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地方征信平台16讲: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_百度...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地方征信平台16讲: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_百度...

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粤信融平台),自2015年启动并成功建成,是全国首个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其核心目标在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构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银企高效对接。粤信融平台成为全国建成时间最早、覆盖范围最广、融资金额最多、综合功能最完善的省级地方征信平台。

平台亮点和创新点包括“一个平台、两种机制、三方共享、四类主体”。一个平台是指按照统一系统分市建设的原则进行开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集中应用,避免资源浪费,为跨地区信息共享奠定基础。两种机制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及以信贷为核心的奖惩机制。三方共享则是通过粤信融平台建立政府、银行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桥梁,形成政银企信息共享高速路。四类主体涉及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它们既是信息提供者也是使用者,共同构建粤信融平台,形成信息共享生态。

在信息归集中,粤信融平台累计共享包括工商注册、税务、房产、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科技、国土资源、环保、水电缴费等在内的涉企信用信息。这些数据主要来自省直部门与粤信融实现数据共享,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达成的数据整合机制,还包括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及公共事业缴费信息。截至2022年4月末,粤信融平台采集数据共计8.2亿条,涉及省级政府部门政务数据6.2亿条和各地市政务信息及公共事业缴费信息2亿条,覆盖1400多万市场主体,基本实现广东全覆盖。

粤信融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通过特定评估模型聚焦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准确刻画市场主体信用。企业可在平台上发布融资需求,银行可查询企业信用信息,作为信贷决策支撑。同时,粤信融平台创新开发企业银行结算账户备案管理、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等功能,增强使用粘性,提升征信惠民利企能力。金融机构利用完善信用信息判断企业状况,提升放贷效率。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选择低利率融资产品,降低搜寻成本,增强融资机会。

粤信融平台还具备首贷服务功能,辅导金融机构拓展首贷户,引入风险补偿机制促进信用贷款发放。平台提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涉企名单直达推送、首次贷款、信用贷款、绿色企业(项目)融资、外汇业务避险、账户管理、企业景气调查、不动产抵押登记和查册、政策性风险补偿支持等服务,支持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传导。平台注重金融科技赋能,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信息安全。

二、多贷款降成本抓创新促便利浙江出台12条金融新政稳外贸

近日,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财政厅及外汇局浙江省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外贸稳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金融措施,旨在支持外贸企业的稳定发展。

浙江全省金融机构将优先支持年出口额低于2亿美元的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目标是确保2020年外贸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进出口增速,全年新增外贸企业贷款1.5万亿元以上,同时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意见》要求建立“订单+清单”融资对接机制。通过商务部门的“订单+清单”系统与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深度对接,引导各级金融机构优先为有订单、有市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此外,央行和财政将对外贸企业进行定向支持。杭州中心支行将提供至少5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资金,重点支持小型外贸企业。同时,省财政将按不超过再贷款使用资金0.5%的比例给予贴息奖励。

针对小微外贸企业,实施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并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计划扩大外贸企业保单融资规模,力争全年保单融资额达到100亿元。同时,支持外贸企业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跨境融资、海外发债等渠道获取低成本资金。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11-15 11:03·中国日报网

10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提出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这一举措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难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小微企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幼苗”与“生力军”,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未来。同时小微企业又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它们虽然规模小,但数量庞大,活力十足,是吸纳就业、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自身特点,如轻资产运营、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等,小微企业往往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青睐,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成长的瓶颈。加之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中西部地区的小微企业更是面临更为严峻的融资挑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建立,无疑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彰显了我国金融政策的前瞻性与创新性。

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难且贵的现状,经济与金融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政治任务。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建立,正是对这一认识的实践回应。该机制借鉴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协同,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实现信贷资金的高效配置。而机制的实施,关键在于“精准”与“协同”。一方面,要精准摸排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形成“两张清单”,即融资需求清单和金融服务清单。通过城乡区县工作专班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确保融资服务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优化政策环境,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支持;银行机构应完善内部工作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倾斜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还应对当前各地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加强经验推广,加强政策宣传,让广大小微企业充分了解政策,积极参与进来。

在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过程中,我们还需特别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这一特殊群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但其融资难题更为突出。对此,我们应结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如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企业科技积分制等方式,创新融资模式,降低融资门槛。同时,还应依托专业机构评估科创企业、技术专利等市场价值,为PE/VC等投资提供专业支持,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坚持与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与考核,确保机制有效运行;另一方面,要鼓励探索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持续优化融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直接回应,更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通过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建立,是我国金融政策的一次重要创新,也是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与协同联动,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同时,我们还需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殊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激发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助力其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作者:戴稳胜,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机制
发布人:sd860901 发布时间: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