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致命0.1克!120℃都杀不死的‘餐桌杀手’已撂倒多人!千万别碰!四川首例!这种致命毒蘑菇,成都已经有人中招……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四川毒蘑菇辨别指南:认清这些蘑菇别碰!,[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致命0.1克!120℃都杀不死的‘餐桌杀手’已撂倒多人!千万别碰!

蟾蜍是致命“餐桌杀手”,千万别碰!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在田间常见的生物。然而,它绝非可以随意食用或当作药材的“野味”,其毒性极强,已经导致多人中毒甚至丧命。

一、蟾蜍的毒性及危害

蟾蜍的皮肤、腺体以及内脏中含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能够直接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仅需0.1克的蟾蜍分泌物,就足以致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医学上尚未研发出针对这些毒素的特效解药。这意味着,一旦中毒,救治难度极大。

二、高温无法去除蟾蜍毒素

民间常有“高温烹煮就能去毒”的说法,但这完全是错误的。实验证明,即使使用120℃的高温连续煮4个小时,蟾蜍体内的毒素仍然完好无损,不会被破坏。因此,通过烹饪来去除蟾蜍毒素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三、中毒症状及后果

一旦误食蟾蜍,中毒症状会迅速出现,且后果严重。中毒后30分钟到1个小时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而死亡。近年来,已有多起因食用蟾蜍而导致的悲剧发生。

四、关于蟾蜍的误区

  1. 只吃腿部肉就没事:这是错误的。蟾蜍的毒素会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到全身,因此任何部位都可能含有毒素。
  2. 泡药酒能解毒:这同样是错误的。酒精不但无法解除蟾蜍的毒素,反而会加快毒素的吸收。

五、蟾蜍的保护与法律

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随意捕杀、食用是违法的。因此,我们不仅应该避免食用蟾蜍,还应该保护它们免受非法捕杀。

六、误食蟾蜍后的应对措施

如果不小心误食了蟾蜍,应立即用手指压舌根催吐,并带着残留的食物迅速前往医院。这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千万不能耽误。同时,平时也应避免直接触碰蟾蜍,因为直接触碰可能会导致皮肤红肿,甚至损伤眼睛。一旦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前往医院检查。

七、其他危险生物

除了蟾蜍外,还有一些生物也极具危险性。例如:

  • 野生河豚:其毒素仅需0.5毫克就能致命,且没有解药。河豚的毒性同样耐高温。
  • 织纹螺:含有河豚毒素,最快5分钟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 毒蘑菇:民间鉴别方法不靠谱,一旦中毒,病死率很高。
  • 八、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蟾蜍等危险生物绝非可以随意食用的“野味”。我们应该坚决避免轻信偏方、捕捞、购买或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动植物。一旦发现有人中毒,应立即送医,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后续调查。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宣传这些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这张图片展示了蟾蜍的外观特征,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与其直接接触或误食。

    二、在内蒙古,雨后见过这样的蘑菇吗?千万别碰!

    在内蒙古,雨后确实会出现很多这样的蘑菇,其中一些是有毒的,千万不能碰

    一、内蒙古雨后蘑菇情况

    内蒙古地区在降水频繁的季节,尤其是雨后,山林、公园以及小区绿化带等地方,野生蘑菇会大量生长。这些蘑菇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为自然环境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景。

    二、毒蘑菇的危害

    然而,在这些野生蘑菇中,不乏有毒种类。一些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外形上极其相似,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难以仅凭肉眼进行准确辨别。因此,市民在雨后看到野生蘑菇时,应高度警惕,切勿轻易采摘和食用。

    三、中毒风险与预防措施

    误食毒蘑菇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事件,甚至危及生命。内蒙古疾控中心已发出紧急提醒,强调野生蘑菇毒性难辨,市民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蘑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内蒙古雨后出现的野生蘑菇中确实存在有毒种类,市民应时刻保持警惕,切勿轻易触碰或食用。只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川首例!这种致命毒蘑菇,成都已经有人中招……

    原创2022-05-20 10:05·四川名医每年随着夏天雨水开始充沛起来

    树林间、草坪里

    一大波小蘑菇开始探头探脑了

    近日,成都锦城广场冒出了不少灰白色、浅棕色的菌子

    这群“小菇凉”中

    有些总是怀着比容嬷嬷还毒的“坏心眼”

    没错,就是毒蘑菇

    而且还是“蘑界致命毒王”

    它们要开始害人了!

