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产品详细

植树造林的不良后果包括哪些方面部分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植树造林的不良后果包括哪些方面部分,[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地理,求解答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灾情较严重的是B坡。原因B坡较A坡地势坡度陡,被开垦成耕地后失去植被保护,发生地震容易诱发滑坡;

(2)可能存在过度抽取地下水的问题,地下水被污染的问题;后果:导致地面沉降、塌陷,地面建筑物受损;地下水质变坏;

(3)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枯水期水位下降,汛期水位更高;

二、人工纯林的危害是什么

人工纯林的危害

我国90%人工林为单一品种的纯林,而且幼龄占82%,因而尽管人工林面积多达7亿亩,居世界之首,却未能在维护生态安全和木材供应上发挥主导作用。

森林的价值并不限于木材,而有多重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生态学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森林经营应当立足于“生态系统经营”。

维持森林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现代林业思想的核心。美国新林业的策略方针和举措以及德国接受“前人栽树、后人遭殃”的深刻教训而提出的近自然林业,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成功的模式。

枯立木与风倒树并非森林中的有害成分。枯立木是许多森林动物之家,风倒木则是新一代森林的温床清除了它们,也就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和森林的天然更新。

对于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意义的山地和丘陵,营造最多的恰恰是生态效益差的人工针叶纯林。我国人工林中针叶纯林占三分之二,个别省份高达95%,且分布集中。在17个针叶造林树种中,杉木、马尾松、落叶松和油松4大针叶林的面积占绝对优势,比例高达83。3%。天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称之为“杂木林”,视为低价甚至无价值树种,闽、湘、皖、桂、浙5省针叶林几乎全部为杉木和马尾松两个树种的纯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则集中了落叶纯林的90%以上。

研究表明,保护土壤不受侵蚀不能单靠树木本身,而应该更多地依赖于林下的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以及低矮的下木灌草或苔藓层的立体庇护。在坡地上,单纯的林木不足以有效防止表土的流失。

90年代的一场天牛灾害使宁夏构成第一代林网的8000万株杨树遭受毁灭性打击,不得不全部砍光。十几年的造林成果毁于一旦,只好从头做起,曰之“第二次创业”。现今“三北”地区,天牛虫害已使约占新植防护林77%的7500万亩杨树受损。这正是植树中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生态学原理——“单一性导致脆弱性”所起的作用。

我国人工林的生物量也无法与原始林媲美,仅统计其中的乔木部分,每公顷原始林蓄积量普遍在2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西藏波密岗乡的一片云杉林,每公顷蓄积高达3831立方米(?),而我国人工林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平均仅39.7立方米。被授予“湖北省荒山造林第一市”光荣称号的宜昌市,由于林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相当一部分经济林长势不良。全市每亩活立木平均蓄积只有2立方米,产值仅66.5元。因此在“绿化达标”之后,又不得不进行“低产林”改造。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每消失一亩天然林,就会有二至三亩人工林取而代之。久而久之,形成了“南演杉家浜,北唱杨家将,东北漫山遍野落叶松”的人工纯林一统天下的格局。全国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每年以1.04万平方公里增加。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在采伐清理火烧木之后从事人工更新。若干年后科研人员发现,人工更新的落叶林防而不如没花钱天然更新的落叶松林长得好。大兴安岭林业经营的特点本是天然更新,人工抚育。林冠下平均每公顷有幼树幼苗9000株左右。在火烧迹地上,如果在1至2年内遇到种子年,即便所有的幼树幼苗均被烧死亦可得到良好的天然更新,就可以少花钱,多办事。

美国的“新林业”(又称生态系统经营)是林业经营思想和理论体系的革新,也是林业经营政策的革新,值得处于转机中的中国林业学习借鉴。

以往美国将森林划分为林业用地和自然保护区两大类型。林业用地用于生产,自然保护区则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林业用地,20世纪50年代之前,美国开发天然林,发展人工林以解决木材需求的主张占据主导地位。到了60年代,随着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改变了对森林的认识。传统林业则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终于推出历史舞台,让位给新林业。一方面是,林业传统经营方式受到广大社会公众和环保主义者的反对。由于到森林中游憩和关注生态的人日益增多,过去无人关心的某片森林要不要采伐和以什么方式采伐的问题,如今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种群众参与和社会关注,成为影响美国林业发展的新年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本身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例如,认识到森林中的枯立木和风倒木并非森林的有害成分,而恰恰是许多鸟兽、兽类、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生境和新一代森林发育的温床。处于森林演化顶级群落阶段的成熟林也并非只有采伐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它的林分结构具有最大的复杂性和最高的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巨大而且不可替代。因此,不能再用老一套的必将给森林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方式经营森林,而必须以现代生态学来指导森林经营,其基本点是“生态系统经营”。

