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恒指期货为什么暴跌,[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仅供恒生银行内部参阅,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开始点数是150点。
1967年8月31日,创下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的58.61点,原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1985年1月2日,恒生指数增加4只分类指数,把33只成份股以行业分为4个分类: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1986年5月6日,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1993年3月推出恒生指数期权合约,为投资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1992年8月4日,中信泰富成为首只晋身恒生指数成份股的红筹股。
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0,000点并以10,228.10点收市。
1993年12月24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1,000点并以11,039.80点收市。
1994年1月3日,恒生指数首次突破12,000点。
1996年11月18日,恒生指数首次突破13,000点。
1997年5月14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4,000点并以14,153.60点收市。
1997年6月2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5,000点并以15,154.40点收市。
1997年7月31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6,000点并以16,365.70点收市。
2000年1月3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7,000点并以17,369.63点收市。
2000年3月27日,恒生指数首次突破18,000点。
2000年3月28日,创下新高是18397.57点,当时主要受到泡沫化的科网股热潮所带动。
2001年10月3日,恒生综合指数设立,提供更具广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标,综合指数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头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设立的恒生100指数。
2006年9月11日,中国建设银行成为首只晋身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国企股。
2006年11月7日,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点是19161.38点,当日的升幅主要受到汇丰银行突然宣布减息,升势主要由中国移动、汇丰银行及地产股上升带动。然而在收市前半小时,市场传出中国移动会进行配股筹集资金,中国移动随即下跌3元,使恒生指数在15分钟内急跌超过250点,一度倒跌超过80点,然后大市再度倒升超过30点,最终恒指收市升2.76点,香港交易所总成交急增至超过517亿。2006年11月9日,创下历史最高收市点数则是18952.86点,,升幅主要由汇丰控股、中国移动上升带动。
2006年11月15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9,000点并以19,093.00点收市。
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20,000点并以20,001.91点收市。
2006年11月7日由于恒生指数于收市前牛气冲天,导致仅余一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加上发行商增发需时。
2007年10月18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30,000点,但不能在30,000点以上收市,直至10月26日才能以30,405.22点收市,随后于10月30日收报31,638.22点,创历史新高。
2008年5月9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中国铝业(02600)及腾讯控股(00700)成为成份股取代长江基建(01038)及电讯盈科(00008),在2008年6月10日生效。
2010年2月5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华润置地(01109)成为成份股,在2010年3月8日生效。
2010年8月13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百丽国际(01880)及中煤能源(01898)成为成份股,在2010年9月6日生效。
2011年11月11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康师傅(00322)及中国旺旺(00151)成为成份股,是次检讨没有剔除任何成分股,恒指成分股数目会由现时的46只,进一步增加至48只在2011年12月5日生效。
2012年5月10日进一步增加至49只,金沙中国(01928)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
2012年11月17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昆仑能源(00135)成为成份股,增至50只的上限,在2012年12月10日生效。
2013年2月6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联想集团(00992)成为成份股,中国铝业(02600)则一如预期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数目维持在50只不变。在2013年6月17日生效。
2013年5月10日,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公布季度检讨,银河娱乐(00027)成为成份股,思捷环球(00330)则一如预期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数目维持在50只不变,在2013年3月4日生效。
PS:单位计算为港元,最高值与最低值是以交易中出现的极值为准,波幅的计算为最高值减最低值。
历史最高点数为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突破31,900点,升至31,958.41点。历史之最
历史最高收市点数为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突破31,600点,以31,638.22点收市。
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点,原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以百分率计)是1987年10月26日,当日收市报2,241.69点,下跌1,120.7点,跌幅达33.33%,原因是1987年黑色星期一引发的87股灾。
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以点数计)则是2008年1月22日,当日收市报21,757.63点,跌2,061.2点,跌幅达8.65%。这次大跌的主因为美国次按风暴无法受控而引发的全球股灾,恒生指数曾一度下跌2,109.23点,报21,709.63点。该日虽以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收市,翌日却以历史最大单日点数升幅收市。
