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弘博网
原标题:首届国际博物馆青年论坛在福州召开,共同探讨变革中的博物馆青年
青年是世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力军,更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追梦者和圆梦人。昨日,第八届“博博会”在福州正式拉开帷幕,由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博物馆青年论坛”也在这里举办,来自世界五大洲39个国家的近70位国际博物馆青年代表,将与近百名中国博物馆青年代表,汇聚一堂,交流分享经验,为博物馆发展建言献策,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了此次主旨发言。
“首届国际博物馆青年论坛”以“变革中的博物馆青年”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凸显青年在博物馆发展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论坛设有博物馆青年与传统文化的未来、数字化时代博物馆新的文化形象、青年博物馆工作者与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三个分论坛,来自全世界70位青年代表在本次论坛中释放青春的力量。
新时代下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国际博物馆协会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及博物馆行业的国际组织,此次论坛,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苏埃·阿克索伊发表主旨演讲,对近年来国际博协开展的系列活动进行了回顾。阐释博物馆是当今社会了解历史,面向未来的重要窗口。她希望此次论坛能够成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让世界各地年轻一代分享经验,凝聚力量,从而加强对博物馆的建设。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积极加强合作已得到全社会的充分认可,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尤为重要,这也是此次论坛的意义所在。她提出,《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已成为开展博物馆工作、实现愿景和价值的标准,明确地界定了博物馆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尤其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保护与促进博物馆和收藏及其多样性社会角色的建议书》,国际博物馆协会更是与博物馆也加强了不同群体、不同国家的合作纽带关系,开展多种国际合作项目。
苏埃·阿克索伊主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所带来的变化也需要博物馆人注意,面对公众对博物馆认知越来越高,博物馆更已成为了公众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博物馆工作如何开展值得博物馆人深思。博物馆人应时刻遵守职业道德价值,在全球经济环境大变化的十字路口,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好地保护文化多样性;在未来推动社会文化大和谐的过程中,保持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文化中的调节作用。
最后,她也向大家发出了参加2019年博物馆盛会的邀请——即将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5届全体大会,针对“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一议题,将展开怎样的讨论,也让我们共同期待。
青年与新时代中国博物馆
随后,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发表《青年与新时代中国博物馆》的主题演讲,从博物馆在青年成长进步中的作用、青年在博物馆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新时代博物馆青年的新担当、新作为等三方面做了讲话,对新时代的博物馆青年提出了全新的定义及全新的希望。
首先他提到,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培养,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的物化载体,通过特有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向青年人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博物馆是青年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是青年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是青年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是青年道德培养的支撑场所,更是青年自我增值的重要渠道。
其次,青年是博物馆建设的中坚力量。
1
第一,青年学者是博物馆理论研究的推动者,为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展览教育传播实践等,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发展动力。
2
第二,青年策展人是博物馆提升展览品质的先行者,青年应该自觉承担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和使命。
3
第三,青年科技专家是博物馆藏品的守护者。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传承与发展,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创新与应用等,都离不开青年科技保护专业人才。
4
第四,青年教育专员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践行者。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开发的博物馆教育体验项目,需要青年有所作为。
5
第五,青年志愿者是博物馆连接社会的纽带。世界各国博物馆都高度重视志愿者工作,青年是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的重要力量。
此外,刘玉珠也指出,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止2017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超过5000家,平均每2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体系布局在不断的优化,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市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型多样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基于发展定位的推进,我国博物馆职能也应随之拓展与深化,以全面实现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应进一步优化收藏体系,进一步夯实保护的基础,进一步强化研究职能,进一步提升展示水平,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
最后他强调,新时代的博物馆青年是文明传承的延续者,思想更为多元,表达形式更为多样,对新事物的接受更为开放,只有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尊重青年需求,才能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青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我们要站在博物馆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发展的高度,把青年发展摆在博物馆工作的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统筹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为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优秀文化的永续传承,注入强劲持久的青春动力。
