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艰难时刻注入强心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汽车行业需要这场“靶向”整治!|南方产业观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汽车行业三大文件,[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五大工具介绍

五大工具介绍

五大工具,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APQP)、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统计过程控制(SPC)以及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这些工具最早由北美AIAG汽车工业行动组织(由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集团发起)开发总结出来,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并逐步拓展至其他行业。它们围绕着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ATF16949,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产品从立项到批产全过程的重要支撑。

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APQP)

APQP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确保产品在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它强调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就进行质量策划,通过定义项目阶段、确定质量目标、制定控制计划等手段,确保产品在设计、制造和交付过程中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APQP的实施有助于企业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FMEA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产品或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它通过对产品或过程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逐一分析,评估其失效的可能性、影响程度以及探测能力,从而确定关键的控制点和改进措施。FMEA的实施有助于企业提前预防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测量系统分析(MSA)

MSA是对用于控制质量特性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它旨在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以便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MSA的实施包括测量设备的校准、测量过程的稳定性分析、测量误差的评估等内容,有助于企业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4.统计过程控制(SPC)

SPC是一种利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SPC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PPAP是客户用来确定供应商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客户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以及生产过程是否具有潜在能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规定的生产节拍满足这些要求的一种手段。PPAP的实施包括提交生产件样品、相关的支持文件以及必要的测试报告等内容,有助于企业向客户证明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订单。

总结

五大工具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前预防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五大工具并非全部为质量部门使用,而是需要各个部门均要配合参与使用。只有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充分发挥五大工具的作用,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和经营目标。

以上就是对五大工具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工具。

二、艰难时刻注入强心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

一针“强心剂”扎向中国新能源市场,汽车行业主航道更加清晰。

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增长点”,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发展方法等给出了清晰路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汽车行业的顶层设计,虽然尚未发布终版的详细文件,但四大要点的披露已经让企业和市场振奋不已,一扫今年前8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因补贴退坡而落后欧洲市场的阴霾;这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领域即将爆发势增长,一时的艰难之后风口来袭,新能源车企将打响“军备竞赛”。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四条要点如下:

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AM车镜解读:

今年是汽车发明的第135年,内燃机的革命也走到了尽头,电池、电机、电控开始取代发动机;芯片、操作系统将为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因此,“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被放到了核心地位,可以预测,未来汽车操作系统领域或许也会出现类似安卓、IOS之类的产品,国内企业如何用好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避免再被外资卡脖子,是重大挑战也是机遇。

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名声在外,但在今年前8个月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上,LG化学以1%的领先优势获得了第一名,宁德时代以24%的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松下则以19%的份额名列第三。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之争才刚刚起步,中国企业取得决定性优势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而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标准对接”、“数据共享”等关键词则是对汽车“新四化”的加强,不但汽车要信息化、电子化,借助5G技术的发展,充电桩、交通信号、道路、家电等等一切都将互联互通,汽车是移动的电脑,联通一切,届时各种数据和充电标准都将共享和统一,汽车社会的效率将提升到我们当前难以预测的程度。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AM车镜解读:

充电、换电、加氢,成为三大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这对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是利好,政策鼓励百家争鸣,无论是对刚刚完成换电超过100万次的蔚来汽车还是对在氢能源领域大力布局的长城汽车而言都是好事——9月13日,长城控股集团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包括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台化燃料电池堆及70MPa高压储氢瓶阀及减压阀等核心产品。此次发布会正式宣告,长城汽车首款燃料电池SUV将于2021年实现量产,未势能源氢能“联合舰队”出征,长城氢能战略布局纵深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快充的地位被放在了第一位,“快充为主”,一旦这样的高速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建成,燃油车加油快的优势和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劣势都将荡然无存。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明确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给予财政支持。对此,我们希望补贴到位的同时,做到用好、用实,全力避免此前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存在的骗补情况发生。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AM车镜解读:

这一条字不多,但意义重大。虽然我国有着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但前几年很多企业眼里盯着的都是国家补贴,如今在欧美日韩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和政策力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此前取得的销量优势基本都消化在国内市场,要说出口看世界,难有能拿出手的车企和车型,反而很多关键零部件如电控核心零部件IGBT器件和图像处理芯片等都需要进口。

这个时候,有两家企业就不得不提,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鲇鱼”特斯拉,它的不断降价,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心态起到了很大的激活作用。

第二家企业就是恒大汽车,恒大汽车是“走出去”的榜样,在国际合作方面恒大汽车一骑绝尘。至今我仍记得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的讲话,揭开了恒大实现"换道超车"的秘诀:"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能买来的技术就买,买不了就合并,合并不了就合作,而目标是要有大规模和大格局,去实现好的品质和价格。至今,恒大集团已经构建出一个覆盖了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在各关键环节拥有世界最顶尖的技术。

