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媒体: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何老有错字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1772588881478198/

首发2024-07-15 16:18·绵绵冰

近日,宜宾学院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将"录"字错植为"寻"字,再度引发社会关注高校"低级错误"的heated debate。事实上,类似失误在近年屡见不鲜,不仅影响高校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作为知识殿堂的形象。一纸录取通知书,何以成为高校"首战"的绊脚石?专家学者认为,这反映出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育人初心"的渐失。他们呼吁,高校应重视细节严谨,用心传递价值理念,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

严重威胁招生形象

近年来,高校录取通知书中出现低级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社会公众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序度上威胁了高校自身的招生形象。

今年6月,宁波大学在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中,将"University"一词拼写成了"Unversity"。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上将"报到"写成了"报道";而巢湖学院则将"9月6日"写成了"9月6月"。

"这对高校的招生形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工作处处长张月明表示,录取通知书是高校与学生双向沟通的第一次机会,承载着高校对于新生的祝福。如果在这个环节就出现低级错误,不仅失去了招生的仪式感,也难免让人对高校整体素质产生怀疑。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理应保持基本的规范性。"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表示,从录取通知书这一环节就出现失误,是对高校办学精神的一种漠视和背离。招生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源头,关乎着高校的办学基调。如果在这一步就马虎打怠,如何体现高校的治学严谨?

反映部分高校"失心"

李贺这个名字,相信是大多数应届高中生都耳熟能详的。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考命题词著作权使用情况报告中,李贺的名字位于参考目录第一位,其著作《古龙操慢》作为高考语文考题被使用。

但仍有高校录取通知书搞错了人名。7月2日,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三毕业生顾同学收到了该校录取通知书,但却发现自己的名字被写成了"顾戴同"。

"这不仅是低级错误,更是价值观念的缺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施耐庵告诉记者,作为知识分子的摇篮,高校在传播文化知识时更应该保持谨慎和敬畏的态度,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然而,这种错误的发生,反映出不少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并未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流于形式主义。

"教育的核心是传播知识,同时也在于作为一种人格力量的熏陶。"施耐庵指出,录取通知书作为高校对新生的 inaugural approach,如果连细节都处理不好,很难获得学生对高校价值的认同。

寄托高雅期许背书品质

作为通往学海的入场券,高考录取通知书向来承载着高校对新生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知识的高雅期许。

"以前的大学对录取新生可是费尽心思。"复旦大学原校长刘伟指出,上世纪初,国立北京大学甚至请人专门校对录取通知书中的名字和地址,以免出现差错;"一纸通知书,寄寓着学校传统文化和知识理念,我们希望学生能从第一步就沐浴在优雅中。"

而今,虽不需钩沉,但高校也应重视录取新生这一环节细节的严谨性。澳门大学前校长郑伟则认为,不少高校录取通知书在制作上 breakthrough,颇具创意,不失传统精神的同时亦蕴含现代气息,寄托着引导新生迈向高雅人生的美好祝愿。


不难看出,高校录取通知书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不单是告知录取结果那样简单,更蕴含着高校对新生的殷殷期许:希望他们能在这里打下扎实知识基础,汲取智慧营养,铸就高尚品德,最终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人民大学校长陈伟根据自身经历进一步阐释了录取通知书的深层意义:"当年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倍感振奋,深切体会到作为知识分子的光荣,对高校殷切渴望有增无已……如今通知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这样的育人理念,谆谆教导新生立德修身,牢记人生追求。"

如何切实提升品质?

高校录取通知书频现错误,已成为教育界需要重视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切实改变当前情况,提升录取通知书的整体质量,让它真正成为体现高校立德树人追求的渠道,扛起应尽的育人责任?

根据不少学者的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端正态度,重塑理念。 高校和招办工作人员应重视这一环节,认识到录取通知书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追求。

二是要优化流程,强化审查。录取工作应设置严格的审核把关环节,既要查实录取名单,也要审查文件用语及格式,避免低级错误。必要时可临聘具有语文功底的师资协助审查,确保水准。

三是要秉持创新,注重体验。除了做好基本功,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气息,给新生带来亲切感和获得感。不少高校已在探索更具创意的呈现形式,如手工制书、动画短片等,增强新生体验感。


四是要凝聚合力,形成氛围。高校应汇聚全体力量,让录取这一重大工程成为全校的重点关注项目,在高度重视中增强警醒,保证顺利高质量实施。同时也可借此营造校园氛围,将育人理念渗透传递给在校生。

五是要严肃问责,规范管理。对于出现严重错失的工作人员,不能简单从轻发落,要追究责任,形成惩戒机制。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录取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

专家表示,录取新生是高校的基础工作,也是高校体现"育人为本、
价值引导"理念的一个渠道。如果在这一步就存在疏忽失误,不仅影响了招生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贻误了应有的育人效果。我们殷切期盼各高校能高度重视,及时整改,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一纸录取通知书真正成为引导学生走向人生巅峰的开端。

发布人:wlyxffaa 发布时间: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