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大额存单转让最忌三个原因,[python实用课程],[C++单片机原理],[C#、PHP网站搭建],[Nodejs小程序开发],[ios游戏开发],[安卓游戏开发],[教会用大脑用想法赚钱实现阶层跨越]
现在办理大额存单已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其实大额存单指的就是一般性银行存款。与银行旗下的存款产品比,大额存单的利息高于定期存款,而且持有存单的投资者,随时可将存单在市场上出售。
大额存单可转让的弊端?
【1】门槛高: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2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
【2】可提前支取:如果要提前支取大额存单,除了有次数限制以外还需要保留最低金额。提前支取大额存单会导致用户享受到较低的存款利率,不利于获取收益。
【3】流动性差:大额存单与定期存款类似都有固定存期,可以办理提前支取业务的银行对支取次数及支前支取金额有限制。
综上所述,大额存单可转让的弊端有投资门槛高、流动性差、可转让。按照银行的规定看,大额存单是银行发行的一款存款类产品。正常的定存在未到期前是不可以转让的,但可转让存单的话就没问题。
与其他的存款产品相比,大额存单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转让,也可用于办理质押质押贷款、质押融资。目前大额存单法定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等,存单利率随着市场的流动性的变动而变动。
大额存单可转让的弊端有投资门槛高、流动性差、可转让。
1.投资门槛高:大额存单最低起存金额为20万元,甚至有部分银行为30万元起存,这一高门槛就将很多投资者拒之门外。
2.流动性差:大额存单与定期存款类似,都有固定存期,存期内是否支持提前支取要视具体银行而定,有点银行不允许提前支取,有的银行虽允许提前支取,但对支取次数及支前支取金额有限制。
3.可转让:如果你手里有一张大额存单想要转让,并且正好找到了合适的人想要接手这张大额存单的话,就可以在协商好价格之后到银行办理转让手续。
拓展资料:
大额存单的出台背景:
1.可转让存单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于美国政府对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规定上限;上限往往低于市场利率水平。为了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推出可转让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非金融机构投资人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
购买存单的客户随时可以将存单在市场上出售变现。这样,客户能够以实际上的短期存款取得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2.从国际经验看,不少国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都曾以发行大额存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
从我国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已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同业存单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出大额存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3.大额存单的推出,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也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
为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有益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同时,通过规范化、市场化的大额存单逐步替代理财等高利率负债产品,对于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也具有积极意义。
鉴于此,人民银行决定于2015年6月15日推出大额存单产品,并制定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
大额存单转让流程:
银行渠道转让:
大额存单转让最直接方式就是通过存单购买银行进行转让。目前很多支持大额存单产品转让的银行都同时支持柜台和在线转让两种方式。
以民生银行大额存单在线转让为例,转让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步:登录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依次点击储蓄服务、大额存单,进入我的存单列表页面;
第二步:选择需要转让的存单,点击右下角的转让按钮;
第三步:填写转让本金等信息,点击转让;
【大额存单不再具备优势,部分银行停止发售长期限产品】
4月12日电,曾经备受青睐的大额存单,因银行净息差收窄等原因逐渐失去吸引力。目前,部分银行已不再推出新的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而国有银行仍继续发售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35%。少数股份制银行可转让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可达2.6%,但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难觅踪影。银行通过降低定存利率、调整大额存单结构,以降低定期存款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压力。当前,银行体系定期存款负债占比仍高于常年水平。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电话+V: 159999-78052
机构由一批拥有10年以上开发管理经验,且来自互联网或研究机构的IT精英组成,负责研究、开发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公司具有完善的课程研发体系,一直走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前端,在行业内竖立起了良好的品质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