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去凯里旅行有哪些适合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凯里获“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 盘点贵州民族建筑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凯里竹编工厂,[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三穗介绍_榕江至剑河的高速公路路线

三穗介绍?

三穗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东南、西南与天柱、剑河两县接壤,北与镇远县相连。为贵州省东出口之一,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之称。县人民政府驻八弓,距州府凯里87公里,距省府贵阳247公里。三穗自然禀赋优越,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之乡”。

榕江至剑河的高速公路路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220.1公里

起点:榕江汽车站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广成线行驶30米,左转进入广成线

2.沿广成线行驶180米,左转进入东滨江大道

3.沿东滨江大道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广成线

4.沿广成线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广成线

5.沿广成线行驶60米,在第1个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厦蓉高速

7.沿厦蓉高速行驶73.6公里,过交梨河大桥,朝丹寨/羊甲/G32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余安高速

9.沿余安高速行驶55.4公里,朝凯里西/下司/贵阳/怀化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11.沿沪昆高速行驶64.9公里,在剑河/革东/G320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260米,直行

13.行驶480米,朝温泉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沪瑞线

14.沿沪瑞线行驶2.1公里,过左侧的苗疆鱼村约200米后,朝柳川镇方向,稍向左转进入S311

15.沿S311行驶10.6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剑河县

贵州省三穗县属于哪个市?

贵州省三穗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该州的州府是凯里市。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县。主要以侗族,苗族为主,民族风情浓郁,经济欠发达,此前是贵州省贫困县。教育也不够发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州府凯里市。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758622人。

三穗县属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三穗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国土总面积1035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2乡2街道,159个行政村(90个中心村),7个居民社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耕地面积27.3万亩,森林覆盖率63.8%,城镇化率48.62%。

三穗县气候特征

二、去凯里旅行有哪些适合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1.苗族银饰:苗族银饰是凯里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包括手镯、项链、耳环等,均由工匠手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是理想的纪念品或礼物。

2.侗族织锦:侗族织锦,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鲜艳的色泽,是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品。可用作桌布、壁挂或服饰,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3.苗绣:苗绣是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以精细针法和丰富色彩著称。可制作成衣物、包包、枕头套等,每件作品均独一无二。

4.土特产:凯里及其周边地区的辣椒、酸汤、腊肉、香肠等土特产,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是难忘的纪念品。

5.苗族服饰:苗族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独特,购买整套或配饰如头巾、腰带等,可体验苗族文化。

6.手工艺品:凯里还有竹编、木雕、石雕等手工艺品,美观且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7.苗药:苗药以独特药效闻名,如你对中医药感兴趣,不妨购买当地草药或药品。

8.茶叶:贵州茶叶品种繁多,凯里的毛尖、云雾茶等品质优良,购买当地茶叶,既可作为纪念品,又可享受品茶乐趣。

凯里获“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盘点贵州民族建筑

2016-10-21 11:05·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综合整理)日期,贵州凯里又添了一张“国字号”名片,凯里荣获了“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称号。

据了解,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项目)普查及宣传推广”活动。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苗侗建筑文化,凯里市将民族文化园、民族风情园、下司古镇、三棵树季刀村作为凯里市民族优秀建筑申报点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提出申报,最终申报工作获得中国民族建筑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同意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称号。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贵州境内都有哪些建筑颇具少数民族特色呢?跟随多彩贵州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苗族吊脚楼

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布依族石板

在贵州安顺地区境内,布依族典型的村寨之内,当地人因地制宜,开山取石,用石材建造居住房屋。

他们在石材开采之后,把石材运到建房的地点堆积,待机筑房。当地石山特别多,他们采取石块、石片等材料来筑房,用石板件来做柱子、横梁,用石块与石片细致地砌成墙壁。用石材来做窗台、大小台阶、大小过梁等等。

布依族与石头有密切的关联,家家都离不开石头,也可以说是与石头结缘的民族,从房到墙垣,从桌椅到用具,都以石头为主要材料。

侗族风雨桥

贵州侗族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它与侗族大歌、鼓楼并称为“侗家三宝”。

风雨桥是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侗族人迎宾送客、聊天娱乐的重要场所。

侗家人说:“鼓楼通天,花桥接地”。仔细看看一个个侗寨的整体布局,你会发现,他们的寨子就是一条“龙”,是鼓楼和风雨桥,把小小的侗寨与大千世界、与宇宙万物接通,联为一体的。这就是侗家人心中“龙”的意象。

水族木楼

水族居住的房屋多是松杉木建造,用瓦片或杉木皮覆盖,这种住房建筑属于古代百越人的“干栏”式构造,是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一部分。

木楼为穿斗式结构,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组成网络。特别是上层屋架柱脚扣枋为鱼尾式的斗角衔接,是水族木工在干栏建筑中最出色的创造。柱脚扣枋的这种鱼尾式“斗角”结构,牢牢固定每根柱子的方位。顶上再用檩子卡住各排柱头和瓜头,各部衔接处都是齿榫铆紧,使建筑物整体性强,十分稳固。下层的抵柱和横梁与上层排架必须对应,俗称“柱顶柱”,这使木材抗压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木楼多用本地出产的松木和杉木圆木搭建骨架,重檐歇山式的屋顶,斗拱飞檐,覆以青瓦。墙壁和楼板,则用松木板抑或杉木板依次镶接而成,内外都不上漆,或只上点清漆,保留着木材的原色。

仡佬“干栏”

仡佬族民间建筑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为古老的一个民族,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的后裔。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岩旮旯。”

仡佬族先民的民居形式,以“干栏”为特色。1949年以前,贫苦的仡佬族有住岩洞的,有在树上搭棚巢居的,还有用小树树编成三角形的“千脚棚”,以及把“千脚棚”架在矮小土墙上的“塌塌房”。

一般仡佬族的住房,有木结构的“穿斗房”,有石结构的石板房,还有茅草房。穿斗房以木做梁架,厚木板装镶作壁。石板房用石筑墙体,薄石板盖屋顶。茅草房多以板筑泥墙,屋顶盖茅草;也有的木构架梁柱,用竹编为骨,外面涂泥做墙,屋顶盖茅草为房。

彝族土掌房

彝族的“土掌房”多为平房,不过也有建成两层甚至三层的。它与藏式石楼有些相似,房屋厚实,房顶筑成平台作为晒场使用。不同的是,土掌房多建于斜坡上。

土掌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为适应云南一带的气候和山地特点,彝族先民便在这里以泥土为墙、木头为顶,再在屋顶铺上柴草、松针等,建成了土掌房。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且有着良好的隔热和防火性能。

(多彩贵州网综合整理)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凯里竹编工厂
发布人:tdunlai1027 发布时间: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