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远洋船舶安装图纸图片,[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东风号远洋货船的历史背景
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万吨远洋船,被列为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当时,ds把设计任务交给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设计人员仅用3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比过去5000吨货船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4以上。年末,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委托一机部所属的江南造船厂承造,双方于1959年1月正式签订了协议书。
江南造船厂修造过许多船,但建造中国国内自行设计的万吨船还是第一次,根据当时的设备、技术状况,困难是很多的。1959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第一道工序放样就遇到放样楼场地不够长,无法进行线型放样的难题。放样工人们经过研究,采用按比例缩小3/4的方法,解决了场地问题,并采用了线型活络多用样板,替代单用样板,既提高工效,又节省材料,结果用12天时间完成原计划15天的放样下料任务。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竣工交船。翌年,经国家船舶检验局检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二、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轮船造于哪一年?
1.在1958年,中国成功下水了首艘万吨级远洋轮船“跃进号”,这艘船在大连造船厂根据苏联设计图纸建造,并在中国扩建后的万吨级船台上完成。
2.“跃进号”货轮的规格为全长169.9米,两柱间长156米,型宽21.8米,型深12.9米,设计吃水8.5米,满载排水量2.21万吨,航速达到18海里每小时,能够持续航行1.2万海里,其载重量达到1.34万吨。
3.“跃进号”的问世,不仅代表了中国万吨远洋轮船建造的里程碑,也彰显了中国造船工业和远洋运输事业的巨大进步,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从制造小型船舶向生产大型船舶的跃进。
4.到了1960年,中国自主设计的“东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成为中国首艘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轮,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船舶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自主能力。
北京通州远洋乐堤港/中国院
2024-08-04 16:33·设计汇DesignHub
李季/摄
通州作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新未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通州远洋乐堤港位于通州区运河商务区北端,紧邻北运河滨水景观带,是集商业、办公、公寓为一体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项目。
01项目概况
综合体包含两座5A级超高层办公写字楼、一座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及两座超高层公寓塔楼。设计将多种功能复合集约设置,实现了开放式街区、社交式广场、分享式展厅、多元化空间等多场景转化,营造了30米超高挑空的开放式休憩室内活动空间,打造了通州商圈首个双首层结构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成为商圈内具有活力的商业新地标。
结合运河商务区北端区域功能定位,设计将三个独立地块整体开发、统一设计,将办公、公寓、商业、开放共享空间等合理组织分配:公寓塔楼拥有绝佳运河景观资源,两栋超高层办公塔楼分别布置于集中商业体量两端,一个巨型中庭空间将被市政道路分割的商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内部则以“空中花园”理念,将商业、艺术、休闲与绿色景观集合,形成一座具有凝聚力的城市“绿洲”。
▲区位示意图
▲总平面图
▲周边交通分析图
▲总体布局
▲鸟瞰效果图
▲项目远景李季/摄
▲巨型中庭连接起两个地块,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于海为/摄
▲6、7号地首层平面图
▲6号地剖面图
02立面设计
两座高层塔楼与商业裙房采用统一的立面语言,共同形成具有区域标志性的整体建筑形象。因用地位于运河五河交汇处,主塔楼幕墙表皮以简洁曲线隐喻舟楫风帆,副塔楼顶部弧形塔冠和裙房曲面穿插则取意于起伏波浪,建筑群如即将驶入运河的巨型商船,寓意着兴盛繁荣。沿河立面采用层板退台式设计,与河道景观相呼应。
李季/摄
