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社保将迎来6项重大调整,社保对民生福祉有何意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专业网络营销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一、社保将迎来6项重大调整,社保对民生福祉有何意义?

自2021年初,社会保障领域的诸多利好接踵而至。将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全覆盖,中央企业划转1.21万亿元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将门诊费跨省支付再扩大,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有望继续提高。各地也在加快绘制2021年社会保险的新蓝图,围绕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实行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医疗保障待遇单列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分工。

今年,社会保障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将进一步充实居民的“钱袋”,同时扎牢民生保障网。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构建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社会保障改革施工图。在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方面,今年将加大力度,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步伐;在医疗保险方面,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体系;在失业和工伤保险方面,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十一、开局之年,围绕改善民生,社会保障多个领域利好连连释放,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多个领域。

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大头”,发展势头喜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各省都已启动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另外,各省都开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的实施工作,委托投资合同金额1.24万亿元,已结算金额1.05万亿元。职业年金在全国32个统筹地区开展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突破1万亿元。

在养老金方面,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正常调整机制。

在医疗保健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理提高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也就是说,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将继续增加。在此之前,2月1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新增加的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区作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就失业与工伤而言,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近日透露,考虑到目前仍有爆发的风险,一些企业可能面临阶段性的下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的压力,该政策将于今年4月底到期,并将延长1年至2022年4月30日。

2021年度社会保障计划将继续在“减负”和“增保”上发力,一方面降低费率,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保障就业,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力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特别是对重病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救助,改革门诊共济保障的医保个人账户,推行跨省直接结算,减轻普通门诊个人自付负担,提高就业便利和医疗保障水平。

二、社会保障对国民经济及民生的影响,求论文2500字,谢了。

控制人口数量,稳定就业形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涉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大基础性问题。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三个领域的问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始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人口过多是我国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挑战。劳动适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但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而且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难点问题。因此,要以人口问题为出发点,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对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规划,继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空间,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重点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保障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历经多次世界经济大萧条而日益完善,显示出其在调节收入分配、纾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强大功能。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条件下,社会保障不仅是消除民众恐惧、安定人心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于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复苏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从零起步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全国普遍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2007年开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9年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我们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保障,到今天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跨越。

但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基金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实现这一目标,关乎国运、惠及全民,造福当代、泽被子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024-09-2514:40·求是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将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纳入总目标,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

  近日,北京市区两级社保经办机构在5家合作银行的丰台区网点开展“社银合作”试点,将部分社保业务纳入服务范围。图为2024年8月13日,群众在工商银行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支行的社保服务专区咨询社保业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决定》部署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改革任务,既有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又有补短板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任务,基于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应对社会保障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等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以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以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重要要求,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可及性、安全性、便捷性、规范性,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

  增强可持续性,夯实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统筹资金调剂机制,统一待遇项目,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统一性和规范性。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增强可及性,将更多的人群纳入覆盖范围。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参保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高质量参保。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费率等政策,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

  增强安全性,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持续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基金监管防控体系,完善要情报送、监督约谈、问责追责、举报管理、警示教育等制度。

  增强便捷性,持续优化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规范经办服务政策标准。全面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民生管理服务新模式。

  增强规范性,加强法治建设。适时完善和修订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现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中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改革》

  (策划:盛玮审核:李艳玲)

【WINDRISES NETWORK MARKET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

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
发布人:pi3532043 发布时间: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