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微信小程序知识竞赛可以切屏吗,Axure怎么制作知识竞赛/答题app、小程序原型?

一、微信小程序知识竞赛可以切屏吗

微信小程序知识竞赛不可以切屏,切屏将导致系统自动交卷。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二、我们为什么热衷于知识竞赛?

“你确定吗?”

最近风靡的知识竞赛类游戏,是否让你想起当年的开心辞典、幸运52、三星智力快车、一站到底等节目?时间来到2018年,益智类娱乐再度流行,我们玩的方式也变了,手机移动端上,从微信小程序到各家直播平台,除了“傻傻分不清楚”的冲顶大会、百万英雄、百万赢家、芝士超人、头脑王者,陌陌和新世相也推出了类似活动,不少互联网公司更在变着法儿加紧开发知识竞赛类产品,对战、奖金、明星主持、名人助阵,还有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设计。

那么,这是一次“换汤不换药”的回潮,还是一次“别有用心”的革新?

知识竞赛类游戏的玩家如是说

毫无疑问,知识竞赛类游戏是吸引人的,而且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莫名还会有种“我不是在玩游戏、是在学知识”的感觉,这跟玩其它娱乐类游戏可不太一样,“沉迷”得特别心安理得。

的确,这类游戏还会给我们带来些好的影响,比如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或者被促进了一把求知欲。头脑王者的玩家星星表示,自己最近玩头脑王者以后,因为历史题错得“稀里哗啦”,默默买了本《上下五千年》补历史。尝试过几个知识竞赛类游戏的玩家肖青说,“这些游戏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脑筋急转弯》、《十万个为什么》等趣味百科的书,以前总是用这些书跟小伙伴一起玩答题游戏,所以看得津津有味,还是那时候比较有求知欲。”

游戏的快感也不太一样。竞赛类游戏有的比操作,有的比氪金,而知识竞赛只需“自带脑子”,可谓真正无门槛,“脑力的比拼”也似乎更有意思,百万英雄的玩家子鱼说,“其实一个人玩不太好玩,需要团队一起玩,跟亲近的人一起玩,还可以互相鄙视!”

当然,玩家热衷的原因也很多。直播平台有奖金、名人等各种花样,小科说,“别人玩时我跟着看了会,后来自己主动去玩,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答对了拿钱!”乐乐表示,“听说是王思聪弄的,好奇就去看看。”肖青有一阵没玩这类游戏了,最近又关注起来,“因为我是马未都的粉丝啊!听说有马未都的国学专场就强势围观!”至于知乎的小程序头脑王者,星星说,“最开始玩是因为好友发了对战模式给我,PK了一把,大概熟人效应吧。起初赢得多,也不觉得太有意思,等玩到后面的段数,高手很多,就产生了竞争意识。”而已经刷到“头脑王者”级别的小妖也表示,“朋友非要和我PK。”

除了玩游戏,玩家们想法也不少。星星很认真地说,“玩到游戏后面有几点思考,目前题目有知乎基础题库和网友题库两部分。但网友出题水平参差不齐,出题审题制度还不太完善。还有就是计分制度,最后一题双倍分简直太bug,可以达到一题定胜负的作用,那这道题就很关键,有些娱乐题啥的放最后一题,真的很没营养。而且随机重复的题目还蛮多的,应该是基础题库还不够大,当大家都玩到很高级别的时候,有时候就不是拼知识面而是拼手速了,这样就没啥意思了,不过有的时候我也会惊叹,这种知识点对手也知道……自己还是太无知了!”

肖青在冲顶大会刚上线时参与过几次,“有些题目真的很无厘头,特别是前面几道题,类似于送分题,但主持人还会制造悬念以及解释一堆,感觉在耗时间,或者是特意用简单的题目先留住用户?有些题目很新,还挺与时俱进的,但偶尔会很尴尬,比如苹果手机的价格和颜色,好像不是很有营养……玩了几次后,觉得题目有点无趣,又要听主持人唠叨太多的内容,虽然能分到奖金,但时间上的性价比太低了!不过定时参与的感觉很有趣,有点像过去大家一起守着电视,和朋友有同步的期待。”

招财认为此类游戏是很好的社交工具,也满足人们的攀比心理,回忆起刚接触游戏时的趣事,“有天朋友来家里喝酒,就说不如我们来闯关成功一次就喝一口吧,三个人看着手机一起答题还蛮好玩的!我在的小群里6个人中有4个人都冲上了王者等级,于是我也试了试,想想最开始游戏流行,是另一个群里大家在比拼段位,有人比自己高了就不服气要再来试试。所以我想主要还是社交和攀比咯。”

