头情况,调整并消除由于水泵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8)检查水泵在连续运转一段时间后,水泵轴及壳体密封情况,确保填料密封泄漏量不应大于60mL/n,机械密封泄漏量不应大于50mL/n。
(9)检查水泵在连续运转2h后的温度值,要求滑动轴承外壳最高度不能超过70℃,滚动轴承不能超过80℃。
(10)调整水泵电机星/三角起动转换时间至正常。
(11)测量水泵电动机各相电流及平衡。
(12)调整电流过载保护器至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00%~110%。
(13)测量和调整水泵水流量,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14)记录所有数据。
5.水处理系统
水系统冲洗:
(1)需要清洗的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管道,阀门和末端设备已完成安装。
(2)冷却水系统及冷冻水系统管道已试压,并符合规范要求。
(3)清洗系统用水的水源已连接开通,并确保有足够的水量供应。
(4)确认各排水点的地漏已开通,没有堵塞。
(5)冷却水泵及冷冻水泵单机已完成调试,并处于待用状态。
(6)依据管道系统及水处理的要求,做好水系统冲洗方案。
(7)连接好用于系统清洗的临时旁通管道,并保证管道的水流量满足系统清洗的要求。
(8)冷却水系统及冷冻水系统的自动排气阀及手动排气阀已装齐备。
(9)在立管的最低位要安装排污阀,最小DN40,最大DN80,排污阀应用闷头封闭。
(10)连接设备的水管最低点要有排污阀,最小DN25,最大DN50,排污阀应装有闷头封闭。
(11)向冷却水及冷冻水系统注满清水,并排清管道的空气。
(12)清洗系统管道前,应将没有连接临时旁通管道的设备的进,出水阀门关闭以将其隔离,避免污染物进入设备内导致堵塞。
(13)开启水泵,使水流在管道内循环至合适的时间。
(14)在清洗过程中,可在适当时间内边注水边开放排污阀排污。但要注意补充水量必须等于或略大于排污的水流量,而且补水处和排污水处要有专人监看,以免由于补水量不够造成管道进空气而产生的振动。
(15)关停水泵,在被清洗的冷却水及冷冻水管道低位迅速地打开排污阀门将污水排放干净,拆下需要清洗的进水隔渣器清洗至干净。
(16)关闭排污阀门,安装好卸下的过滤器。
(17)再次向系统内注满清水,排清管道内的空气。
(18)重复(13),(14),(15),(16),(17)项工作。
(19)系统管道经过多次清洗,直至水质澄清良好。
(20)主管道清洗完成后,将设备的进,出水阀门开通。
(21)水系统连设备再次清洗,直至水质澄清良好。
(22)清洗过程中,在适当时间开放排污阀排污。
6.空调处理机组及新风机组
机械部分验查:
(1)检查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清理空调处理机内外垃圾及确保无阻碍物。
(3)检查空调机系统的安装情况,确保风管、阀门及风口已完成安装
(4)检查所有风管阀门工作正常,并在正确位置上。
(5)用手转动叶轮须畅顺正常。
(6)调整风机马达皮带轮同心度达到要求。
(7)确保皮带轮安装牢固。
(8)检查及调整皮带松紧度达到要求。
(9)检查及调整减震器水平达到规规定的要求,确保自由振动。
(10)检查过滤网安装妥善。
(11)检查冷凝水盘排水达至正常。
(12)检查所有水管连接正确。
(13)检查所有水阀门开关畅顺正常。
(14)检查所有水阀门开关在正确位置。
电气部分验查:
(1)验查马达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验查起动继电器及电流过载器型号是否正确。
(3)检查总断路开关型号及电流须满足马达满载要求。
(4)检查起动盘进/出接线是否正确。
(5)检查控制回路。
(6)检查所有接线螺丝达到牢固。
(7)清洁起动盘内外一切垃圾。
(8)马达及进/出接线进行绝缘测试,并达到规范。
(9)供电控制回路,测定起动程序正确。
(10)紧急停止控制必须正确良好。
试运转及设定:
(1)检查及测定供电电压达到正常。
(2)启动空调机,检查转向是否正确。
(3)测量及调整风机阀门、使风的总风量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0%。
(4)空调处理机回风系统中新风供应量与设计值允许偏差为10%。
(5)检查所有风控制阀门工作达至正常。
(6)重新起动空调机,调整继电器转换时间(直接起动除外)。
(7)检查空调机减震器,排除箱体震动及噪音情况。使之燥声值不超过设备的允许范围。
(8)检查空调机马达各相位电流及平衡。
(9)调整电流过载保护器至运行电流100%~110%。
(10)检查冷/热供回水压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1)检查及调整温/湿控制程序功能正常。
(12)检查所有控制阀工作正常。
(13)检查进/出风温度及湿度。
(14)检查风机轴承在连续运行2h后的温度值(滑动轴承外壳不能超过70℃,滚动轴承不能超过80℃。
(15)记录所有数据。
7.轴流风机
机械部分验查:
