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中秋节的诗句——《霜月》,有关风、霜、雪、月的诗句

专业互联网培训机构——完成蜕变以后轻松拿高薪

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含有月和霜的诗句,[python实用课程],[C++单片机原理],[C#、PHP网站搭建],[Nodejs小程序开发],[ios游戏开发],[安卓游戏开发],[教会用大脑用想法赚钱实现阶层跨越]

一、中秋节的诗句——《霜月》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二、有关风、霜、雪、月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寒露: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

河南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在这一时节,大雁南飞,菊始黄花,月露清冷,梧叶飘零。唐代李咸用诗有“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宋代王安石则有诗句:“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寒露时节,江南地区有边食蟹边赏菊的习俗,所谓“持螯赏菊”,历代文人都留下诸多诗词、名言。有的地方还有喝“寒露茶”之俗,登高望远,去观赏秋色,更有着一种旷远的生活态度。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

含有月和霜的诗句

宋林椿秋晴丛菊(局部)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艺苑藏真(上)册”

《礼记·月令篇》记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东晋王羲之有《采菊帖》,书草书尺牍,5行36字。大意是王羲之欲于朋友同去采菊。帖文书写笔连意密,率意自然。帖中文有:“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伦等还,殊慰意。”

王羲之《采菊帖》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士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传)明唐寅采菊图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书画名迹中,对于菊花的描绘,不胜枚举,既可见工致细腻的写生精品,亦不乏书画并重的写意佳作,前者如宋人《胆瓶秋卉图》页,秋菊轻红淡雅,叠簇于翠枝,艳丽而不失于秀雅;宋朱绍宗《菊丛飞蝶图》页构图繁复,灿若文锦,虽是篱边野景,却饶富贵典雅气象。后者有明人沈周《墨菊》轴,秋菊一枝,七言绝句一首,字与画几各占纸之一半。此外,元人的《老圃秋容》轴,虽然没有作者的署名,但画中形象准确,而且下笔快捷,称得上是写意花鸟画的佳作。

宋胆瓶秋卉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胆瓶秋卉图》绘图中瓶架上置一蓝釉长颈瓶,内插菊花。花朵施以勾勒填色法,花叶用没骨法出之,刻画自然细腻,渲染柔和润泽。秋菊艳丽而不失于秀雅,此图为南宋写生画中的优秀作品。

宋胆瓶秋卉图页(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画页左侧题诗:“秋风融日满东篱,万叠轻红簇翠枝。若使芳姿同众色,无人知是小春时。”此为即景诗,描写瓶中之花轻红淡雅,叠簇于翠枝。

宋朱绍宗菊丛飞蝶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朱绍宗《菊丛飞蝶图》绘丛菊盛开。花分黄、白、蓝、紫四色,构图繁复,灿若文锦。虽是篱边野景,却饶富贵典雅气象。蜜蜂逐花而至,蛱蝶上下翻飞,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花瓣、叶片的勾染皆极为精工,花心用白粉点染,立体感很强,望似凸出于绢素之上。画史称作者“描染精邃,远过流辈”,信是不虚。

宋林椿秋晴丛菊

元人老圃秋容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人《老圃秋容》画奇石旁边,两株不同品种的菊花,争相绽放着美丽的花朵。两只蜜蜂被馥郁的香气所吸引,盘旋在空中,久久不忍离去。石缝之间,还有四只麻雀在跳踯与觅食。画幅下方沉静的墨彩,与上段妍丽的设色,不仅形成强烈的对比,也平添了秋日天气舒爽的感受。

对菊食蟹,是历代文人所爱的。李白有诗“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苏轼也曾用诗换螃蟹,写下“一诗换得两尖团”的名句。

宋晚荷郭索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书画名作中,对于螃蟹的写真,有张牙舞爪踞残荷之景,也有双螯持穗的传神之作。如宋《晚荷郭索图》页,一只硕大的河蟹张牙舞爪踞于残荷之上,肥重的身躯竟将荷梗压断。衬以苍老的莲蓬、枯黄的荷叶、稀疏的芦荻,更增添了萧瑟冷寂的气氛;明沈周《画郭索图》轴,写蟹一只,双螯持穗,甚为得神;明徐渭

宋《荷蟹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明沈周画郭索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沈周《画郭索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沈周行楷书自题:漷漷索索,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画中写蟹一只,双螯持穗,甚为得神,惟螯与足时有复笔,不似写生册精劲。款书风格,在八十岁左右,亦不能确定成于何时。

明代徐渭《黄甲图》(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徐渭《黄甲图》,署款“天池”。钤“徐渭私印”等二印。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宗和)

举报/反馈

【WINDRISES EMPLOYMENT PROGRAMMING】尊享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机构由一批拥有10年以上开发管理经验,且来自互联网或研究机构的IT精英组成,负责研究、开发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公司具有完善的课程研发体系,一直走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前端,在行业内竖立起了良好的品质口碑。

含有月和霜的诗句
发布人:vtjjianxue 发布时间: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