青年学者大会发言主旨报告后,七位来自博物馆的青年学者以自己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对博物馆的思考为内容,与在座人员分享,展开了大会发言。
首先,印度加尔各答创意中心副主任瑞纳·德万就博物馆在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进行发言,尝试为当代博物馆普遍面临的挑战寻找解决方式并展示实际案例,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何在有故事的地方,做有故事的人,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与在座人员进行分享,谈博物馆青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博物馆青年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下,使过去与当下建立联系,使博物馆成为反映社会进步的场所。
加拿大洛德文化资源公司总监哈维尔·吉梅内斯简单介绍了即将出版的新书《中国博物馆发展》(2019年)的重要观点,发言人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提出了博物馆潜在挑战及可持续性支持的三大战略,即清晰的愿景与博物馆角色、以观众为中心的方法论、有意义的内容,引发了现场听众对该话题的思考。
厦门市博物馆文博馆员宋叶以“后申遗时代”鼓浪屿遗产活化与社区博物馆建设为题,进行发言,在分析鼓浪屿推行社区博物馆的背景与优势,叙述其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探讨鼓浪屿社会博物馆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与展望。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教育博物馆机构发展部经理玛利亚·费尔南达·马蒂内兹对社教媒体在博物馆参与社会活动中的应用进行发言,探讨了博物馆如何借助社交媒体有效贴近年轻一代,推动社会变革。
科技发展怎样驱动中国博物馆的智慧化,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物保护实验室主任杨晓飞进行发言,并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当前中国智慧博物馆的成功案例。
最后,荷兰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馆馆长贾思帕·布伊克斯的发言将论坛气氛推向高潮,作为全球首个微生物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馆扮演了沟通大众与微生物科学的角色,聚焦微生物与观众间的关系,打造个性化的参观体验。贾思帕·布伊克斯更是在现场展示互动教育案例的视频,与在座听众进行经验分享。
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平台与新机会,也对青年人提出了更多新要求、新担当。博物馆青年是文明传承的延续者,时代变革的推动者,文化创新的践行者。此次论坛将全世界博物馆青年汇聚一堂,缩短了青年与世界的距离。作为世界文化创新的主力军,我们也一同期待,青年将真正推动新时代博物馆的历史性变革!
部分照片来自中国博物馆协会微信公众号
刚刚!第八届“博博会”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将于2018年11月23日——26日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1月16日,第八届“博博会”组委会在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安来顺向参会媒体介绍了本届“博博会”的内容版块与工作进展。据悉,本届“博博会”紧密围绕国家文化、科技、社会服务发展战略,以“博物馆: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构建了展览展示、论坛研讨、公益活动、项目推介等四大板块,预计相关系列活动将达到百余场次。
作为每两年一届的大型国际性博物馆行业盛会,“博博会”自2004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推介中国博物馆领域前沿成果、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推动文博科技融合发展、相关技术应用服务升级、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促进国内外博物馆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那么,第八届“博博会”将会为观众带来怎样的精彩?让我们先睹为快!
看点一:践行文化强国建设方针全景式展现文博行业发展
本届“博博会”是十九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成就和现状的首次集中展示,将充分呈现博物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以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建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此次“博博会”规模之大、国际参与度之高、展览举办活动之多、展出内容之丰富为历届之最,同时,各省市领导前来观摩学习热情高涨。本届博博会展览面积达到50050平方米,分为“博物馆展区”和“文博相关企业展区”两部分。截至目前,已有613家博物馆及企业参展,其中博物馆305家,企业308家,约各占50%。
第八届“博博会”场馆概念图1、博物馆展区:多地区多类型共展风采
参展博物馆涵盖国家一二三级等不同等级以及综合、历史、艺术、考古、科技、行业等众多学科类型。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71家博物馆独立参展,北京、重庆、福建、广西、陕西、四川、吉林、河南、江苏、江西、新疆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34家博物馆以地方展团的形式集中亮相本届“博博会”,涵盖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
为促进各类型的博物馆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非国有博物馆也在此次“博博会”首次单独设展区,吸引了全国24个省市的76家非国有博物馆参加,集中反映了我国非国有博物馆近年来在文博研究、文创开发、博物馆运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更展现出我国非国有博物馆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2、文博相关企业展区:各领域展示最新技术
参展企业机构涉及博物馆展陈、照明、安保、数字化、文创开发、文物保护、文物运输、网络技术、出版发行等九个专门领域,将集中展示网络技术、展陈设计、文保技术与装备、博物馆安防保全系统、文创产品等博物馆相关领域新技术、新项目、新产品。
看点二:跨区域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丰硕成果正在让全世界受益,博物馆作为文化单位,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文化遗产为载体,积极有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举办了近百场重要主题研讨会与相关展览。
在此次“博博会”期间,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塞拜疆、蒙古国、韩国、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白罗斯、老挝、缅甸、塞尔维亚、塞内加尔、以色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积极参与,在文化遗产领域就主题展览、信息共享、联合研究、专业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此外,“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大会”也将在本次博博会期间举办。
