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cst怎么看天线性能指标,[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CST(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是一款电磁场仿真软件,用于分析和设计各种电磁设备,如天线、传输线和其他射频/微波系统。在CST中,查看交叉极化(CrossPolarization)有助于评估设备在不同极化模式下的性能。
以下是在CST中查看交叉极化的方法:
1.打开您的CST项目并加载设计。
2.在左侧的项目浏览器中,右键单击“Analyses”并选择“NewAnalysis”。
3.在“NewAnalysis”对话框中,选择一个与您的设计相关的仿真模板。例如,如果您正在分析天线,可以选择“天线仿真”模板。
4.在“AnalysisWizard”中,设置相关的仿真参数,如频率范围、端口设置等。
5.在“Results”选项卡中,选择要查看的结果类型。例如,您可以选择“远场”结果以查看天线的辐射模式。
6.在“Fields”选项卡中,确保选择了“ElectricField”和“MagneticField”场。这将使您能够查看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
7.运行仿真并等待完成。
8.仿真完成后,转到“Analyses”部分并双击您的仿真名称以查看结果。
9.在结果视图中,您可以通过调整查看模式来观察交叉极化。例如,您可以在“Fields”下拉菜单中选择“ElectricFieldX”以查看水平极化,然后选择“ElectricFieldY”以查看垂直极化。
10.您还可以通过动画查看交叉极化。为此,请在结果视图中单击右键,然后选择“Animate”。这将使您能够在3D视图中观察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从而更直观地评估交叉极化性能。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打开CST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在项目中创建一个天线模型。可以选择天线的类型,如单极天线、双极天线、微带天线等,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
3、在天线模型中添加一个电阻元件。电阻元件可以模拟加载电阻。你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和耐功率。
4、将电阻元件与天线模型的相应端口连接。这可以通过在CST软件中进行几何操作来实现。
5、设置仿真参数。在CST软件中,可以设置频率范围、网格精度、边界条件和材料特性等参数,以进行电磁仿真分析。
基于CST-FEKO的电大尺寸复杂阵列天线与电大尺寸载体一体化仿真策略,下文将详细解析步骤与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CST和FEKO两种电磁仿真软件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大规模复杂天线阵列的电磁仿真问题。
步骤一: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使用CST进行天线单元设计与优化,或先在HFSS中进行设计,再将优化后的模型导入CST。完成材料属性设置、工作频率、边界条件、监视器等配置后,即可进行天线单元的仿真。确认天线单元的性能满足要求后,进入阵列建模阶段。
步骤二:阵列天线仿真。在CST中选择ArrayTask,依据阵列排布形式设置单元数量与间距。支持导入TSV格式文件实现自定义排布。通过设置阵列激励模式与相对旁瓣电平,完成天线单元的激励配置。在Array视图中调整相控阵的扫描角度,并通过仿真验证方向图与S参数的性能。最终,CST自动完成全尺寸大规模相控阵快速建模。
步骤三:参数扫描与近场数据保存。设置PAA_FA_SCANOHI和PAA_FA_SCANTHETA参数进行扫描,获取不同扫描角度下的方向图。在仿真结束后,CST将保存每一个波位的近场数据。通过“storeresaultdataincache”选项,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与管理。
步骤四:近场数据导出与格式调整。在Post-Processing中导出径向上的电场/磁场仿真结果,调整数据格式以符合FEKO的近场文件要求。补全数据抬头说明部分,确保文件与FEKO格式兼容。
步骤五:近场数据导入FEKO。使用简单的代码对CST导出的近场数据进行格式调整,按照工作频率、采样点数目等信息补全数据说明。完成调整后,将数据导入FEKO,开展等效源的性能仿真。
步骤六:一体化仿真。基于导出的近场数据,使用FEKO计算远场方向图并与CST中的全波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虽然两者在基本趋势与主波束增益上保持一致,但因近场口径的限制,存在细节差异,尤其是在大角度方向图上。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