    01

    自家后山捡了6朵白蘑菇

    成都男子食用后中毒致肝衰竭!

    今年5月6日上午10:00,家住蒲江的陈先生在自家后山闲逛时,偶然发现松树林里发现了6朵白色的蘑菇,它们小心翼翼的生长在草丛中,身上没有任何多余的颜色和杂质,看起来纯洁无害

    于是,陈先生拾起它们带回家,在中午的时候将它们全部素炒了,独自品尝这大自然“馈赠”的夏日鲜食。

    △是不是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样子(医生供图)

    结果,好景不长,晚上10点左右,陈先生开始剧烈呕吐、腹泻,不能忍受。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检查。

    但是,在当地医院经过一天的对症输液治疗后,陈先生的肝功能却急速恶化。当地医院当机立断,将陈先生转诊至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到达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后,陈先生被立即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解毒剂、血液净化、导泄、利尿等急救措施轮番开始。

    对于陈先生来说,他只知道天天卧床,屁股好痛,然而殊不知,他的肝脏功能在中毒后第三天开始迅速恶化达到急性肝衰,死神随时都在床边转悠

    好在经过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全力抢救后,陈先生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难关,已经于5月17日出院回家。

    最后,经过毒检确认,陈先生食用的这6朵看起来纯洁无害的蘑菇是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致命鹅膏」,这是首次在四川发现致命鹅膏有分布


    02

    它是蘑界的“毒王”

    仅50克就能要一个成年人的命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它第一次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就是因为其在广州导致了9名民工中毒全部死亡

    为了警示后人,我国真菌界大咖——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杨祝良教授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辉教授共同将这个“剧毒杀手”定名为“致命鹅膏”。

    致命鹅膏可造成急性肝损害,最后导致人体多器官衰竭死亡,正常人误食50克(一两),如不及时救治就可致命。

    据调查,自从被发现后,它已经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惨案,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毒王”


    03

    谨记!

    见到这样的蘑菇不要捡!不要吃!

    ?形态——

    致命鹅膏的菌体各部分均为白色,菌柄上部有白色膜质菌环(易脱落),菌柄基部球形或近球形,有菌托。

    因此,一旦看到“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蘑菇不要捡!不要吃!

    (陈先生采摘的蘑菇明显看见穿了“鞋子”,可能穿的白色超短“裙”,看不清楚,所以不好分辨,图源:医生供图)


    ?生长环境——

    致命鹅膏与黧蒴树有共生关系,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

    与致命鹅膏共生的黧蒴树

    ?中毒症状——

    鹅膏中毒的潜伏期大于6小时,其症状主要为肠胃不适、腹泻、呕吐

    根据研究发现,目前,致命鹅膏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各地区,在云南省(德宏、保山、普洱、楚雄、大理、昆明等地)、贵州省(黔西南州)、四川省(成都市这例就是四川省首例)和福建省(漳州市)也有分布。

    除了致命鹅膏,四川地区的剧毒鹅膏属还常见到灰花纹鹅膏,淡红鹅膏,裂皮鹅膏,黄盖鹅膏,欧氏鹅膏等。它们有很容易辨认的结构特点,如下图:


    04

    擦亮眼睛!

    这些都是四川常见毒蘑菇!

