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53239039994888739/
2025-09-23 19:09·在田野守望的稻草人你有没有过这种疑惑?每次台风来,新闻里一报名字,总让人愣一下——“利奇马”是啥?“泰利”又是谁起的?有的名字像小动物,有的像神话人物,还有的听着像外国人名,这些奇奇怪怪的台风名,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啊?
其实啊,给台风取名这事儿,还真不是哪个国家“拍脑袋”决定的。早年间,台风确实没名字,大家都用编号,比如“1949年第1号台风”。但你想啊,编号多没存在感啊!老百姓听了记不住,媒体报道也没劲儿,要是同时有两个台风,光说编号还容易搞混。后来,就有人提议:不如给台风起个名字吧,像给孩子起名字一样,好记又好区分。
真正把“给台风取名”变成规矩的,是一个叫“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机构。这个委员会里有14个成员,咱们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越南这些受台风影响大的国家和地区,都在里头。简单说,就是这14个“小伙伴”一起商量,每人出10个名字,凑够140个,组成一个“台风名字库”。

你肯定又想问了:这140个名字,是随便凑的吗?当然不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取名字,都带着自己的“特色”。比如咱们中国,取的名字都特有文化味儿——“悟空”“嫦娥”“夸父”,都是神话里的人物,一听就知道是咱们的;还有“杜鹃”“海棠”“银杏”,都是常见的花和树,亲切得很。
再看日本,他们喜欢用小动物和自然现象,比如“飞燕”“浣熊”“鲸鱼”,还有“天鸽”“山猫”,听着就软萌软萌的,跟台风的“暴脾气”有点反差萌。韩国呢,爱用星座和自然景观,比如“银河”“小熊座”“红霞”,透着一股子浪漫劲儿。菲律宾更有意思,喜欢用当地的人名,比如“马力斯”“奥鹿”,都是菲律宾常见的名字,像邻居家的孩子一样。
这些名字凑在一起,就成了“循环歌单”——用完一个就下一个,140个全用完了,就从头再开始。比如2021年有台风“烟花”“梅花”,2023年有“泰利”“卡努”,要是这些台风没搞出太大的事儿,等下次循环到它们,还会接着用。
但也有名字“命不好”,用一次就被“开除”了。为啥啊?因为有的台风太“凶”了——比如登陆后下特大暴雨,淹了村子,毁了房子,甚至伤了人,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害怕,那肯定不能再用了啊!
最典型的就是2019年的台风“利奇马”。当时“利奇马”登陆咱们国家,带来的暴雨让好多地方受灾,损失特别大。后来台风委员会开会,大家一致同意把“利奇马”从名字库里删掉,换成了“竹节草”。你听,“竹节草”多温和啊,不像“利奇马”那样透着一股“凶劲儿”。
还有2008年的台风“汶川”,因为当年汶川地震大家都特别心疼,后来也把“汶川”这个名字换了,换成了“海棠”。毕竟,有些名字承载了不好的回忆,换掉也是为了让大家少受刺激。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两个国家取的名字撞了怎么办?或者有的名字在别的国家话里有不好的意思?别担心,取名的时候都会互相商量。比如之前有个台风叫“榴莲”,东南亚有的国家说“榴莲”这东西,有人爱有人恨,而且在当地语言里发音不好听,后来大家就商量着把“榴莲”换了,换成了“山竹”——虽然“山竹”也是水果,但口碑比“榴莲”好多了。
还有一次,韩国取了个名字叫“飞燕”,后来发现“飞燕”在某些地区的方言里有不好的谐音,大家又坐下来商量,最后把“飞燕”调整成了“鸿雁”,这样就没毛病了。
现在你再听台风名字,是不是就有不一样的感觉了?比如听到“悟空”,就知道是咱们中国取的;听到“浣熊”,就知道是日本的;要是哪个名字突然不见了,就知道它可能因为“太凶”被“开除”了。
其实啊,给台风取名不只是为了好记,还有个重要原因——让大家更关注台风预警。你想啊,要是新闻里说“今年第5号台风即将登陆”,你可能听了就忘了;但要是说“台风‘悟空’明天就要到了,大家注意关好门窗”,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还会赶紧跟家人说“别出门了,‘悟空’要来了”。
而且,不同国家一起取名,也能体现大家互相帮忙的意思——毕竟台风不是哪个国家的事儿,是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共同挑战。一起给台风取名,就像一起面对困难一样,挺有意义的。
你还可以试试,下次台风来的时候,打开手机查一查,看看这个台风的名字是哪个国家取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比如“卡努”是泰国取的,意思是“菠萝蜜”;“泰利”是菲律宾取的,是当地一种鸟类的名字。查完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台风名背后,都藏着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
之前我还跟朋友聊过这事儿,他说以前总以为台风名是气象局随便编的,听我说完才知道,这里头还有这么多门道。你是不是也这样?以前没琢磨过,现在了解了,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其实生活里好多事儿都是这样,看着简单,背后都有小讲究。就像台风的名字,不是随便瞎起,是14个国家和地区一起用心琢磨出来的,既好记又有温度。下次再跟朋友聊起台风,你就可以当“小老师”,给他们讲讲这些事儿,保准他们会说“原来如此,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