历史单日最小跌幅(以点数、百分率计)则是2002年10月9日,当日收市报8,977.35点,跌0.06点,跌幅只有0.00067%。
历史单日最大升幅(以百分率计)是1997年10月29日,当日的升幅18.82%(1,705.41点),报10,765.3点,主要是对冲基金活动以及前一日暴跌后的反弹引致。之前一日因泰铢被狙击,对冲基金炒作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438.31点,报9,059.89点,当日最大曾下跌1,722.32点。
历史单日最大升幅(以点数计)是2008年1月23日,当日收市升2,332.54点,报24,090.17点,恒生指数曾一度上升2,482.35点,报24,239.98点,重上250天移动平均线,主要是因为美国突然减息四分三厘救市及前一日暴跌后的反弹引致。
历史单日最小升幅(以点数、百分率计)则是2012年3月26日,当日收市报20,668.86点,升0.06点,升幅只有0.00029%。
在2007年10月3日证券市场创下单日最大成交量,有1,201,263宗。
历史单日最大成交金额是2007年10月3日,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00亿,录得2,098.08亿。
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香港股指期货的产生及其迅猛发展阶段、体制改革阶段及其稳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香港期货交易所被迫改革。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引发了全球股灾,香港股市历经四天惨跌,股指期货交易出现严重危机。为了应对当时庞大的保证金不足引发的严重债务风险,特别是为防止日后期货交易可能出现的潜在交割危机,香港期货交易所着手对结算和保证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合约时最早结算任务完全是由结算所承担,结算所管辖会员的买卖,并监控会员可能发生的交易风险;而会员则管辖其客户的买卖,负责监控客户交易风险,会员执行结算所的可靠程序,但并不负有履行其保证的功能或义务,即不能保证客户能支付任何未平仓合约保证金。一九八七年十月出现交割危机之后,结算制度的改革要求提上日程。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香港期货交易所作出一个拯救期货市场的决定,即由香港政府出资50%,主要银行和经纪出资50%,筹措一笔二十亿元港币的备用贷款给予香港期货保证公司(之后增至港币四十亿元),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保证香港期货交易所所有期货合约的履行。之后,保证公司动用了约二十亿元港币的备用储备来处理未能履行合约经纪会员的十八亿元未平仓合约。但之后政府规定该笔贷款将通过追讨未履行责任会员欠款及期货合约和所有股票交易的特别征费来偿还。通过征收特别征费偿还交割债务,无形中将该笔拯救贷款转嫁到了投资者身上。
随后期货交易所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其抗风险能力,并且使其监控市场风险的功能得到加强。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将会员分为四种等级,只替自己买卖的经纪划为第一类经纪会员,代表自己及交易所会员客户进行交易的经纪划为第二类经纪会员,代表非会员客户进行交易的经纪划为第三类经纪会员,有包销权的经纪则划为第四类经纪会员。交易所依据承受风险的大小相应提高交易经纪会员的股本要求,通过此次改革,每一类经纪会员被要求对其顾客的财务状况进行不定期监察,且会员还负有承受客户可能拖欠保证金的风险。其二,通过改革成立二亿港币的储备基金,代替以前的保证公司,期交所结算公司可以利用该笔基金直接支付经纪会员拖欠的保证金,及时化解市场交易、交割风险。其三,改革的另一结果是对结算所进行重组。为了更严格地保证经纪会员存放发展按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通过此次重组,将结算公司并为期货交易所的附属公司,完成日常交易和交割的结算任务,更便于期货交易所及时控制风险和应对危机。为满足对香港股票市场感兴趣的散户投资者的需要,香港期货交易所将于2000年10月9日推出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简称“小指”)。
这个独特设计的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是根据期交所期货合约的指标相关指数,即恒生指数作为买卖基础的。小型期货合约指数的合约乘数每点为港币10.00,或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五分之一。因此,当恒指期货价格在17,500点水平时,小型恒指期货合约的价值则会是港币175,000.00。和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一样,小型恒指期货合约也以现金结算。对于本地一些不想承担太大风险和有做微调对冲需要的散户投资者来说,小型恒指期货将会是他们最佳的投资和管理风险的对冲工具。1)为散户投资者定身设计
小型恒生指数期货一方面有期货合约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为不想承担太大风险的投资者设计。他较小的合约价值容许有经验和初入门的投资者,以较小的规模参与包括33支成分股的不同等级表现的指数。
2)低成本
由于小型恒指期货合约的价值是恒指期货合约的五分之一,其保证金要求以及佣金收费也相对较低。
3)保证金抵消
小型恒指期货合约与恒指期货合约的保证金可以100%互相抵消,使投资组合更灵活。
4)电子化交易平台
和交易所的其他产品一样,小型恒指期货合约将采用HKATS电子交易系统买卖。所有买盘和卖盘以价格和时间的优先次序配对成交,买卖盘的买入、卖出价和成交价等资料都即时传送,为客户提供最佳价格。
5)结算公司履约保证
小型恒指期货合约由期货交易所拥有全部资本的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HKCC)登记、结算和提供履约保证。香港结算公司作为所有未平仓合约的对手,将有效的去除结算公司参与者的风险。这保证不会推及到结算公司参与者对他的客户的财务责任。因此当投资者选择经纪进行买卖时应该小心谨慎。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小型期指)
期指均是以恒生指数为买卖基础的期货合约,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点子」的现金价值。期指每点相对的现金价值为50元,小型期指每点现金价值则为10元,而小型期指的按金水平亦为期指的五分之一。
既然小型期指的合约价值比期指低,杠杆比率也相对较低?
虽然投资一张小型期指的按金金额只是期指的五分之一,但由于两者均以恒生指数为买卖基础,所以其实它们的波幅和杠杆比率是一样的。举例,9月份小型期指的结算价为12,163,小型期指合约的价值便是121,630元(12,163x10元)。由于按金只是7,625元,杠杆比率为16.0倍。至于期指合约,9月份合约结算价亦为12,163,价值便是608,150元(12,163x50元)。以按金38,125元来计算,杠杆比率也是16.0倍。由此可见,小型期指与期指合约的杠杆比率一样。
小型期指与期指的杠杆效应虽然可带来丰厚利润,但同时亦可引致巨额亏损,甚至可在极短时间内蚀掉已付按金之余,更欠下经纪行欠款。例如投资者买入一期指合约而未有即日平仓,一旦在翌日开市后即急跌763点以上,就算经纪行立即将他的持仓平仓(即俗称「斩仓」),客户亦须承担有关的损失。如果市况波动,只要恒生指数下跌153点以上,客户的按金水平就会下跌至低于维持按金的水平,经纪行便通常立即要求客户存入更多金额(即俗称「补仓」或「追孖展」),将按金水平回复至基本按金水平(即开立期指持仓所支付的按金)。万一投资者未能及时支付,更可能在收市前遭斩仓。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