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广东省惠州市陈江镇胜利灯饰厂怎么样,[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惠阳区的镇隆镇规模较大,拥有多个工业区。镇隆镇的工业发展较为成熟,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此落户。紧邻镇隆镇的是陈江镇,以生产灯饰为主,这也使得陈江镇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小镇。
镇隆镇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工业区,镇隆镇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古村落、民俗文化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而陈江镇则以其独特的灯饰产业闻名,这里的灯饰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户。陈江镇的灯饰产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两个镇各有特色,镇隆镇以工业为主导,陈江镇则以灯饰产业为核心。它们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为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两个镇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它们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升级,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江镇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致力于打造“电子灯饰专业镇”。在2003年,陈江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0.1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更是达到了80.13亿元,这使得陈江镇在惠州乡镇中经济实力排名前列。
陈江镇的各项工作连续多年受到了省、市、区的表彰,并获得了5块国家级金牌,包括“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集体”,这充分展示了陈江镇在多个领域的出色表现。
2007年,陈江镇被评为“广东省技术创新(灯饰产业)专业镇”,进一步凸显了陈江镇在灯饰产业的领先地位。在工业的带动下,陈江镇形成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内的多元化经济结构。2007年,陈江镇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7.62亿元,工业总产值更是达到了156.32亿元,农业总产值为2.42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4.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到了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为7423元。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766家,投资总额47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规模的台资企业达13家,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80多家。
无人仓储营运是发展趋势。位于龙门县的广东优达脚轮工业有限公司是台资企业,也是无人搬运(简称AGV)设备中脚轮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落户龙门后,该公司拥有了更大的生产空间、更多的专业设备,生产的PU(聚氨酯)脚轮在业界享有盛名,畅销全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兴未艾,像优达这种研发新材料、开拓全球市场的台资企业不断增加,他们以深耕制造业为基础,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开发自主品牌,成为惠州“创”造的有力推手。
今日,我市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台企专场启动,着力解决台资企业困难和诉求。
台资企业对惠州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博罗县湖镇的电脑线路板、石湾镇的塑胶,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的电子信息,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的灯饰,惠阳区新圩镇的音响、秋长街道的乐器……在惠州,台商投资的生产制造行业近20个,分布于电子、化工、塑胶、五金、灯饰、农业等,形成了以各县(区)街镇为载体,配套完善的特色产业带,甚至成为街镇产业主体。
这是台企在惠州发展的一大特色。两岸恢复交流30多年来,台资企业搭乘大陆“经济快车”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惠台企立足惠州优势,投资发展呈现以扎根型为主,投资规模较大、增资扩产踊跃的特点,并通过企业、协会之间的带动,积极引入相关产业。据了解,我市80%台资企业都是自购土地、自建厂房,对惠州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增资扩产踊跃,扎根惠州发展信心坚定。位于博罗县湖镇的台企华通电脑(惠州)有限公司,通过3次增资扩产,投资总额达5.87亿美元,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台商投资企业。
目前,台资企业已成为我市实力雄厚、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集群,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18家在惠台企隶属台湾上市公司
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栏目讲述了一家台企“以人为本”的故事,这家台企正是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厂。这家位于博罗的台资企业,以“员工为最大资本”,用行动践行安全生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中实施“腾笼换鸟”计划,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惠州与台湾产业合作深化,一些投资规模大、管理水平高、技术含量高的台企纷纷落户惠州,并通过产业辐射、积聚和配套,参与到惠州电子信息、石化、大健康产业的“2+1”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中。目前,在惠投资的台资企业中,有18家隶属台湾上市公司,如台塑集团、华通电脑、富士康集团、统一集团和李长荣橡胶等。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的广东台商产业发展研究院已引进台湾6个科研项目。
在惠州,“元味”已遍布大街小巷,被惠州市民所接受、熟悉。“元味”是台湾泰元食品农牧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如今“元味”品牌连锁店已开设直营和加盟店100多家,公司销售额不断增长,成为国内市场独具特色的连锁企业。台企惠阳兆吉鞋业有限公司注重创立品牌,引进国际著名设计师为主导的强大设计团队,创立了“汤普”等多个高档女鞋自主品牌,年生产力达500万双,产品出口欧美、日本和中东。
暨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鹏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迈进加速发展阶段,在惠台商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台商擅长并长期深耕制造业,要用好地方政策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大与高端创新要素的对接力度,积极涉足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智慧城市应用等领域,参与到惠州两大支柱产业建设之中,使企业得到更好发展。
台湾青年来惠创业热情高涨
在惠阳区淡水老街,一家名为“鹅城欢欢”的台湾糕点店出产的凤梨酥、蛋黄酥,成为惠州乃至广深莞食客的新宠。口口相传和朋友圈推荐,使“鹅城欢欢”在北京上海也有一群忠实粉丝。而这家店的老板,正是来自台湾的“惠州女婿”王新舟。
同王新舟一样,被“半城山色半城湖”吸引到惠州生活、工作、安家的台湾青年越来越多,惠州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氛围,也感召众多台湾青年到惠创业,涉及饮食、休闲农业、民宿、设计和智能产品开发等领域。
位于仲恺高新区科技园内的惠州佐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3DX专业摄影轨道、3D摄影机等多个产品,拥有多项发明和专利。公司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张育正就来自台湾,他正是看中了惠州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带着技术来到惠州创业,并在惠州成家立业。
2016年8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落户仲恺高新区。惠州是广东省内继广州、深圳、东莞后,第4个获授牌设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城市。截至目前,“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入孵企业达到18家,涉及环保科技、精细农业、废水处理、文化创意、传统餐饮品牌、装备器械、电子商务等领域,拥有项目技术专利30多项,在基地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43人,其团队成员大多为硕士、博士及教授。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