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企业微信邮箱有默认的企业邮箱怎么删除,如何注销企业微信邮箱

一、企业微信邮箱有默认的企业邮箱怎么删除

1、打开手机,找到企业微信图标并点击它。

2、在企业微信窗口中,点击下方工作台菜单选项。

3、在工作台窗口中,找到企业邮箱菜单选项并点击它。

4、在企业邮箱窗口中,点击右上方┆符号。

5、在邮箱设置窗口中,找到解除选项并点击它。

二、如何注销企业微信邮箱

企业微信邮箱的注销通常需要由系统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来执行,因为这涉及到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邮箱系统。以下是一般的步骤,但请注意,确切的步骤可能会因企业微信版本和管理员设置而有所不同:

1.联系管理员:如果你希望注销企业微信邮箱,首先应该联系你所在企业的系统管理员或与邮箱管理相关的负责人。他们将能够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协助你完成注销流程。

2.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通常,企业微信的邮箱管理可以在企业微信管理后台进行。管理员需要登录到管理后台来执行相关的操作。

3.找到邮箱管理选项:在管理后台中,管理员需要找到与邮箱相关的管理选项。这可能在用户管理、邮箱设置或安全设置等部分。

4.选择注销或删除邮箱:一旦找到相关的邮箱管理选项,管理员可能会看到注销或删除邮箱的选项。选择该选项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相关操作。

5.确认注销:在执行注销操作之前,通常需要管理员进行确认。这可能包括提供管理员密码、二次验证等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合法性。

6.完成注销:完成确认步骤后,企业微信邮箱将被注销。相应的用户账户和相关数据将被删除或归档,具体取决于管理员的设置和组织的政策。

请注意,上述步骤是一个一般性的指导,实际的操作步骤可能因企业微信版本、管理员设置和组织需求而有所不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直接联系你所在企业的系统管理员,获得详细的指导和协助。

“百万保障”险到期要贷50万元?市民接到Facetime通话诈骗及时醒悟

上海

近日,崇明谢女士接到陌生人打来Facetime电话,被告知“百万保障”险到期需要注销,谢女士将信将疑听从对方一步步操作,当被要求将贷到的50000元转到指定账户时,谢女士幡然醒悟,并报警求助。

企业微信注销邮箱怎么注销

8月2日下午15时许,崇明长兴岛居民谢女士神色慌张地来到派出所求助,称她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民警帮助谢女士冷静下来后听她叙述。

原来,当天下午谢女士的苹果手机接到一个自称微信客服的Facetime电话,对方问她是否在139邮箱内收到过关于“百万保障”险注销的信息,并主动告知查看139邮箱的方法。谢女士查看139邮箱后发现确实收到了相关信息。接着,“客服”告知谢女士名下的“百万保障”险即将到期,如果不需要续保要将该保险注销,如果不会操作,可以下载一款软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帮助她进行操作。

谢女士平时对于微信的功能并不了解,她以为是她老公帮她办理的这个“百万保障”险。疑惑之际,“客服”让谢女士点击微信钱包功能,在消费者保护那一栏,谢女士找到了“百万保障”页面。查看后,她发现自己此前确实开通了微信支付“百万保障”服务,便相信了“客服”。

“客服”告知谢女士,“百万保障”险快过免费期,继续使用每个月的收费将高达几百元。谢女士急问要怎么注销,“客服”称,他们有相应对策,让她不要着急。很快,“客服”让谢女士添加“银联客服”微信,并下载网易会议APP开启视频。具体如何操作呢?“客服”称取消保险费要先查验银行卡账户余额,刷流水验资。

谢女士账户上没有余额,“客服”提醒谢女士可以先行网贷。在“客服”指点下,谢女士用信用卡向平安银行贷到50000元,并按“客服”要求转至她的另一个银行卡上。

以为到这一步就可以注销“百万保障”险了,没想到“客服”称要将该50000元转至对方指定账户用来走流水,这样才能完成注销,否则会影响谢女士的个人征信。谢女士一听要给对方转账,感到不对劲,自己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于是毫不犹豫地挂断电话,并来到派出所反映情况。

民警查看谢女士贷来的50000元确实还在她的账户上,谢女士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幸亏我之前有听过你们的反诈宣传才及时反应过来,没有让骗子得逞,不然真的就损失大了!”

该案例中,诈骗分子提及的“百万保障”,究竟是什么呢?据崇明公安分局反诈分中心民警介绍,经证实,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由财付通与中国人保财险PICC联合承保,用于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此项保障默认开通,只要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期间,发生微信支付账户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均可申请赔付,每年申请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

民警告诉记者,实际上微信“百万保障”是保障微信用户的账户资金安全,是自动开启的,目前无法关闭,自然也不会产生扣费。近期,冒充客服、工作人员,以曾开启微信“百万保障”,现需关闭服务、产生扣款协议、影响征信等为理由进行诈骗活动频发。

据分析,该类诈骗套路中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不法分子让受害人把钱转至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承诺转款后就能取消保单,并会退还所转钱款。“一旦转账就意味着上当受骗,受害人往往损失惨重。”民警表示。

警方提醒,市民接到陌生电话或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辨别真假,尤其涉及账号密码、转账操作的时候,务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警。“广大市民如遇无法辨别真假的客服,要多思多想是否有破绽,涉及转账操作很可能就是个圈套。”


  作者:周辰

通讯员:陈卫国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人:q27198000 发布时间: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