新林业的最大热点是在林业用地上也强调保持和改善林分质量与景观结构的多样性。在采伐前便有目的地保留林中所有的树种,保护藤条灌草、枯枝落叶以及幼树幼苗,保留枯立木、风倒木。坚持采伐后的森林仍是由各种径级的林木组成的、能够生产各种林产品并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天然林。森林环境不变,树种结构不变,生物多样性不变。维持森林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健康状态,是现代林业思想的核心。在现代林业思想指导下,对目前仅村的原始森林应当采取抢救措施,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或规划为自然保护区进行绝对保护;对一般天然林,可模仿自然干扰确定主伐方式加以经营;对于人工纯林则应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改造。要使经过人为经营利用下的森林,尽管保持高度的天然性。这是生态系统经营中决定具体经营措施的基本原则。北京林业大学徐化成教授指出:对森林价值的认识,是指定林业政策的基础。也就是说,林业政策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对森林价值的认识水平。传统林业从木材生产出发,只注重于森林的木材经济价值;而新林业则将森林概括为经济价值(并不仅限于木材)、生物学——生态学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这种多重价值观是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的产物,也是生态系统经营思想的基础。

如果我们相信“大自然做得更好”,那么,为什么不能效仿自然生态系统来改造人工纯林,使之自然化呢?所谓森林人工化的实质,是认为作用下森林系统的树种结构和生物结构的主观化和单一化。因此,在营造人工林或改造现存的人工林时,如果能按照不同的生态位引入本土的天然树种和其它森林生物生物品种,注入自然的成分,也就去除了以往人工林的一些弊病,发挥出天然林的一些优势。这样的人工林是一种人工——天然复合生态系统。德国“近自然林业”便是人工林自然化的典范。对于改造人工林,恢复天然林的经营原则和具体办法,学者们主张以地区原生的森林群落为模拟的样板,大力发展群落中的主要原生树种,使林分接近生态的自发生产,并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物质得以复苏。近自然林业并非完全恢复天然林(若要恢复天然林采取封育手段即可),它是在林业经营中强调使用地区群落的主要本源树种,并尽可能地使林分接近当地天然植被的自然发生,实现森林群落的动态平衡。

森林的适度人工化不可避免,甚至也有其必要性。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应当适度营造经济林、农田防护林、工业用材林、薪材林及园林风景林等,不可能让它们都自然化;但是,森林的高度人工化,特别是现存天然林的人工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使后代蒙受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美国的新林业和德国近自然林业包含着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不失为解决我国人工林的缺陷和防止天然林进一步人工化的有效途径。

三、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

中国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一)城市环境污染态势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城市尘污染。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然而,这5个城市在我国仅属中等污染,许多城市尘污染还要严重得多,如:吉林、济南、太原、铜川等城市总悬浮微粒年日均浓度都超过600μg/m3,这些城市冬季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超过1000μg/m3。全国5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尘污染严重刺激和损害呼吸道粘膜,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炎症和气道阻力增加,长期作用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归因百分比为30%以上。据20个统计资料较全的大中城市分析,每年因大气污染所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150万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为2.3万人,肺心病患者17.7万人,肺心病死亡人数1.3万人。

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危害十分严重。例如在重庆市,马尾松成片死亡;街道两旁树木自60年代以来已更换3次树种,仍无法抗御酸雨的侵蚀;嘉陵江大桥钢梁腐蚀严重,必须每年除锈和油漆一次;重庆电视塔建成3年后就生锈,9年内维修3次;建筑物变得又黑又脏;农作物减产5%~10%,往往一次酸雨后作物成片毁坏;酸雾明显损害人体健康。除西南、华南酸雨区之外,近年来又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和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酸雨区。据估算,仅西南、华南酸雨区因酸雨造成森林死亡、农业减产、金属腐蚀的经济损失即达140亿元(按1988年价格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将不断增加,全国煤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以4%的速度增长,若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大气煤烟型污染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汽车和摩托车拥有量迅速增加,许多城市出现了明显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

