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叶嘉莹先生,100岁生日快乐!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叶嘉莹2023年现状,[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23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包括何玥、陈家顺、沈忠芳、谢军和叶嘉莹,他们的事迹和颁奖词如下:

1.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事迹】何玥,广西桂林小学生,面对生命即将终结,她决定捐献器官,用生命的最后闪光照亮人间。

【颁奖词】花样年华的你,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散落,留得清香;命运残酷,你却像天使飞翔。你来过,不曾离开,用平凡生命照亮人间。

2.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事迹】陈家顺,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为保障农民工权益,他卧底打工,维护群众利益。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吃尽苦头;为百姓打工,换得甜蜜。乔装改扮,藏不住深情怀念;隐姓埋名,大家都知你是谁,为了谁。

3.沈忠芳:无名草更芳

【事迹】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研制,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颁奖词】从无到有,从近到远,磨砺国家剑盾。这一代人不在乎得与失,一辈子奋斗,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4.谢军:北斗璀璨繁星

【事迹】谢军,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实现卫星批量生产,为北斗导航系统作出卓越贡献。

【颁奖词】你的夜晚更长,星星更多,细分时间,压缩速度。十年一跨越,当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梦想。

5.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事迹】叶嘉莹,94岁,南开大学教授。她培养大批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传播中国文化,是时代的大师。

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邓小岚、陈家顺、沈忠芳、谢军和叶嘉莹,颁奖词如下:

1、邓小岚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陈家顺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3、沈忠芳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绥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4、谢军

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5、叶嘉莹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先生,100岁生日快乐!

2024-07-07 09:04·光明网

农历六月,荷花亭亭散清香

因而六月又称为荷月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

叶嘉莹先生正是于荷月元日出生

故而小名取为小荷

“结缘卅载在南开

为有荷花唤我来”

先生对荷花情有独钟

与南开有着深厚的情缘

甲辰小暑

恰逢叶嘉莹先生农历百岁华诞

今晚天塔因您而璀璨

让我们共同祝福叶先生

生日快乐,诗韵绵长!

童年背诗诵词

读诗是生命的本能

叶嘉莹,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在北平一个古老的家庭,父母旧学根底很好。在家学的影响下,她自幼就能背诵许多的唐诗宋词,对诗词阅读有着极高的兴趣、天赋。

后来,叶嘉莹曾多次感慨,小时候背诵的《论语》《唐诗三百首》等诗文使她终身受益。

童年叶嘉莹(右)

她说,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阅读诗文,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记忆、多背诵。

即使他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叶嘉莹手捧《给孩子的古诗词》

用生命写诗

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

少年时期的叶嘉莹看到什么,有了感动,就写一首诗。她说:“我内心有什么感动,常常用诗词记写下来,我的诗词都是我当时非常真纯的感情。”

15岁时,她看到秋天的蝴蝶,就写了首《秋蝶》:“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前在北京

庭院里的花草,眼前的树木,檐上的新月,夜间的蝉鸣等等,任何场景,任何事情,她都能感受而生发,随口吟诵出与情景贴合的佳句。

上大学后,叶嘉莹把之前的诗词曲习作拿给老师顾随先生看,顾随先生评语:“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当善自护持。”

1948年婚纱照

1948年结婚后,叶嘉莹随丈夫迁往台湾,遭遇“白色恐怖”,丈夫被捕入狱,叶嘉莹遭遇到命运的重大打击。她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寄人篱下,过着无家无业的日子,没有一间房子,没有一张床铺,一天要教三所大学的课,兼职两个电台的工作,来维持家庭生计。

叶嘉莹称这次打击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她写下《转蓬》一诗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与心境:“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在台北讲课

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她一口气写出十首《哭女诗》:“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以此来疗愈自己的伤痛。

在极痛之余,她有了一种彻底的觉悟:不再只想着自己的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与追求。

叶嘉莹与家人在次女婚礼上

叶嘉莹用自己的生命来写作自己的诗篇,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的诗篇。

她的诗作写锐感、写磨难,也写直面生活的勇气:“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

与生命相融会

把中国诗词之美传播海外

不是在写诗,就是在评诗、讲诗时叶嘉莹也投注着浓浓的生命情感。

很多听过她课的人说,叶嘉莹先生讲诗,常常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贯注其中,生发出一股感发的力量,让听众从感发中体悟一种乐趣。这一特色深受其老师顾随先生的影响。

叶嘉莹和老师顾随先生及同班同学

叶嘉莹说,顾随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没有人讲诗像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讲得那么好,我的老师所讲的不仅仅是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诗歌的生命、心灵、本质。

194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后来,叶嘉莹到美国、加拿大执教,面对迥然不同的文学传统,她采用“兴发感动”这样一种方式,解读、分析、赏析中国诗词,在海外学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说,诗词中的那种感发,绝不只是知识,它是一种生命,是能够提升你的心灵和品质的一种能量。

1993年,叶嘉莹在哈佛大学讲演

叶嘉莹说,我太喜欢中国的诗词了,我讲中国的诗词,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进去了。我纵然英文说得不是很流利,或者文法不是很完整,但是我可以把杜甫、李白的感情讲给他们听,并获得情感共鸣。

20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研究室

叶嘉莹在海外任教时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艺理论,这些理论都成为了她分析中国诗词的利器。

她不仅把中国诗词之美传播到海外,还汲取并运用西方文艺理论,阐释中国诗词,将新发掘出来的中国诗人的生命心魂与诗词之美传给世人。

叶嘉莹

叶嘉莹不负业师顾随先生的期望,终身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海外和国内讲台上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和理念,还“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回国教学后,叶嘉莹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十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2017-2018年,叶嘉莹将自己的财产3568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回国传承中华诗教

1979年春,叶嘉莹志愿自费回国,在国内各地高校讲授诗词。

叶嘉莹

在2023年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99岁的叶嘉莹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的诗词里面,他们那些美好的理想、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

叶嘉莹在讲课

2018年,叶嘉莹荣获“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从读诗到写诗,从品诗到讲诗,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词教育是一种关乎生命的自我救赎。她这一生颠沛流离,唯一的根深深扎在古典文学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四处讲学,从七八岁的孩童,到十七八岁的青年学子,再到七八十岁的学者,无不得益于她厚重的学养。

叶嘉莹先生说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教书

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

综合|南开大学央视科教中国教育报

来源:天津广播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叶嘉莹2023年现状
发布人:qq951839363 发布时间: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