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的大病患者,一旦住院后,必须尽快将诊断书、本人基本医疗保险诊疗手册等材料,送所住的医院医保科登记、审验;2、申请肝硬化等23种病的门诊报销,参保居民要持本人基本医疗保险诊疗手册及申报病种所需的材料于规定时间(具体情况请参照当地政策)到规定的定点医院医保科填写相关表格进行初审;3、定点医院将初审合格参保居民信息报各城镇医疗保险经办的机构进行审核。
社区医疗保险报销流程:
到指定医院使用社区医保卡,到医院就诊时请及时出示医保卡,以便登记。
报销时需提供出院小结、病案首页、长期、临时医嘱的复印件、住院费用分解单、住院票据、疾病诊断证明书和所住医院级别证明等材料。
1、社区居民持“医保卡”及医院出据核准签名并盖章的报销核准单在各社区进行报销。
2、报销时社区工作人员核准病人医保卡号,并审核公章及签名,核对无误后进行登记。
3、报销审核材料需要准备哪些呢?我们也许要来了解一下,报销审核材料必须包括医院出具的报销批准书、来院病人费用表、病人医疗保险卡。
根据我国现行的大部分统筹政策,对于保险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基本医疗保险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中,社区医疗保险是针对城镇户籍不能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普通医疗保险)的人,缴纳较少的费用。
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法律分析:社区医疗保险并不是全部都可以报销,有最高支付限额且个人要自付一部分。个人负担部分包括:普通门(急)诊费用点零售药店购药费用和住院(门诊规定病种)部分费用。住院实行挂账结算,参保居民预交一定费用后住院治疗,出院时定点医疗机构核算确定,个人支付部分和统筹金支付部分。最高支付限额是指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医疗费用的最高数额。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到指定医院使用社区医保卡,到医院就诊时请及时出示医保卡,以便登记。报销时需提供出院小结、病案首页、长期、临时医嘱的复印件、住院费用分解单、住院票据、疾病诊断证明书和所住医院级别证明等材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2月4日,海南省社保(医保)中心汇总数据显示,由于医保基金回款工作日从30天压缩为7天,实施医保基金省级统一结算支付两个月来,全省累计结算医保费用达8.6亿元。
从10月1日开始,海南省启动医保基金省级统一结算支付,致力于构建快捷、便利的医保资金结算机制。
“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结算费用时,医院垫付了医保基金报销部分的费用,这个费用累积起来是很多的。”省社保(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道,“医院向医保中心申报结算后,我们如何快速对账结算,拨付医保基金,是关乎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
有比较才有鉴别。改革前,各市县医保经办机构负责本地区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需要人工逐条生成拨款单据,分别对账结算拨付,这样既费时费力,资金拨付也相对较慢。一家医疗机构需要直接面对全省各个经办机构进行申报、对账、结算,导致医保医院对接不够便捷。
改革后,省社保(医保)中心建立了医保与医院“一对多”的结算模式:由省医保中心统一结算支付全省医院的医保费用,医疗机构只需对接省医保中心一家经办机构即可开展全省医保费用的申报、对账、结算业务,医保基金回款周期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提升为按周结算;回款方式从据实结算改革为全面预付,经办效率和医保基金回款速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