表面上看,这是益智类节目的“回潮”

知识竞赛类游戏是2018年初全民热的“第一把火”,和它相比,“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等话题游戏都显得小众起来。几家直播平台因为数据流量过载,服务器几经瘫痪,玩家在参与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问题,至于产品本身,一反现在手机应用普遍的“文艺设计感”,甚至有点儿“糙”。即便如此,大家的参与热情还是持续高涨。

这种“流行”,颇有过去的益智类节目“回潮”之感。其实知识竞赛类活动在中国一直很受欢迎,在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不少单位就会组织此类活动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1984年,工人日报社就出版了《知识竞赛题集》(姚荣启曾晓明/等编),198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知识竞赛题集》(盖雷平/等编)、《知识竞赛题解》(李利/编),198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知识竞赛2000题》(陈尤龙/主编)。

千禧年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书刊和广电为主的文化内容日益丰富,知识竞赛类活动也被搬上了电视荧幕。当时风靡全国的《开心辞典》收视率长期居于央视2套首位,最高时达3.79%,不少厉害的答题选手令观众印象深刻,宛若明星。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自己也能以家庭、友人为小单位在“场外参与”,但比之答题者直接参与的紧张感还是有所差距,这类活动在线下再次流行,不知是否为了方便大家组织活动,“开心辞典抢答”编辑室在2002年还出版了《开心辞典智慧题库》,同年,知识产权出版社也出版了《知识竞赛3000问》(谢启林/主编)。

免费知识竞赛小程序开发平台是什么软件

《开心辞典智慧题库》(2002,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知识竞赛又换了另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形式《一站到底》,多人共同答题竞赛,甚至还有百人场等更大规模的参与方式,不论是活动的刺激度还是观众参与机会,都增加了不少。但“一站到底”的火热,也不过是让此类活动在各高校、公司组织集体活动时能够有所效仿,还是很难“全民直接参与”、“人人参与”。

所以说,不论是近几年的《一站到底》,还是之后的《最强大脑》,都无法改变观众无法直接参与的屏障,我们更多是作为旁观者在“围观”。知识竞赛类活动,需要题库的基础和竞赛的对手,甚至还需要“观战”的观众,小团体要组织实在是有难度。而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才在2018年以知识竞赛类游戏真正打破了这堵墙——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可以参与知识竞赛活动,小程序的两两PK,直播平台的全民参战;至于观众,战绩分享到社交媒体后,人人都是观众。

由此可见,知识竞赛并不是什么新花样。既然大家都热衷于知识竞赛,有心人就把它们搬到移动端,让大家可以玩个够,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所以这些游戏仅仅是炒冷饭式的“回潮”吗?不交入场券,不收报名费,答题拿奖金,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好的事儿,或许不会那么简单。

移动互联网的又一次“革新”?

互联网从业者July说,“我觉得(与过去的知识竞赛类节目相比)不太一样,回潮这种观点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动机了。知识竞赛类游戏既然在直播平台集中爆发,就可以看看它到底击中了直播平台的哪些痛点。从用户角度来看,的确,奖金是个很吸引人的点,乐趣可能也是;但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种对用户的吸引也为平台拉新和提高活跃度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也是区别于传统直播的一种新模式吧,有没有可能为直播发展带来第二春。”

所谓传统直播的模式,主要为“尬聊+打赏”,虽然在许多人看来,直播行业还是很火热,但增速已有所放缓,直播内容无所不用其极,吸引眼球的内容也算是“江郎才尽”了。July提到,“现在直播平台应该会有些担忧以后打赏的模式没人玩了怎么办,那么多少会考虑些业务转型。而知识竞赛类活动可能会为直播平台吸引很多原来不玩直播的人,这个特别重要,相当于注入新鲜血液。”

喜欢玩知识竞赛的用户有什么特点?我们很难总结,每个人理由不一样,看起来人人都对知识竞赛有点儿跃跃欲试。July说,“新用户的特点就是普通人,是大众。相较于以前看直播的‘大众’,这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尤其这其中还有许多从来不玩直播的人。而不玩直播的人进入到知识竞赛的APP以后,花十分钟答完题,难保不会点点别的,转化率还是值得期待的。想一想,原来玩直播的人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冲着主播来的,所以产品经理们的心思都在主播、打赏上。现在引入更一般化的用户,对产品经理们来说是个拓展业务线的好机会。”

