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于丹老师个人简介,[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于丹简介
于丹,1965年6月出生于北京。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86年于北京联合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进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影视系主任,副院长。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多次受邀担任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的重要嘉宾,为中外文化交流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于丹以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一、关于朋友
1.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2.良友益友可以带来帮助,恶友佞友却会带来麻烦,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3.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安贫乐道的朋友。-
5.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6.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7.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8.交到一个好朋友其实就是开创了一段美好生活。我们的朋友正像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
9.《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10.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我们总能从他的经验里面,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
二、关于婚姻
1.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2.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3.一个好的婚姻里面是有浪漫的,而爱情是浪漫的源泉。如果婚姻里堵死了浪漫这条路,你就会去婚姻外去寻找。
4.好婚姻就是这样的,心向脑妥协,脑对心的疯狂梦想有所迁就,一切就和谐了。
5.进入婚姻时,其实两个人第一都是一无所有,第二都是富比天下。一无所有是因为平等,之前的一切账单都已经撕碎了;富比天下是因为拥有爱情,因为这两个人将相守终生。
6.好婚姻没有固定模式。但进入一段好的婚姻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我。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而不是最好的。
7.一个女人对婚姻的维系不能仅仅靠良知和责任,你得自己有魅力,让自己的婚姻一直是一个活体,而不是死去成为一个约定。
8.婚姻是一个烧杯,进入的两个人其实是两个活性元素。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去寻找另一种元素,那么很有可能,你寻到的是一个好元素,但是这个好元素跟你之间没有反应,甚至生成恶的'反应。
9.男女之间的激情,取决于身体之间的融合程度。如果说你们的身体不默契,那你们可能不会直接把这件事说出来,但有点小事就会爆发战争。
10.最好的婚姻就是融合,认同彼此的圈子,爱彼此的亲人,接纳彼此的朋友,因为有彼此,你们更爱这世界的一切。
三、关于成功
1.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2.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3.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7.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8.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9.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
10.-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四、关于人性
1.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4.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5.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6.人的本性就是贪婪,但没有贪婪社会就不会进步。
7.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8.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9.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她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担任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以及影视学博士等职务。于教授教授课程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参与编写了“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以及《于丹&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
于丹在教育领域获得多项荣誉,如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她还出版了《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发表了专业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上。
于丹不仅是一位学术专家,也是一位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她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并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此外,她还是一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于丹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于丹,生日1965年6月28日,生肖蛇,星座巨蟹座。她自198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担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
于丹的专业方向是广播电视媒介学,她在学术领域和影视策划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是教育界、影视界和古典文化研究领域内的多面手。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所以,从古至今,老师的地位都很崇高,不仅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肯定,还有“为学莫重于尊师”的敬重。而能够被称为“大师”的人物,更是受到社会的景仰,国家的重视。
虽然她已经淡出江湖多年,但是她的传奇故事依旧被大家津津乐道。有人惋惜她才华的埋没,希望她可以重回大众视野;也有人指责她盲目地伪装,认为只重利益抛弃学术,是个不折不扣的“艺人”。那么这位褒贬不一,话题犹在的于丹女士,她的水平究竟怎么样呢?
成名之路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自1989年7月开始参加工作,一年以后就已经活跃在影视传媒业,属于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获得了更多卖座的资源。
不仅先后在影响力颇大的《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中担任撰稿,还成功地搭上当年炙手可热的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和《环球》,甚至连2001年的申奥片策划也有她的参与。
这样的履历放在一般人身上已经是难得一遇,而她的优秀还不止于此。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是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副主席,还担任了国家电视台和多家地方台的首席策划顾问……她的职位和社会履历多达几十项。
或许是她的优秀和努力感动了上天,在影视文化圈活跃了快20年的时候,她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百家讲坛》。
