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2024年研究生弃考人数,2024年考研弃考率

一、2024年研究生弃考人数

2024年研究生弃考人数:超114万人。

2024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人数目前没有官方数据,不过据一些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弃考率可能高达26%,弃考人数有可能达到114万人。

然而,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专业和院校而异。此外,弃考人数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考试难度、竞争程度、个人情况等。

无论弃考人数有多少,对于那些坚持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准备,全力以赴。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研究生弃考是指考生在考试期间选择不参加或中途退出考试的行为。这种情况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考前心理压力过大、身体不适、意外情况发生或对未来规划有所变动等。弃考对考生个人和未来发展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弃考可能导致考生无法获得所期望的录取资格,错失了进入理想学校深造的机会。这对个人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困扰和影响。

其次,弃考也可能引发对未来规划的重新思考和调整。考生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去规划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道路,重新准备下一次的考试或者调整其他发展计划。

最后,弃考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和挫折感。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能需要适时寻求心理上的支持和调整,积极面对并应对未来的挑战。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弃考,都是一种个人选择,但也需要在决策前充分考虑后果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此情况下,考生可以考虑与相关学校或教育机构联系,了解后续补考或其他途径,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可以借助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的支持,调整心态,为未来做更好的准备。

二、2024年考研弃考率

2024年考研弃考人数或超114万,弃考率高达35%左右。

弃考人数众多,这让很多考生不禁有些动摇,但是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弃考并不代表你的竞争对手少了,因为真正的大佬往往一个也不会放弃。

弃考的原因:

一方面,有些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没有足够的自信,他们可能觉得即使坚持下去,结果也不会如愿,所以选择放弃。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加考试,例如睡过头、收到工作offer等等。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弃考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普通考生,而真正的大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竞争情况。虽然弃考人数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就小了。因为真正决定竞争激烈程度的,是那些坚持到最后的考生。他们才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同时,我们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国家线会因为弃考人数多而降低。毕竟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有限的,真正能够上岸的考生仍然是少数。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无论弃考人数多少,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准备,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考研大环境的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缩招”,甚至停招部分专业专硕,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的竞争压力。此外,保研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使得考生的竞争更加激烈。

总之,2024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无论结果如何,考生都应该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弃考人数多并不意味着你的机会就大了,只有那些坚持到最后、做好充分准备的考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考研人数不增反降,考公人数创历史新高,专家:年轻人主打“稳字当头”

山东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今年的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有所回落,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数据显示,考研人数自2015年以后均呈上涨趋势,在2023年达到峰值,共474万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24国考,其报名总人数超过290万人,较与2023年同期增加近4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有经济学专家对此分析称,这届年轻人太实诚了,主打“稳字当头”。与其继续卷学历,不如早点踏上社会,考公可以“一步到位”。

报道截图(图源:央视新闻)

近年来,考研、考公成为毕业生的热门选项。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考研报名人数已持续增加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新高。2022年底,麦可思发布的《考研“二战”比例持续上升》报告显示,通过对本科院校毕业生中正在读研群体的深度调研发现,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其选择读研的主因。学历提升随着毕业时间的推移,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和就业感受,尤其是在“双一流”高校当中,该影响更为突出。从月收入来看,有过学历提升的人群比学历未提升的人群普遍高出1000元左右。无论是“正向考研”还是“逆向考研”,毕业生热衷考研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

然而,今年的考研人数却不增反降,较去年减少36万人。报录比数据显示,招生名额中去除保研招生后,2022年和2023年考研的真实报录比分别为5.6:1和5.7:1。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考公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在某些岗位的报录比已经达到了3500:1,但从数据来看,2024年国考共计划招录39561人,较2023年度增加2461人,涨幅近7%,创下新高。报考总人数已达291.4万人,较去年增加近40万人,也创下历史新高。

2010—2023考研人数变化图(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考研和考公为何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数字经济协会会长宏皓在个人账号发表观点称,年轻人“清醒”了,光卷学历是无效的,卷学历主要还是为了就业,与其如此,不如早点踏上社会。

宏皓在观点文章中写道,研究生在毕业后发现,本科毕业的工作岗位和研究生没什么区别,本科毕业生已经积累两三年工作经验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却是刚入职场的小白,就业困难一点都没减少,很多企业招聘宁愿要本科生,因为起薪给的低。因此,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不再选择考研,而是选择更务实地先就业,解决吃饭问题,边工作边读研也是可行的。大家都知道,读到再高学历,出来还得找工作,主打实在的00后年轻人的观念转变非常快,与其继续卷学历,不如早点踏上社会。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考公人数创历史新高的原因,这届年轻人太实诚了,就是主打“稳字当头”。前几年考研扩招,导致年轻人都去卷学历,以为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清醒了,光卷学历是无效的,保就业才是第一位的。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金融学家宏皓个人账号

发布人:qiangwang1290 发布时间: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