至于说直播平台未来会不会因知识竞赛类游戏的火热,继续推出更多在传统广电媒体上受欢迎的活动,还很难说。如果往那个方向发展,或许又可以引申到自媒体发展的问题上来了,继传统纸媒之后,传统广电媒体会否也将受到互联网冲击呢?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新世相“百万黄金屋”请了不少明星助阵

娱乐行业的从业者小妖倒是对直播平台不太看好,“我身边没什么人玩直播类的知识竞赛,可能因为要卡时间点,大家没什么兴趣。而且一旦知道平台的套路,比如说奖金这一轮300万元,最后分到用户手上的有多少就不知道了,有的最后只分几块钱,水分太大,太浪费时间。明星的噱头,我觉得就还好吧,明星也是为了出场费嘛,可能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见得多,就不稀奇,但我97年的弟弟天天在玩,还让我给他激活复活卡。小程序还不错,没事可以PK一把。”

而说到微信今年年初就大力推广的小程序,我们不难想到,之前要火没火的小程序,也在借着微信的用户基础,做更多尝试,既有趣味又容易传播的知识竞赛类小程序,借着微信好友之间的PK,当然就变得显眼了起来。有人曾说小程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改变,这波操作以后,移动互联网的变化谁知道呢?

三、Axure怎么制作知识竞赛/答题app、小程序原型?

今天,我将用中继器教你制作一个知识竞赛/答题app的原型。该原型易于使用,所有的交互都在生产后建立。您只需要导入问题,答案和每个问题的分数到重复器完成它!感兴趣的小伙伴就可以跟着羽兔操作起来吧!如果你打算自学Axure原型设计的话,推荐的Axure自学视频课,专业讲师传授知识点,可以0基础学会软件功能操作以及动手实操~

Axure制作知识竞赛/答题app、小程序原型步骤:

1.效果展示2.功能介绍

(1)回答正确:回答正确时,显示答案显示绿色,自动得分

(2)回答错误:回答错误时,选择答案显示红色,然后在显示正确的绿色答案,不得分

(3)超时:右上角有倒计时,超时没作答,自动显示对和错误的答案,本题不得分

(4)自动记分:记录每一题的得分,每一题分数可以在中继器内设置

(5)自动评星:满分5星,80-99%4星,60-79%三星,40-59%二星,20-39%一星,0-19%没星。上面分数指的是百分比分数,即得分/总分

(6)再来一局:可刷新重新完成

(7)返回:关闭该页面

使用方法:

在内容中继器内,填写问题、答案和每一题的得分即可!其他效果预览时自动实现

question:填写问题

answerA-D:填写ABCD的答案

right-answer:填写哪一个是正确答案(ABCD)

goal:该题的得分

3.制作方法3.1制作手机外框

可以在网上手机外框的素材:

3.2中继器内制作

3.2.1中继器表格制作

如下图所示,总共7列:

question:问题

answerA-D:ABCD的答案

right-answer:哪一个是正确答案,填写ABCD

gaol:如果答对了,每题得分多少

3.2.2中继器内原件

一个题目文本框、4个答案的按钮拜访即可。

3.2.3中继器交互设计

中继器每项加载的时候,设置题目文本框的文本=question.text,answerA-D:ABCD的文本=answerA-D.text。

中继器内多页显示,每页显示一条。

3.2.4答案按钮交互

4个答案的按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交互样式中设置选中显示绿色,禁用显示红色。

鼠标单击时:做判断,如果正确答案和点击的答案一致,选中该答案按钮,如果不一致,禁用该答案按钮。

3.3评分制作

在手机做一个文本框,用来记录分数,默认为0,在上面答案按钮鼠标单击时,如果答案正确,设置该文本框的分数的值=该文本框的分数的值+goal的值。

3.4弹窗

按自己喜好做一个弹窗,然后在上面答案按钮鼠标单击时加一个事件,如果该行时中继器最后一行,显示弹窗,并且让弹窗里的分数=上面记录分数的文本。

这样就制作完成了,以后使用,仅需简单填写中继器的内容,即可自动生成,所以强烈推荐给各位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Axure怎么制作知识竞赛/答题app、小程序原型?”的内容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到你!更多Axure精彩分享,尽在Axure相关文章!Axure因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创建原型,备受众多产品设计人员所使用!对于想要快速学会Axure原型设计的小伙伴,就可以选择精选的Axure自学视频课!不要犹豫,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始学习体验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
发布人:p750528 发布时间:2024-08-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