在这个集结了众多名家讲师的节目里,于丹用通俗易懂,新颖不失活力的语言风格,将中国的儒家故事和道家思想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很多此中的“门外汉”也能领略一番大家的风采和国学的魅力。
因此不出所料,于丹火了,她的讲学风格被众多的人群追捧,不仅在中国境内开设无数场讲座,国外的知名度也是不断地攀升,一时之间,于丹成了“国学大师”,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新的具有代表色彩的人物。
各大卫视的节目都以请到她为荣,仿佛只要有了她,节目的文化层次就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收视率也会多一层保障。所以,那时候只要稍稍和文化沾一点边的节目,都会看到于丹的身影,都会听到她生动又传神的语言。
而她也不负大家的所望,再接再厉,迎头赶上,发表了众多炙手可热的文章和著作,在“2007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于丹以106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了作家富豪榜上亚军的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冠军是《小时代》系列的导演郭敬明,比于丹高出40万;季军则是同样在百家讲坛出名,把三国讲得惟妙惟肖的易中天,不过相比于于丹的千万级收入,易中天则平易近人许多,只有680万而已。
当然,作为一个国学研究者,这样的收入已经是顶级系列,足以被载入相关史册。这也激励了无数的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向她看齐,把她当作自己的偶像。试问有几个人不想名利双收,不想成为现象级别的人物呢?于丹就为他们开了一个好头。
也正是由此,于丹开始了她叱咤风云的5年,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文化新星。甚至在她最鼎盛的时候,还当选了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的代表。她的能力不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还获得了来自国家政府的肯定,让她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不过物极必反,月满则亏,这样夺目的成就终究不会持续太久,2012年冬季,于丹也迎来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寒冬——北大被轰事件。
跌下神坛2012年11月17日,在北大百年大讲堂里举办了一场昆曲表演,上台的都是一众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台下的观众也是人潮如云。而于丹作为特邀嘉宾在着装上似乎与这个场合严重不符,不仅穿了短裙,还配上了丝袜和高跟鞋,将浓郁的艺术氛围破坏得一干二净。
最后在表演结束之时,主持人邀请于丹上台发言,于丹刚刚开口讲了一句:“我先代表大家向各位老师深深鞠躬。”台下就有人大喊让她下去,场面十分难看,无奈之下于丹只留下一句:“把所有的敬意都留给老艺术家”就匆匆下台。
这一幕被很多人看在眼中,关于于丹被轰下台的视频和文章一夜之间传遍网络,刚开始还有很多网友力挺于丹,她本人也在第二天上午连发三条微博解释,似乎看起来这件事情能够慢慢平息下去。
然而于丹的走红已经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也让很多不喜欢她的人积怨已久,面对此时的大好时机又怎么甘心就此放过,于是关于于丹的黑料一条接一条地被爆出。
其中最让人感到气愤的就是作为一个中国国学文化的传播者,于丹的形象应该是知性大方,谦和有礼的,可她在成名之后却有些“飘”。
据说她每次出国演讲都必须要住五星级酒店,更有甚者,有一次因为对酒店的环境设施不满意,在三天之内连着换了三家酒店,对工作人员的态度也是十分恶劣,大吼大叫,一点学者风范大师风范都没有。
这放在国内的明星身上,都是一个污点,更何况是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出国讲学的大师于丹,虽不至于抹黑全中国,但是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让他们对我们的文化,对国民素质产生质疑。
而且,墙倒众人推,一波有证据的黑料爆出,就会有另一波空穴来风的恶意揣测,饶是于丹再会演讲,也抵不过大众的唾沫。于是为了躲避风波,人前侃侃而谈的于丹教授逐渐隐没人海,很少再有关于她的消息。
就这样,曾经作为无数的偶像,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所在,于丹彻底从神坛跌落,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叫“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如今的于丹已经55岁,没有了大师的光环和网友的谴责,逐渐过上了一个平凡人的日子,在她日常的微博中,不是分享一些好的读书篇章,就是晒一晒日常生活,和邻家有文化的阿姨没什么两样。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未尝不好,静下心来的她相反可以更好地读书治学,丰富自己的内在,不必再为繁华利益蒙蔽双眼,真正走向一个大师的境界。
关于于丹事件的思考其实于丹的事例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如果真的没有读懂《论语》《庄子》,真的对国学一知半解,那么她不可能有昔日的成就,不可能在淡出大家视野之时还有几百万的微博粉丝。因为她可以迷惑大众,却不能迷惑所有的学者和政府。
然而,盛名之下不负实际亦是她的写照,她确实有文采,有超高的文化知识,但是所谓“大师”的境界,博古通今的高度,并不是一朝一夕,被人追捧就能达到的。所以前期她的文化输出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而到后期,则掺杂了太多的水分,越发地没有营养。
最主要的,她除了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传媒工作者,她的讲学之所以通俗易懂,能够博得更多的眼球,恰恰是她的工作性质所决定。
这就好像一个大学生家教可以将高中的物理讲得明明白白,而换作一个真正搞科研的物理学家,可能将补课的高中生弄得云里雾里,一片迷茫。是物理学家名不副实,大学生太过天才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所处的行业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于丹就像那个大学生,虽然自身的素质修养并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她知道高中生也就是广大看客观众需要的是什么,喜欢又容易接受的方式是什么。所以她能取得超出自身水平的成就与名声。
而那些往往有大智慧,高研究水准的真正大师,欠缺的就是这一点,有十分的水平,日常也不过显露一二,让人根本不觉得他有多厉害。
唐朝宋朝总共600余年的历史,一共出了不过八位文学大家,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我们看来如同神一样的人物,不过也只是混了个“著名诗人”,和成“家”的距离还有很大。
于丹的成名似乎并没有那么名不符实,至少在早期的时候,她确实为国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出了不少力,激励了很多这方面人才的成长。
而且若是于丹可以潜心修学钻研,补足自己的知识的亏欠和短板,依旧可以将功补过,用无可撼动的扎实功底和个人魅力,将国学的博大与风采更好地传播,成就一段新的佳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为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很多人上学伊始就学过,也天天将它挂在嘴边,可真正践行去做的,却没有几个。
如果是一名普通人,不这么做会让他话语的信服力大打折扣,从而被其他人疏远;如果是一名老师,不懂装懂胡乱教学,会误人子弟影响他人一生;如果若是一名公众人物,则会迷惑万千群众,影响一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公信力。
我们研究《论语》,研究孔孟,老庄之道,不是体现我们有多懂,有多会,而是为了从中找到可取之处,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更加地和谐向上。
与到处宣传演讲相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更应该被推崇,被赞誉。这不需要大师,也不需要男神女神,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可以做到,都可以实现。
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大师不用追捧也能走进大家的视野;跳梁小丑再三蹦跶,也终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海晏河清,盛世繁华。
有时候,学会藏拙,学会收敛锋芒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机遇,而过于求成,过于追求世俗名利反而会丢失自我,步入深渊。
最后,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努力坚持,努力完善自己,你想要的一切都会得到!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