今年8月3日,恒大汽车同时发布恒驰首期六款车,分别是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覆盖了从A级到D级所有级别,横跨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

对于恒大汽车来说,刚刚备好食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盘子”就来了,剩下的,只等上桌了。不得不说,恒大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选择正确且时机恰当,跟着国家战略走,已经赢了一半。

对于国内的汽车企业来说,扩大国际合作、走出去,将成为影响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

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AM车镜解读:

公共服务领域由于具有用途固定、路线固定、使用区域固定等特点,非常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对环境有利,对产业发展和产品试点有利。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非常务实,规定“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并未急于求成。

AM车镜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非横空出世,作为行业内的顶层设计文件,它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息息相关。2009年,我国率先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全球抢得了先发优势;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之后就是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获得最终通过。

从时间脉络可以发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一直坚定稳健、一脉相承,虽然在细节上不断调整,但在大方向上却是毫不放松。在欧美日韩及跨国车企纷纷追随中国脚步“换道竞争”的当下,更进一步验证了十年前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前瞻性。我们将通过顶层设计助力车企新能源化转型,进而带动整个汽车社会的变革,将先发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和品牌优势,进而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大浪淘沙,参与其中的车企百舸争流,成败沉浮,又将书写怎样的传奇,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行业需要这场“靶向”整治!|南方产业观

2025-09-10 22:17·南方+客户端

9月10日,南方+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当今汽车行业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三大类网络乱象,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实际上,今年以来汽车不少负面话题“出圈”,例如智能驾驶测评是否规范的质疑,又如新车功能宣传时或夸大、或隐瞒等“文字游戏”侵犯消费者权益,尤其是夸大宣传带来安全性等系列讨论。这些事件不仅动摇着普通消费者的信任,更折射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股浮躁之风。

企业疲于比拼声量流量,破坏正常的发展秩序,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更可能会造成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毁灭性伤害,这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这次空前明确、清晰的监管与整治态度,不仅是政策文件、行业规范上的补足优化,设立规则红线,更是对企业生存价值逻辑的纠正,对行业发展的护航。越是在换道超车、领跑全球的发展机遇面前,越是要注重“内功”,回到技术、产品、品牌、价值的根本上

汽车需要这场“靶向”整治!

整治!

三大类乱象究竟是哪些?《通知》给出了清晰的陈述与概括。

非法牟利问题包括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保护费”。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恶意诋毁攻击问题包括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

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包括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深挖!

最近,比亚迪法务部公布了新一批诉讼结果。自媒体“龙猪-集车”及其相关账号因长期发布大量有关比亚迪的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一审判决认定其构成侵权,判令被告:赔礼道歉、删除侵权言论,并赔偿比亚迪经济损失等共计201.87万元;二审维持原判。

其实,关于车圈网络环境车企一直在努力,光是“水军”“黑公关”问题,就有多名车企高管公开“叫苦”,车企的法务部也“活跃”提诉。包括比亚迪、蔚来、极氪在内的车企重金悬赏,公开征集相关线索。

但是,单单指望企业“自律”行不通。就在本月初,中国广告协会发文痛批当前汽车广告营销领域存在的种种乱象,呼吁汽车厂商在市场营销中再不能无序“自由放飞”,应树立责任营销意识,而广告制作和发布单位、视频生产和互联网平台等信息传播单位要加强内容核查,对于违法违规内容不予制作发布,已经上线的应立即下线,更不能推“流”助澜。

要彻底肃清这类乱象,为期3个月的纠错整治,不仅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从根源上阻绝这背后的商业链条。《通知》强调,要组织企业自查、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快速处理渠道,还要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等代理方团队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依法打击惩治

更要形成合力,持续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让治理长期、长效。《通知》要求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联动。网络平台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健全相关产品功能;行业协会要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

来之不易!

9月9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目前,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474公里),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30%、寿命提升40%、充电速率提升3倍。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更方便使用。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产销量不断增长,技术迭代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成熟完善。同时,新能源汽车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助力出口规模不断攀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占新车总销量的45%。

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市场主导力量,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上升到稳定发展的态势,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产业与市场结构调整,实现了从传统燃油汽车主导到新能源汽车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不仅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行经验,也为迈向汽车强国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

“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谓一夜之间,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的话语引起各方关注。

当今汽车行业存在一些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怪象”,威胁着企业生存环境,动摇着消费者的信任,更会带来价值逻辑的扭曲。中国汽车发展已经来到前所未有的新规模和新阶段,行业需要转型向上,需要创新驱动、价值引领,就更需要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行业生态,需要企业以长期主义实现发展目标,维护行业共同利益。

南方+记者魏泓泉

【作者】魏泓泉

南方产业观察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汽车行业三大文件
发布人:sbxingchong 发布时间: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