同期,来自英国、印度、芬兰、巴西、美国、意大利、埃及、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四十余个国家的近百位外宾也将参加“博博会”专项主题讨论会及相关活动。在联合地区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此次“博博会”的国际影响力。
看点三:高规格研讨彰显中国博物馆国际影响
本次“博博会”不仅为博物馆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更希望通过同期举办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博物馆专业论坛,研讨国际博物馆关注的课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博物馆研究成果。
1、丰富多元学术活动汇聚“博博会”
按照历届“博博会”的传统,本届“博博会”将从11月23日下午至24日下午举办主论坛。
“博博会”期间,中国博物馆协会将召开第六届第四次理事会,中国博协下属23个专业委员会将同期召开年会或学术研讨会;第九届“牵手历史——中国十佳志愿者之星推介活动”“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推介展示活动”将揭晓终评结果。此外,“文物保护装备发展论坛”“中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论坛”等23场行业论坛、22场项目推介会也将在“博博会”期间举办。
2、首届全球博物馆青年论坛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中国博物馆协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将联合主办“首届全球博物馆青年论坛”,以凸显青年人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的独特角色。这是中国和世界性博物馆组织首度为青年博物馆人量身定制的交流平台。论坛以“变革中的博物馆青年”为主题,下设“博物馆青年与传统文化的未来”“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新文化形象”“青年博物馆工作者与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三个专题,分主旨发言和三个平行分论坛进行。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39个国家的近70位国际青年博物馆代表将与近百名中国博物馆青年代表一道,以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视角,分享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博物馆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
即将举办的“首届全球博物馆青年论坛”,是积极建设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的一次有益尝试,以“博博会”大平台为基础,让中国博物馆向世界展现文化自信,让中国博物馆人登上世界舞台,主动寻求广阔的交流和发展空间,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
看点四:构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大平台诚邀全民共参与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契机赋予“博博会”新使命。此次“博博会”致力于打造文博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复合型平台,既要成为文博行业的交流平台,更要成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据介绍,本届“博博会”将是一次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会。在此期间,“博博会”的大门将向福州大、中、小学生及市民敞开,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大众参与。同时,还将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与全国关注者共享此次盛会。展会现场将安排包括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社教活动、互动活动、文化展览在内的十二场大型公益活动,其中更是不乏广大公众耳熟能详的文化项目。通过举办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博博会”希望最终能够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走近历史文化,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公众在博物馆中感受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1、《国家宝藏》主创分享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主创团队将在“博博会”上举办《国家宝藏》主创分享会。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明星”栏目的核心团队,将与观众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共同感悟博物馆国宝背后精彩的中国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宝藏》节目2、《我在故宫修文物》公共讲座
因《我在故宫修文物》栏目而深受公众喜爱的故宫文物修复专家也将莅临“博博会”现场,以“文物修复与文物知识”为题,为广大文物爱好者奉献一场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公共讲座。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海报图3、更多趣味活动等你体验
同时,在“博博会”展场的“社教活动区”,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严复翰墨馆等参展博物馆,将安排包括手工制作、文化课程等系列社教体验活动;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带来展现成都重要文化遗存的大型舞台剧《物华天府》;福建博物院《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作品展》《华侨足迹历史光辉——百国百侨百物展》《邮票上的华人华侨》《邮票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首发式、“智慧展馆体验”“博物馆护照集章”等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互动体验活动也将在“博博会”期间举办。
看点五:聚焦文博行业未来发展开放共享跨界融合
1、推动文博行业跨界融合
博物馆文化资源与社会多领域相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在跨界、多元的融合中实现文化创新,并构建起合作共赢的模式,是实现文博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路径和必然趋势。
本届“博博会”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博项目资源,包括“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与公共文化服务运营”、“互联网+博物馆平台”、“天文科普展览创新设计”、“中国博物馆知识新运营平台”等等,相关机构将以推介会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强化资源对接,达成战略合作,促进文博与科技、设计、互联网、教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博物馆综合实力。
2、为文博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在“博博会”期间,包括东方大学、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十多个机构将与对口单位就文博人才培训基地、博物馆文化创意基地、博物馆研学游项目基地、博物馆展览交流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这也将进一步拓展文博行业的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实现文化产业合作共赢、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