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北魏造像兴福寺明代石佛,北魏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北魏石佛像真品图片,[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北魏造像兴福寺明代石佛

在临淄区园林所的院内,有一尊明代石佛造像,据《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记载,兴福寺曾位于相家庄西门外,虽殿宇已毁,但石佛依然保存完好,三尊佛像东西并列,每尊佛像间隔半米,盘腿坐在束腰须弥座上。它们身着螺髻披裟,袒露右臂,内着僧祗支,姿态各异:中间佛像双手叠放于腹前,左侧佛像双手环抱胸前,右侧佛像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放在右膝上。三尊佛像均为赤足,高度均为1.77米,面部稍有残损,须弥座高0.5米,且略有倾斜。在1973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寺墟残存的石刻,刻有“大明弘治十年,青州府临淄县制,石匠吴明、刘增”的字样,这表明该寺可能在1497年进行了修缮。寺址曾有八棱石柱,现仅存四根,其中西北角的一根由两节拼接。在1980年的园林所院墙修缮中,两根石柱受损,一尊佛首和腿被损,后来用水泥修复。1984年7月,这座石佛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于1985年春移至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

二、北魏扈文顋造石佛像文物介绍

北魏时期的艺术瑰宝——扈文顋石佛造像,是一件精美的高浮雕作品。该佛像的背景设计别具匠心,背光呈现出莲花瓣的形状,并饰有火焰纹,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佛像主体部分,佛祖跏趺坐于一个方形的座台上,头部和身体周围都有光环,象征着神圣和尊贵。他的头部特征鲜明,高肉髻与眉间的白毫相映生辉,脸庞圆润,面带微笑,展现出佛的慈祥与智慧。他身着宽大的通肩袈裟,内层则是僧祗衣,衣褶繁复,优雅地垂挂在方座前,显得庄重而宁静。


佛像右手持"施无畏印",左手执"与愿印",这两印代表了佛的慈悲与智慧。在方座的上方,两侧刻有虔诚的供养人名字,显示出社会对佛的崇敬与信仰。而石像背部刻有详细的造像缘由,记述了扈文顋为已故的妻子张氏,以及她的儿女扈德和扈妨仁,祈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详,表达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虔诚的信仰愿望。


这尊扈文顋造的石佛像,不仅是艺术的珍品,也是历史与信仰的见证,为我们揭示了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扩展资料

此展品为南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背光呈莲瓣形,饰火焰纹,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座上,脸庞圆润,面含微笑。现收藏于郑州博物馆。

北魏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

2022-02-21 19:51·禅林网

北魏石雕一佛二菩萨

高度:56cm

嘉德拍品


此尊石雕佛像,正面采背屏式半圆雕二段式构图,以一佛二菩萨之佛传故事为题材。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长眼,小口薄唇,嘴角微翘略含笑意。身穿通肩长衣,袒胸,内衣束帛带,衣纹疏朗,线条自然流畅。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掌下垂作与愿印,跣足立于莲台之上。身后为舟形背光,头后浅雕圆形头光,圆内饰莲花。两侧二菩萨随侍而立,应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身后舟形头光,面容端丽,眉目舒展,跣足立于莲台之上。背面为浅浮雕与线刻。上部浅浮雕供养人像,中央刻一尊佛像,下部为长方形碑状题记。

北魏佛教雕塑像是中国雕刻艺术的典范,此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这时期的佛雕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北魏佛像的一个经典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中透出百般的慈爱,平静中带着种种的关爱和人性美,具有了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供养人所篆刻的铭文已部分磨损,难以得之具体纪年。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北魏石佛像真品图片
发布人:q2922353 发布时间: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