(1)检查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检查风机的安装情况,确保风管,风阀及风口等已完成安装。
(3)检查吊装及地装减振弹簧的水平及垂直,减振器上下振动自如,良好。
(4)检查所有风管阀门的开启及关闭状况,并在正确位置上。
(5)用手转动叶轮须畅顺正常。
(6)检查及紧固各吊装螺丝至牢固。
(7)检查及调整轴流风机的垂直及水平。
(8)检查轴流风机前后帆布软接头的连接情况至良好。
(9)清理风机四周杂物,确保风障碍物
电气部分:
(1)检查电机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检查起动继电器及电流过载保护型号是否正确。
(3)检查总断路开关型号及电流须满足马达满载要求。
(4)检查供电回路的空气开关容量及导线容量是否能满足设备的负荷需要。
(5)检查起动盘进/出接线是否正确。
(6)检查所有接线螺丝达到牢固。
(7)检查控制回路,测定起动程序是否正确。
(8)检查电机及控制箱的绝缘电阻,并达到规范。
(9)紧急停止控制必须正确良好。
(10)清洁控制箱内外的垃圾。
试运转及设定:
(1)检查及测定供电电压达到正常。
(2)启动风机,检查转向是否正确。
(3)量度及调整风机阀门、使风机的总风量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0%。
(4)检查所有风控制阀门工作达至正常。
(5)重新启动风机,调整继电器转换时间(直接起动除外)。
(6)检查风机减震器,排除风机震动及噪音情况。使燥声值不超过设备的允许值。
(8)检查风机马达各相位电器及平衡。
(9)调整电流过载保护器至运行电流100%~110%。
(10)记录所有数据。
8.离心风机
机械部分验查:
(1)检查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清理风机处理机内外垃圾及确保无阻碍物。
(3)检查风机系统的安装情况,确保风管、阀门及风口已完成安装
(4)检查所有风管阀门工作正常,并在正确位置上。
(5)用手转动叶轮须畅顺正常。
(6)调整风机马达皮带轮同心度达到要求。
(7)确保皮带轮安装牢固。
(8)检查及调整皮带松紧到符合要求。
(9)检查及调整减震器水平达到规规定的要求,确保自由振动。
(10)检查吊装减振的水平垂直,使减振器上下振动自如良好。
(11)检查风机出回风软接头连接是否良好。
(12检查风管阀门启都在正常的位置上
电气部分:
(1)检查电机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2)检查起动继电器及电流过载保护型号是否正确。
(3)检查总断路开关型号及电流须满足马达满载要求。
(4)检查供电回路的空气开关容量及导线容量是否能满足设备的负荷需要。
(5)检查起动盘进/出接线是否正确。
(6)检查所有接线螺丝达到牢固。
(7)检查控制回路,测定起动程序是否正确。
(8)检查电机及控制箱的绝缘电阻,并达到规范。
(9)紧急停止控制必须正确良好。
(10)清洁控制箱内外的垃圾。
试运转及设定:
(1)检查及测定供电电压达到正常。
(2)启动风机,检查转向是否正确。
(3)测量及调整风机阀门、使风机的总风量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10%。
(4)检查所有风控制阀门工作达至正常。
(5)重新起动风机,调整继电器转换时间(直接起动除外)。
(6)检查风机减震器,排除箱体震动及噪音情况,使之噪声值不超过设备的允许值。
(7)检查风机马达各相位电流及平衡。
(8)调整电流过载保护器至运行电流100%~110%。
(9)记录所有数据。
9.排烟系统
(1)依照图纸的要求,复核排烟风机、管道及各防火分区的自动防火阀门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2)协助消防检查各防火分区的自动防火阀能否正常工作。
(3)测试各防火分区消防报警时,排烟风机能否自动联动运行,对应的防火分区防火阀能否开启,阀门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4)测试各防火分区阀门在消防讯号复位后,排烟阀能否关闭。阀门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5)打开排烟风管上所有的排烟口,测量排烟风机的排风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6)根据消防排烟分区的设计要求,选定最末端的一各排烟分区且应排烟为最大的测量点,打开此排烟分区的排烟阀。测量该排烟风口的排烟量并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测量排烟系统内的风管静压,以当时测量的风管静压为基准点,然后设定变频器的最大输出频率(仅适用于变频排烟系统)。
(7)测量每个防烟分区阀的风口排烟量是否达到消防规范设计的要求。
(8)记录所有数据。
10.楼梯及前室加压系统
(1)楼梯及前室的风管风口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2)楼梯及前室的过道门必须安装自动闭门器。
(3)楼梯及前室的过道门缝必须安装防火密封条,使之达到要求。
(4)打开楼梯风口百叶。
