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铜奔马《马踏飞燕》的寓意,仿古铜“马踏飞燕”,孩子们做得栩栩如生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青铜器摆件马踏飞燕,[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铜奔马《马踏飞燕》的寓意

马踏飞燕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现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既体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象征着民族的腾飞!马踏在飞燕身上,有一种“天马行空,无所羁缚”的感觉,充满体现了自由与开放!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二、武威市博物馆马踏飞燕

武威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举世闻名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或《铜奔马》。1969年,这尊艺术品在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中被发现,曾是东汉时期张掖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的合葬墓陪葬品。马踏飞燕的尺寸可观,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生动,姿态矫健,展现了雄壮的躯干和修长的四肢,腾空飞驰,一足踏着一只正疾飞的龙雀,显示出凌空飞腾的速度和力量。


艺术家以大胆的创意和浪漫的手法,将马与飞燕结合,呈现出骏马凌云疾驰的场景,仿佛在瞬间捕捉到了天马行空的瞬间。这尊铜马不仅是艺术上的杰作,其工艺精湛,造型既写实又传神,按古代相马经的标准衡量,几乎无一处不合度,堪称相马的典范。马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力量、速度和民族自豪,因此,《马踏飞燕》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汉代文化精神的体现。


雕塑中的马体态健美,动态强烈,却又保持着平衡,重心巧妙地落在踏鸟的一足上,展现了三维空间的卓越艺术效果。这不仅是匠人们精湛技艺的展现,更是他们想象力丰富、构思新颖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结晶。《马踏飞燕》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峰,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扩展资料

武威市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历史博物馆。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区东南隅文庙。1983年10月建。有《武威简史陈列》和石刻、书画等专题文物陈列。馆内附设铜奔马复制组,复制、仿制各种规格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该馆馆藏文物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物166件,二级文物268件,三级文物57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

仿古铜“马踏飞燕”,孩子们做得栩栩如生

2024-10-29 11:39·九派快讯

【来源:潍坊新闻网】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10月27日,在城区十笏园非遗空间,孩子们正在用太空泥制作仿古铜“马踏飞燕”。

为更好地宣传潍坊非遗文化,当日,一场“亲身体验潍坊仿古铜技艺”活动在十笏园非遗空间举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仿古铜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武春香老师,向人们讲述潍坊仿古铜悠久的历史。随后,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用太空泥制作仿古铜“马踏飞燕”造型,在造型的创作以及上色上精益求精,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驰/文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青铜器摆件马踏飞燕
发布人:ruowai4 发布时间: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