(l)河流

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例如,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近几年来共发生大的污染事故54起,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江苏邳县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小麦平均每亩减产40~50公斤,水稻平均每亩减产60~90公斤。1989年春节之际,上游开闸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两市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饮用,100多万市民的饮用水发生危机,老百姓怨声载道。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除淮河之外,松辽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5个省市29条江河不完全统计,2800公里河段渔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平均每年发生大面积污染死鱼事故约1000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荒废。

(2)湖泊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昆明市第三水厂1993年被迫停产43天,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沿湖不少农村的井水也不能饮用,造成30多万农民饮水困难;由于饮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987年昆明市肉联厂100多名职工中毒;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1987年产量仅为最高年产量的1/10,鱼群种类减少,名贵鱼种绝迹。

据全国饮用水源调查,全国约7亿人饮用大肠菌群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近年来我国伤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腹泻等疾病屡有发生,都与水污染有关。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缺水问题已十分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全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40多个城市经常闹水荒。据统计,全国因缺水造成粮食减产50多亿斤,工业产值损失近千亿元。

3.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

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199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6.2亿吨,堆存量达到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1992年达到8262万吨,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二)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据调查,乡镇企业现有1800万家,1992年其废水排放量为36.6亿吨,全国2/3的河流受乡镇企业污染,污染土地2000多万亩。

近十年来,我国使用农药防治虫害效果显著,每年使用农药面积为23亿亩次,每年化肥施用量达2930万吨(折纯),但农药、化肥有效施用率仅为30%(仅为国外先进农业区的1/2),其余都挥发到大气中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农用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极大的影响,全国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5公斤左右,地膜残留率为20%~30%,对土壤破坏很大。由于乡镇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三废”治理能力低,排出的污染物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有的地区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例如,一个小造纸厂污染一条河,全国1万多家小造纸厂造成农村水环境严重恶化;土法炼焦、炼硫磺、金属冶炼产生的大气污染使大面积植被坏死、粮食绝收;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致使资源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河道淤塞,其后果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农民的健康,贵州、云南等省出现了明显的公害病,如铅中毒、砷中毒、镉中毒等。

农村环境问题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生态破坏是涉及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需经过几代人才能恢复,甚至难以逆转!

(三)生态破坏态势

我国的生态破坏态势日益严峻。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和自然生态严重失衡。

1.物种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其中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1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广东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已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2.植被破坏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然而,据1993年林业部公布,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88年全国每年被侵占750万亩,而1989~1991年达年均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3.土地退化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l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初期水土流失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黑土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l%~2%(理想值应当是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四)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中国的形象堪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全球环境正在急剧恶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消失、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以及横跨美国、日本、中国、前苏联等广阔地带上空的臭氧已经减少3%的警报,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臭氧层破坏将导致皮肤癌发病率增加,明显损害人体及动物免疫系统。我国已于1989年和1991年先后参加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修正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议定书》规定:经济发达国家将于1994年全部停止使用哈龙类物质,1996年全部停止使用氯氟烃类物质。虽然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有10年宽限期,但发达国家全部停止使用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生产与使用受控物质数量最多的国家,难免受到巨大的国际压力。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时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所致。目前,我国人均使用能源水平低,但使用煤炭的总量占世界第三(美国、前苏联、中国),而且,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形式,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得到改变。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到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那时,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国是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并已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上签字,承担了履行公约的义务。但是,由于一些人缺乏认识,滥捕乱杀野生动物、滥砍乱挖野生植物现象依然存在,走私贩卖珍稀物种屡禁不止,这不仅严重破坏我国的生物资源,也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

(五)与国际经济接轨,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1992年我国GNP增长12.8%,1993年GNP增长13.4%。但是这种增长基本上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靠拼资源、拼能源取得的。这种以高物耗、高能耗、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如不彻底改变,既难以持久,也无法同他国竞争。

同时“贸易与环境”也是当今世界的又一热点。随着关贸总协定的控制领域不断拓宽,谈判范围已由货物贸易到劳务市场、由知识产权到环境保护。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正式要求中国开放环境保护产品与服务市场。此外,环保条件也正在成为影响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条件之一。工业化国家正在提倡“清洁生产”和对生产过程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控制。对于属于这类生产的产品,一些国家颁发了“环境标志”、“生态标志”或“绿色标志”,没有标志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将不得不丧失竞争力。从发展趋势看,开发“环境标志”产品是国际接轨的必要,否则,国外的产品进得来,我们的产品出不去。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植树造林的不良后果包括哪些方面部分
发布人:penme0130 发布时间: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