(5)检查前室风口在没有消防报警信号时都关闭。
(6)调整楼梯及前室的压差,使之楼梯与楼层内的压差达到50Pa-70Pa,前室压差与楼层内的达到25Pa-35Pa。
(7)调整楼梯及前室加压风机旁通至设计要求,并满足实际风量变化的需要。
(8)测量调整楼梯及前室的门风速使之达到消防规范的要求(门风速不能低于0.7m/s)。
(9)当有消防报警信号时,对应的楼梯及前室加压风机自动运行。
(10)本楼层消防报警时,对应的本层前室加压风阀应自动开启。
(11)楼梯及前室加压风机调试时,在楼梯及前室门必须关闭(不允许在楼梯及前室有人走动开门),以免影响准确性。
11.风机盘管
(1)检查安装型号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2)检查管道阀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安装回风过滤网。
(5)检查电机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6)清理盘管风机内外垃圾至干净。
(7)检查冷凝水盘,排水口是否堵塞,保证水盘高于冷凝排水。
(8)检查风管水管保温无损坏。
(9)检查盘管叶轮是否有杂物,手动叶轮必须顺畅。
(10)检查供电电压是否与风机盘管使用电压相符。
(11)排除风机盘管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12)检查及测量温度控制开关快慢三档对应风机盘管的转速是否相符。
(13)检查温度控制开关在设定的范围内是否能开启及关闭电磁阀。
(14)检查测量送/回风温差。
(15)检查运转电流。
(16)记录所有数据。
12.风平衡
准备工作:
(1)确定测试区域设备的编号及位置。
(2)确定测试的设备是否可以开启。
(3)确定测试区域的有关设计数据及资料。
(4)检查风管及阀门现场安装实际情况。如与设计图不符作记录。
(5)检查风管及阀门安装是否牢固。
(6)准备好要测量的风管系统图及平面风管、风口编号图。
(7)备齐及整理所需的仪器及工具。
风量平衡:
(1)检查所有主管支管上的防火阀、风量调节阀及电动阀。并将所有的阀门打开。
(2)要将末端出风调节风口的叶片调整至垂直。
(3)开启对应的设备,迅速测量电动机的电流及风量,发现运行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马上调小主风管上的阀门,使电动机的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范围内。
(4)对全部出风口的风量初测一遍。
(5)计算出各个风口的初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
(6)比较后找出各分支风管比值最小的风口,并将比值最小的风口作基准风口。
(7)将出风口比值大小降排列,以便提高调试效率。
(8)调整分支风量平衡一般应从离通风要最远的支干管开始。
(9)为了便于调整,最好使用两套风速仪同时测量。
(10)以比值最小的风口为基准口,调节比值次之的风口为基准,调节比值次之的第三风口,使之两风口的比值基本相等。并以此方法继续调整余下的所有风口。
(11)调试完成后,重新测量本系统各风口的风量,并根据设计值计算比值,如超过允许误差,则需重新调试。
(12)各支管风口调整平行后,就需调节支干管上的风量,使之达到设计的比例数值,此时也是从最远的支干管开始往前调节。
(13)调节支风管的比例风量,依照(14)的方法进行,并任取支风管上的一风口为基准点。
(14)根据各支管设计风量计算出比例值。以最远的支管风口为基准,调节第二支管风口的比例接近设计值,再以第二支管任一风口为基准口,调节第三支管风口的比例接近设计值。
(15)调节风机的送风总风量达到设计值,使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后,各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16)记录所有数据。
13.水系统平衡调试程序:
调试前水系统检查:
(1)水系统的管道,设备,自动阀,手动阀,水流量调节阀,水流自动调节阀,压力表,温度表,检测点等已安装齐备。
(2)水系统已完成水质物理清洗,化学清洗及化学预膜工作。
(3)水泵过滤器及末端设备的过滤器已清洗干净,无障碍物。
(4)检查系统安装的设备,管道,各种阀门,仪表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系统内水是否已注满,空气是否排清。确保系统内水已注满,空气已排清。
调整水流量(适用于无流量调节阀的水平衡系统中):
(1)按最终的设计施工图检查系统的走向及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调试要求。
(2)检查核对现场安装的阀门是否与设计一致。
(3)在水系统的示意图上,结合现场情况定出最不利的支系统管道路线。
(4)开启全部管道上的阀门,关闭所有的旁路阀门。
(5)手动自动控制阀门开启到满流量位置。
(6)起动水泵使水流循环。
(7)调整水泵的水流量使之必须满足负载总流量100%至110%,以保证系统有足够可供使用的流量作为设校阀。