两栋超高层办公塔楼立面采用尺度相近的水平线条语言结合弧形玻璃幕墙,实现简约统一的立面效果;水平金属挑檐尺度通过窗墙比计算和日照模拟推敲确定,以达到最佳采光和遮阳效果。
李季/摄
李季/摄
裙房立面在满足消防扑救的基础上,通过起伏的曲面穿插形成自然多变的几何构成,并结合内部功能划分立面虚实,玻璃与金属、石材幕墙穿插错动,营造出丰富而活跃的商业氛围。
李季/摄
商业入口特殊的波浪形的双曲造型取意浪潮,采用空间网架结构、表面包覆白色亚克力材料,结合灯光照明营造标志性的商业形象。
李季/摄
合理整合塔楼避难层设备排布、通风要求和外观效果,通过幕墙开缝的处理形式,实现外立面较为完整统一的形象。商业入口波浪形双曲造型选择网格结构作为空间异形曲面幕墙的支承结构,针对玻璃幕墙及人造石幕墙的面板尺寸的不同需求,采用抽空三角锥和棋盘型四角锥组合网格结构。模型计算结合现场调试,保障造型落地的精准性。
▲避难层细部从图纸到实际效果的实现
▲商业入口章蔚/摄
03技术特点
室内设计办公楼大堂、办公区、商业区结合精装修进行设计,实现统一契合的室内空间体验,对吊顶空间及设备点位及灯具均进行了优化控制。建筑整体性极大提升,大大减少二次设计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能耗。
▲办公大堂李季/摄
▲办公休息区章蔚/摄
▲商业中庭李季/摄
▲6号地首层平面图▲6号地六层平面图
景观绿化用地紧张的条件下,在设计中利用地面绿化、露台绿化、屋顶绿化及绿化墙构建立体的绿化景观体系,并在建筑场地可持续化、能源与环境利用以及材料与资源使用上充分考虑。
李季/摄
李季/摄
结构特点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裙房及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结构高度超B级,同时存在多项不规则,属于超高超限结构。针对上述结构特点及性能目标进行了细致分析及多重优化,控制了结构材料用量。
▲结构模型
机电特点商业公共区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办公塔楼首层大堂采用全空气系统,其他办公楼层采用两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办公部分利用避难层设置给水、中水高区泵房。供水方式采用变频供水泵组,节能低碳。用电采用双路10KV电源供电,并设置柴油发电机。
竖向交通布置整合复杂的垂直交通系统,商业流线、办公流线,水平及竖向交通流线,合理分布,各功能体块高效叠合,衔接紧密。
▲竖向交通布置
商业多业态消防难点作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多种商业业态功能是项目的点睛之笔,也是建筑消防的难点之一。商业零售、餐饮、儿童娱乐、影院等功能穿插于裙房之中,通过消防计算及排布模拟,在商业动线合理舒适及充分考虑未来商户进驻后分铺变化的条件下,尽量少和集中地布置疏散楼梯,增加可营业面积。地上商业部分共设置19部楼梯,其中含影院专用楼梯1部及儿童专用楼梯4部。
▲商业疏散楼梯布置
兼顾高效集约与舒适性的办公设计标准层面积在1820至2260平方米之间,合理排布楼电梯及设备管井等空间,达到布置H型走道条件,获得最大化的可租售面积,高、低区标准层平均使用率可达到73.6%和71.9%。办公区不设置角柱,最大化享用景观资源;在兼顾结构合理性及空间造型美观的前提下,将柱距定为8.7米,办公区跨度为10-13米。▲6号地低区办公标准层平面图▲6号地高区办公标准层平面图
设备管线分区合理布局,进行充分精细的管线综合,保证空间净高,办公区净高可达到3米,走道区可达到2.7米。
▲管线综合多方案对比及完成效果
建筑形象与节能、环保措施结合建筑通过场地景观、屋顶绿化以及错层退台形成立体生态系统。采用舒适健康节能的设备系统。办公立面造型条带结合窗墙比计算,在立面效果与透光面积中达到一个平衡值。项目透明幕墙采用8+1.52pvb+8(lOW-E)+12Ar+12中空钢化夹层LOW-E暖边玻璃,传热系数K=1.8w/㎡k,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透明幕墙遮阳系数6级,Sc=0.35,可见光透射比0.4,太阳得热系数0.311,外窗可开启有效自然通风面积比大于5%。
▲西北侧、东北侧外观
▲6号地剖立面图
采用绿色技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综合体建筑大量运用智能产品,构建云端平台并进行智能化控制,打造舒适、智能移动办公新时代。办公内设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地下车库设置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超过标准时,立刻启动排风系统确保数据采集、控制可靠运行。项目达到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办公楼及商业裙房均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CS金级认证,办公楼部分获得WELL金级认证。
▲LEED金及WELL金认证
项目地点北京市通州区设计时间2014年建成时间2021年建筑面积48.2万㎡建筑高度215m(主塔楼)
设计主持于海为张燕方案设计于海为张燕陈宁牛涛靳哲夫沈晓雷贺帆吕妍郝雨施工图设计建筑专业张燕沈晓雷章蔚杨轶梁健付婕龚子竹沈周娅结构专业王载叶垚曹立之王建哲给排水专业吴连荣王晔暖通空调专业杨向红钟晓辉马任远电气专业庞晓霞熊小俊许冬梅总图专业余晓东
建筑摄影李季于海为章蔚资料来源、版权所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