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干货:RFID有源与无源的区别与联系,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区别

专业物联网产品平台——让生活更美好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有源和无源的区别rfid,[物联网技术分享],[物联网场景应用],[物联网产品推广],[物联网流量搜索],[物联网产品创新],[物联网广告价值],[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一、干货:RFID有源与无源的区别与联系


深入了解RFID技术:有源与无源的差异与互补

RFID,即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被誉为“电子身份证”,是一种无需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实现目标对象的智能识别与数据交互,其便捷性在于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数据的读写。RFID系统由标签、读取器和后台处理系统构成,其核心在于两种主要类型的电子标签:有源与无源,它们各自在功能与应用场景中各有特色。


尽管无源标签在市场上的份额占据了约80%,而有源标签仅占20%,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值得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的定义:


定义

有源RFID,即主动式RFID,内置电池为其提供运行能量,部分能量还被转化为与读取器通信所需的射频能量,从而支持远距离识别,典型特点是能够独立传输信息,直到电池耗尽。


相反,无源RFID标签,也称被动标签,通过接收读取器发出的微波信号获取能量,激活芯片并进行数据交换。这种设计使得无源标签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可自定义数据读写标准,并在特定系统中表现出更高的效率,识别范围可达10米以上。


工作原理与性能

有源标签的能量自给自足,电池、存储和天线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无源标签则依靠外部能量激发,其性能受制于标签尺寸、调制形式、电路效率等因素。无源标签如具备1024bits的大容量内存和广泛的频段兼容性,为各种行业应用提供了灵活性和扩展性。


价格与寿命考量

成本和使用寿命是决定选择的关键因素:有源RFID由于内置电池,虽然识别距离远,但价格较高,电池寿命有限;无源RFID则经济实惠,电池寿命更长,但其识别距离通常受限于外部电源的强度。


优缺点分析

有源RFID的显著优点在于其远距离的通信能力,但代价是体积大、成本高昂,且依赖于电池寿命。它的应用场景通常在需要长距离通信或数据传输频繁的领域。


无源RFID则以其小巧轻便、成本低和寿命长见长,尤其适用于需要在各种环境和物体上嵌入的场景,如标签化管理,但对读取器的功率要求较高。


综合来看,有源和无源RFID各有优势,选择哪种类型,需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成本预算和维护成本进行权衡。


二、rfid有源标签与无缘标签有什么不同

RFID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供电方式和功能特性。

一、供电方式的区别

RFID射频识别技术中,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的供电方式截然不同。有源RFID标签内部带有电池等电源,可以主动向读卡器发送信号,这类标签的工作周期长,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传输,多用于需要实时监控和移动性较强的场景。无源RFID标签则依赖外部电磁场能量进行工作,无需内置电源,其信息传输依赖于读卡器与标签之间的交互。它们没有主动发送信号的能力,但寿命更长,成本相对较低。

二、功能特性的区别

有源RFID标签由于其内置电源的特性,具有更远的读取距离和更强的信号强度。它们可以主动发送数据,因此能够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如物流跟踪、资产管理等需要实时数据传输的领域。无源RFID标签由于无需内置电源,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它们在固定位置的识别应用中表现优秀,如门禁系统、身份识别等。此外,无源标签的寿命通常更长,因为它们没有电池耗尽的问题。

三、应用场景的区别

有源RFID标签由于其主动通信能力和较长的读取距离,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智能交通等领域。例如,在物流领域,有源标签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与状态,提高物流效率。而无源RFID标签则更多地应用于零售、门禁系统、图书馆等需要标识和识别的场所,其长寿命和低成本使其成为这些场景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RFID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在供电方式、功能特性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场景特点选择合适的标签类型,是确保RFID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三、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区别

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区别。

一、两者概念不同:

1、有源rfid,又称为主动式rfid,是由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电子标签的类型,通常支持远距离识别。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和半无源电子标签。

2、无源rfid,即无源射频标签采用跳频工作模式,具有抗干扰能力,用户可自定义读写标准数据,在专门的应用系统效率更加快捷,识读距离可达10米以上。

二、它们两者工作原理不同:

1、有源电子标签是指标签工作的能量由电池提供,电池、内存与天线一起构成有源电子标签,不同于被动射频的激活方式,在电池更换前一直通过设定频段外发信息。

2、无源rfid标签的性能受标签大小,调制形式,电路Q值、器件功耗以及调制深度的极大影响。无源射频标签1024bits内存容量,超宽工作频段,既符合相关行业规定,又能进行灵活的开发应用,可同时读写多个标签。无源射频标签设计,无需电池,内存可反复擦写100,000次以上。

三、两者电池原理不同:

1、有源电子标签支持内装电池。

2、无源射频标签不支持内装电池。

四、两者价格和使用寿命不同:

1、有源rfid:价格高,且使用电池寿命相对较短。

2、无源rfid:价格相对有源rfid便宜,且电池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扩展资料:

1、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

3、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为此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对应地被分为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4、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阅读器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5、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驱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6、以RFID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及后向散射耦合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方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7、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

8、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

9、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

10、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FID

【WINDRISES IOT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为物联网运营推广及产品打包交易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致力于首个物联网行业的平台搭建与合作

有源和无源的区别rfid
发布人:q7869468917 发布时间: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