(8)根据运行原理将系统分成若干个支系统,从末端支系统开始调节各空调机的回水截止阀门,测出其压力降,再根据空调机水流量负载特性阀曲线表,得出空调机的流量值。
(9)先将支路的各个空调机的进出水压压降按比例调平。
(10)然后通过调整各支路上的回水截止阀,使末端空调机的水流量达到或接近设计值(系统水平衡调整后,末端设备的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
(11)检查测量水系统的总流量及分区的水流量使之符合设计的要求,偏差不应大于10%。
(12)记录所有的数据。调整水流量(适用于有可调节流量阀的水平衡系统中):
(1)按最终的设计施工图检查系统的走向及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调试要求。
(2)检查核对现场安装的平衡阀门是否与设计一致。
(3)在水系统示意图上,结合现场情况定出最不利的支系统管道路线。
(4)开启全部管道上的阀门,关闭所有旁通阀门。
(5)手动开启自动控制阀门到管道满流量位置。
(6)起动水泵使水系统循环。
(7)调整水泵的水流量使之必须满足负载总流量100%~110%,以保证系统有足够可供使用的流量作为调校用。
(8)测量出支管上每个调节流量阀连接设备的流量。
(9)根据设计数值算出测量比例流量最低点,并设定此参数点比例数值为1。
(10)将其它大于1比例数值调整为1,在调整过程中不断量度参数点比例数值,当数值不足1时,立刻增减支管上总节流量保持数值为1。
(11)重新量度各末端设备流量,并记录所有数据。
(12)支管水流量平行,将支管流量代为设备,依8,9,10,11程序进行调整,直至各支路流量达到设计值。
(13)机房总支管流量平行,将总支管流量代为设备,依8,9,10,11程序进行调整,直至各总支路流量达到设计值。
(14)系统水平衡调整后,末端设备的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
(15)检查测量水系统的总流量及分区的水流量使之符合设计的要求,偏差不应大于10%。
(16)记录所有数据。
14.水泵单机调试流程图
15.离心风机调试流程图
16.轴流风机单机调试流程图
17.水系统清洗流程图
18.风系统清洗流程图
19.水平衡调试流程图
系统调试后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序号产生的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办法1实际风量过大系统阻力偏小调节风机风板或阀门,增加阻力风机有问题降低风机转速,或更换风机欢迎您加入暖通南社学习交流互动社区:
QQ群群号主要功能目前人数127278380第一个千人群,注册暖通及资深设计、甲方居多;999人162504281以施工、设计技术人员居多994人161153868施工、暖通空调造价人员居多293人191232844土建、建筑施工人员居多875人194045991主要以吸收南方工程技术人员267人189417984纯设备群,初建21人365552966加各类不能明确的技术人员,待以后再行分配37人235204658以注考为主的群258人184579553以厂商技术研发人员、维保人员为主的群991人145754593以加施工人员为主的群233人338391569专为求职人员设立的群331人168494112以洁净空调和各特色专业设立的群863人241676445专业设计群,为新手们准备375人171780399南社唯一允许自由广告的推广群340人170823423综合交流群994人492479546BIM专业交流群231人303891401以暖通空调自控、家居系统集成为主的群260人167899477吸收以北方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群309人其他各QQ群请百度:“暖通南社QQ群”查找。本QQ群所有群均为实名加群,加群请注明:“地区-姓名-专业”方能加群成功,每个人最多可加两个群,恶意加群者拉黑。所有群现在实行更替制,即新加人同时踢出最后一个发言的人。加各地区微信群,请注明:“地区-姓名-专业”加微信号:1114325507。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加QQ:13301898699,可获取南社认可的“南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俱乐部”证书。推广及商务合作,请加QQ:13301898699或微信号:1114325507本次更新信息:2016年12月3日。微信公众号:nhvaca
加我个人微信号:1114325507,拉你进暖通南社各片区和专业微信群。
电话+V:159999-78052
机构由一批拥有10年以上开发管理经验,且来自互联网或研究机构的IT精英组成,负责研究、开发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公司具有完善的课程研发体系,一直走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前端,在行业内竖立起了良好的品质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