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大班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应对孩子与难相处伙伴的玩耍:父母只需做这5件事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友好相处,[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大班家长对孩子的寄语

大班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如下:

1、孩子,你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妈妈希望你能够更加独立,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希望你能够更加自信、勇敢和坚强。

2、宝贝,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你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快乐。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中,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奋学习,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3、亲爱的孩子,你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善良、有爱心的人。希望你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自己的善良和爱心,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受到伤害。

4、我的宝贝,你已经长大了许多,变得更加聪明、可爱。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中,希望你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5、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和未来。希望你能够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中,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尝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6、亲爱的孩子,你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希望你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自己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7、宝贝,你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希望你能够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尝试。

8、孩子,你要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希望你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懂得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9、我的宝贝,你已经长大了许多,变得更加聪明、可爱。希望你能够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学习。

10、孩子,你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要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学会坚持和不懈努力。

11、在老师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我们相信你也会变得比以前更懂事,更有礼貌,每天都会快快乐乐,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勇敢、活泼健康和自信坚强。

12、现在升入大班了,你也变成大班的哥哥了,可更要好好表现吆。

13、新学期的脚步近了,爸爸妈妈看着你一天天的长大,非常欣慰。希望你在新学期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幼儿园里好好学习知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你快上小学了,希望你在这学期更加努力学习,越来越讨人喜欢。

14、宝宝,看到你在幼儿园学会了和小伙伴友好的相处,妈妈真为你高兴。

15、妈妈希望你以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生活自理,那样妈妈会更高兴的。

二、大班下学期评语简短真实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评语:

一、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在活动中见到你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让老师很高兴。在新的一年里,老师希望你能更加大胆、响亮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好吗?相信你肯定能做到的。我们期待能看到一个敢于表现的你!本学期被评为“动脑筋”。

应对孩子与难相处伙伴的玩耍:父母只需做这5件事

播报文章众播新知/div>关注2024-09-1016:46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孩子总是对自家的孩子呼来唤去,甚至让你的孩子感到不开心,但尽管如此,你的孩子还是愿意和那个孩子一起玩。

每当这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些“傻气”,甚至有些过于谦卑,为何非得和对自己不怎么友好的孩子玩耍呢?为什么不选择和其他孩子玩呢?

一流视觉体验,13万+高清视频素材随心下载

360搜索推荐x

最近我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一夜,我儿子在临睡前向我倾诉:“妈妈,今天我和XX小朋友玩得不开心,他总是控制我的玩具,不让我和其他小伙伴分享,也不让我玩。”

其实我在白天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情况,我发现那个小朋友几乎把所有的玩具都据为己有,而我儿子想给别的孩子玩时,还得经过他的同意,他如果不同意,我儿子就只能像个小跟班一样跟着他。

这让我非常困惑,既然我儿子感到不快乐,为什么他还是要坚持和那个孩子一起玩耍呢?他难道分辨不出哪些行为是友好的,哪些是不友好的吗?

直到后来我学习了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后,这才找到了答案。原来,孩子的这种行为涉及到两个主要的发展规律:社交发展和道德观发展。

为什么孩子喜欢和那些对自己“不太友好”的伙伴玩耍

首先,孩子的社交偏好主要由他们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

3至5岁儿童的社交发展规律通常是基于物理距离和满足自身需要来选择朋友——《发展心理学》。

孩子们选择朋友并非像成人那样看重“人品好”或“品质坏”,而是看彼此的距离远近和是否能共享兴趣。年龄越大,个人喜好的影响也越加重,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孩子更易成为朋友。

我儿子之所以喜欢和那个孩子玩,是因为他们都喜欢汽车,可以一起用玩具汽车编故事。

当然,成年人初期交友也是基于类似的标准,比如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但要发展成亲密的朋友,如闺蜜、兄弟等深度关系,则还需要通过“人品”、“价值观”等更高维度的筛选。

然而,这种筛选需要一定的判断力,而孩子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他们的道德观还在初步发展阶段。

传世网页版大门打开:2025新版公测等你来战

360搜索推荐x

其次,孩子的道德观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识别出玩伴的不友好行为。

2至5岁的儿童处在道德发展的前道德阶段,其中一个特点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遵守规则——《发展心理学》。

我们发现,如果孩子的“好朋友”以“我不跟你玩了”,“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生气了”这样的话语威胁他们,他们往往选择顺从对方。

因为在孩子看来,不和我玩是一种惩罚,为了避免这种惩罚,他们会听从对方的要求,而不是判断这个要求是否正确。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就非常喜欢和一个比较“霸道”的小伙伴玩耍,但这个小伙伴有时会很“强势”。有一次她让朋友的女儿从一个很高的台子上跳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幸好被及时制止了。

