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显微镜下化工釉和原矿釉,[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如何鉴别德化釉与建阳釉的区别,首先需注意釉面的色泽。建盏的颜色通常较为内敛古朴,避免了过于花哨的五颜六色。如果看到釉面上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鲜艳色彩,可能需要提高警惕。建盏的釉面独具特色,虽然德化、景德镇、武夷山等地可以模仿出相似斑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建盏。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地方的烧盏师傅通常会购买现成的釉水或配方,包括建阳本地的师傅。而真正能够自己调制甚至研发釉水配方的师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于盏的爱好者而言,了解传统与创新釉的区别、原矿与化工釉的差异至关重要。
传统釉和原矿釉往往更为珍贵,因为它们源自自然,经过时间的沉淀,具有独特的韵味。而创新釉和化工釉虽然技术先进,但可能缺乏那种自然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鉴别建盏。
对于新建盏喝茶之前的鉴别判断,可以使用泡白醋的方法。将没有兑水的纯醋倒入盏中,放置一段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你要泡更久也行。然后观察盏的变化,看釉面是否有氧化、褪色、褪光等现象出现。被白醋长时间浸泡后,如果建盏依旧温润如玉,手感特别光滑,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大概率不是化学釉。
如果釉面与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明显变色了,那么这个建盏大概率是有问题的。判断化学釉建盏,也不是必须用白醋,其它酸性液体同样适用,或者使用苏打水等碱性液。因为建盏号称铁胎,含铁量很高,铁元素遇酸碱都会产生反应,这正是白醋泡建盏的原理。
但是,用白醋鉴别釉面是否稳定,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完全证明建盏是不是化学釉的,这仅仅只能视为其中的一个依据。众所周知,建盏要用1300度的高温烧成。一般只要烧制温度足够高,建盏釉面的物质结构就会非常稳定,能经得起白醋等酸碱液的浸洗。但要是烧制温度过低,建盏的釉面就会不够稳定,与醋则显原形。
因此,白醋可以成为鉴别化工釉的依据之一,但只能片面相信,这个方法主要还是用来判断建盏烧制温度是否达成的。鉴别化学釉建盏还得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比如有没有添加玻璃釉。有些原矿釉建盏在高温烧成后,为了追求玻化,会被二次上玻璃釉,再低温烧一遍。这种情况下,建盏虽不是化学釉,但釉面遇白醋后依旧会变色。
今天打开淘宝,京东,你会发现各种所谓的汝瓷釉色多样、价格不一。你一定很好奇,这其中的区别。今天我们就以拍出2.94亿的天青釉洗为标准,窥见这些瓷器的釉色差距。
汝官瓷最重要的是要有天青色,此种色泽是自然矿物原料经过调配,在特殊窑变中生成的,一般天青釉很难和它混同。北宋汝窑的釉面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如何判断化工釉与天然釉的釉料差别?
根据台北故宫宋代汝窑显微观察研究这份报告显示,工艺烧造的过程及使用原料的成分差异,肉眼无法判断,器物表面的显微观察是方便又直接的方法。因为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显微镜都会告诉你。
这是2017年【拍出2.94亿元港币的】北宋天青釉洗,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这样的釉面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要想仿制出逼真的宋代汝瓷到底有多难?
北宋时期,汝窑可以分为汝官窑和汝民窑,汝官窑基本上是在现在宝丰县清凉寺一代,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釉色主要以天青色为主,对品质要求十分之高,烧造时间不过20余年,现流传的不足百件的天青釉汝瓷皆为此时烧造。
民窑则以大峪,严和店为多。烧制的种类、釉色繁多且粗糙,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本文中所说汝瓷特指汝官窑。
汝官窑正式的烧制主要分三块:原料、上釉、高温三个阶段。
首先是原料准备阶段-需要采石、捡石、原料精选、洗石、进行配料。汝瓷釉需制的九元配方,其中有白钾长石、黑石头、黄纳长石、方解石、玛瑙石等原矿材料,这些原矿生长与汝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使得汝瓷在釉面上具备了自己的显著特点。
接着是进入生产阶段-粉碎、球磨30小时,成腐50小时、直到雕刻,至少需耗费1个月以上的时间成本。
最后进入烧造阶段-第一次600-800度素烧后变成生胚,上釉,阴干数天后,一器一匣钵入窑,历经两次窑变,烧成温度需要人工添柴控制在1200度左右,釉料才能很好的熔融,形成玉质感。
ps:天青色是天然矿物原料经过调配,在特殊氛围下自然窑变形成的。材料中所包含的微量元素与其他瓷器相比更加丰富,所以具有抗氧化功能(汝瓷盛饭,三日不馊),且烧成率很低。(其次,釉面内部特征也会告诉你,接着往下看吧)
历经近72道严密工序,耗费一年半载的这一窑,烧成率却不足百分之5,甚至可能会整窑报废。
后人想要搞到现成的地质矿料与配方,搭个一模一样的生产线,可能性为零。仅合理的配方便需要经过上千次的试验才可以得到,加之独特而复杂的生产技术,每一环节精准的控制,这都需要匠人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的摸索与积累。
仿制宋汝的第一重境界是:长得像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最先试水,主要仿制釉色,但仿制结果差强人意。因为矿料的差异,景德镇仿制釉面往往带有乳浊感,同时烧制温度过高,所以玻璃质感明显。普遍偏向“钧釉”,釉色也多偏蓝。釉面不是无开片就是开裂程度超过真品,所以基本宣告仿制失败。
仿制宋汝的第二重境界是:颜色接近
重点是模拟汝瓷的颜色特征:天青色。到了现代,可以将北宋汝瓷釉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找到可替代的元素,生成无光颜色釉。
这种工业制作方式可以很好的规避天然釉料在烧制过程的不稳定性,烧成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同一批颜色十分稳定好看。釉面中的开片也多为大开片,一次开片成型。更像钧釉、官窑的感觉。
当然,如果不与北宋汝瓷对比,你甚至会觉得区别不大。
采用化工釉。仿制难度大幅度降低,但经济效益飙升,设计可以不断创新,更接近现代审美,这就是现代这类汝窑畅销的原因。当然,这类哑光青瓷什么都好,只是和北宋汝瓷没啥关系。
台湾、景德镇就凭借着汝窑的概念一度超过发源地汝州,如今业界最出名也是来自于台湾,从釉面特征来看,其釉面甚至可以达到
第三重境界:釉质油润
肉眼来看,已然十分接近宋代汝瓷。
根据台北故宫宋代汝窑显微观察研究这份报告显示,工艺烧造的过程及使用原料的成分差异,肉眼无法判断,可用显微镜窥见釉层气泡、开片等现象。
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用MS-L150型携带式显微镜拍摄的画面。(下图:左一)
这是现代汝州仿烧的两件汝瓷。肉眼看来同样是莹润的淡绿色釉,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有的虽然有密布气泡,但釉质杂芜。暴露了釉料不净的问题。
而韩琴大师所烧造的柴窑汝瓷基本可以达到宋汝99%纯净度。
更重要的是:当原矿釉料配方几近宋代,釉面的功效将会穿越千年。古书记载:汝瓷可使水不臭,花不谢,茶显韵,酒更醇。小编就曾经体验过用宋代汝瓷喝酒,酒入器物的瞬间变得甘醇、香甜。所以,下次,不妨喝一口酒,养一束花,这方法简单得多。
点击头像关注我,带你了解北宋汝瓷基本常识。
本期视频及资料观点来源:1、北京故宫出版.《汝瓷雅集》2、单晔.《北宋汝窑研究》3、刘涛著.《宋瓷笔记》4、台北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显微镜研究》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