朋友很生气,回家后严厉地告诉女儿不要再和那个孩子玩,但是第二天,女儿又兴高采烈地去找她玩了。

为了“保持友谊”,孩子做出一些危险或错误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很荒谬,但这其实符合他们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

作为家长,看着这样的情况发生心里自然是非常焦急的,虽然万般不愿看到两个孩子一直在一起玩耍,但由于大家同住一个小区,同在一个学校,避不开的。

既然避免不了,那就把这个“不太友好”的玩伴作为提升孩子能力的陪练吧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冲突、危机、矛盾其实都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机会。

我是这样看待孩子的这类小伙伴的:他们年纪都很小,他们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刻意去指导孩子应该和谁玩,不应该和谁玩,而是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学会观察、辨别、判断并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

所以,当儿子在睡前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时,我是这么跟他说的:

第一步: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可以让他更愿意分享更多的细节,以便我们全面了解情况。

我说:“嗯,这确实挺让人生气的,自己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控制着,你有没有尝试把玩具要回来呢?”

儿子低着头,一副难以言喻的模样(这说明有问题)。

我继续问:“你是怕他把玩具要回来以后,他生气就不和你玩了吗?”

儿子点点头(果然如此,这就是典型的前道德阶段的特点)。

我继续表达共情:“我明白你的担心,有个能一起玩的小伙伴确实挺难得的。”

《传世2》全新版本震撼发布!

360搜索推荐x

第二步:将问题交回给孩子,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找到解决方案。

目前的情况还没有严重到需要大人介入的程度,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我问他:“我知道你很喜欢和他一起玩,但是他的一些做法让你不开心。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可以继续和他玩,又能避免玩具被他控制呢?”

儿子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看着我说:“妈妈,我有办法了!明天我就不带玩具了。”(虽然这个答案和我心中预期的不同,但他能想到解决办法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至于这个方法是否行得通,就由他自己去尝试和总结了)

第三步:肯定孩子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但不对其方案作出评判。

我点头赞许地说:“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呢,不带玩具,他就没办法控制你的玩具了。你们还可以玩其他游戏。那你就试试明天这么做吧,如果需要帮助就来找我。”

由于孩子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有限,他们不太可能立刻想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他们开动脑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步: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的方法,利用成果提高自信。

第二天,儿子真的没有带玩具下去玩,又碰到了那个小伙伴。两人一起去骑自行车比赛了。回到家后,我问儿子:“今天你没有带玩具下去,你觉得你想到的这个办法解决问题了吗?”

儿子自豪地回答:“我觉得解决了!”

我又趁机夸了他一番:“真棒,你自己就能想到解决办法了!”

几天后,儿子似乎忘记了他的计划,又带着玩具下去玩。果不其然,他又被那个小伙伴控制了玩具。

但是,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儿子这次不再唯唯诺诺地跟着他转,而是采取了“迂回策略”——他知道自己硬抢不过来,于是巧妙地让小伙伴把玩具放在地上,然后迅速把它拿到自己手里(这一招我儿子从3岁用到5岁,每次都奏效)。

相同的人、相同的情境下,儿子却展现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我猜他当时可能在想:我该如何做才能确保我拿回玩具的同时不会惹恼对方?

为什么这么多人挤破脑袋要移民加拿大,原来都是因为有这好处

360搜索推荐x

第五步:通过阅读绘本和玩游戏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判断力

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教育孩子处理这样一个困境:当我的好伙伴让我做一些危险、不正确或者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时,我该怎么办?

我们需要在3至6岁的孩子心中种下这样一个观念:好朋友、好伙伴应该是一起做正确的事情的。

怎样才能传递这个观念呢?有两个方法:

  • 阅读哲学类绘本:比如我经常给儿子读的《我会思考》、《问个不停的加斯东》等系列书,它们包含有“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建议”的主题,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辩论。
  • 玩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比如在电梯里,我突然对他说:“我是你的好朋友,你要听我的指示,在电梯里跳来跳去。”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辨识行为的对错。
  • 这种方式能否提升孩子的判断力呢?我认为是有效的,因为我多次看到儿子拒绝了小伙伴的危险提议。

    不仅他自己不做这些危险的事,还会阻止对方去做,这表明他已经接受了“好朋友应该是一起做正确的事”的观念。

    一方面不刻意阻止孩子和“不太友好”的小伙伴玩耍,另一方面帮助孩子提升判断力,双管齐下,我们就不必太过担忧孩子会被“带坏”或者被欺负了。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友好相处
    发布人:q2060772 发布时间: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