    四川省有不少山区丘陵地带,每当6-8月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

    据微生物所实验室对2021年四川省部分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蘑菇进行鉴别,提醒大家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容易误采误食的蘑菇:

    大青褶伞

    ●俗称铅绿褶菇等,是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具体出现时间为3-12月份(惊蛰至大雪),集中出现在6-10月份(芒种至寒露)。

    ●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

    ●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包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条盖盔孢菌

    ●又称条盖盔孢伞,是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晚春至初夏、晚秋至初冬最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

    ●生长在腐木上、锯末堆上或者腐殖质高的地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小个子,黄褐色,有条纹,长树上”。

    ●剧毒,致死率高。仅2018-2021年的4月、10月-12月,该种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和云南至少造成16起中毒事件,35人中毒,6人死亡。

    肉褐鳞环柄菇

    ●肉褐鳞环柄菇生长在针叶树林地上,以松树最为常见,在云杉、冷杉等树下也有发现,偶尔生于枣树、杨树等阔叶树下。

    ●主要于6、7月份和9、10月份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小个子,头长草(鳞片),腿长毛(鳞片),松杉树下常见到”

    ●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2019-2021年在我国至少造成35起中毒事件,85人中毒、8人死亡,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蘑王”。

    除此外

    在川渝地区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图上没有的保险起见也不要吃)

    按照毒性强弱排列顺序


    05

    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千万别信这些民间“鉴别方法”


    人们对野生毒蘑菇有一些常见的误解,还有一些鉴别毒蘑菇的土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并不靠谱。

    Q1: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仅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

    比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很多颜色鲜艳的蘑菇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而外观为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通身白色的致命鹅膏却是容易引起误食的剧毒蘑菇。

    Q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的地方的蘑菇无毒?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长在松林中。

    Q3: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和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银针验毒”仅仅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实际上毒蘑菇不会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产生颜色变化。

    Q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却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Q5: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但仍然有毒,比如丛生垂暮菇。

    Q6:以前每年都在这棵树上采蘑菇,并没有毒,今年继续采摘食用也没问题?

    蘑菇生长受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凭借经验判定哪片区域蘑菇是否有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年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的人,基本都是这些每年都去采毒蘑菇从来没遭过的人

    其实,即使是菌类专家,几乎都不能用肉眼准确找出毒蘑菇,因此不要轻信民间的分辨方法。

    06

    不幸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这些急救知识要知道


    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并保留毒蘑菇样品带到医院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催吐、洗胃和导泻

    为减少毒素的吸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

    补水

    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防止窒息

    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归根结底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

    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

    不吃来历不明或猎奇而得的蘑菇

    想吃蘑菇就去正规市场或餐馆

    菌子虽好吃,生命更可贵,谨慎尝“鲜



    本文受访医生

    华西四院急诊科

    华西四院急诊科以中毒救治为特色,是四川省中毒医学救援队承建科室。作为四川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对各种化学中毒、动植物中毒、药物中毒等有较强的救治能力,提供急性中毒患者紧急抢救和治疗。我科拥有血液灌流机、CRRT机、高压氧舱、呼吸机等先进的中毒血液净化设备、生命支持和监测设备,能快速开展床旁血液灌流、血浆吸附、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DPMAS等多种单独或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为各种急性中毒提供先进快速地救治手段。急诊高压氧治疗给各种急性有害气体中毒、中毒性肺水肿及缺血缺氧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紧急救治。依托我院较强的毒检能力,其理化实验室拥有液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原子吸收、ICP-MS等国内最先进的毒检分析设备,能提供数十种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气体中、药物中毒等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快速检测,并长期接收川内外各种中毒标本的检查筛查。我院也是四川省化学中毒解毒药品储备单位,长期储备有20余种解毒剂。长期以来,华西四院急诊科在急性中毒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在西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

    24小时急救电话:028-85501570、02885501677


    文/编辑丨文静制图丨yunyun

    部分内容参考丨四川疾控、科微学术

    图片来源丨微博123rf网络科微学术

    监制丨清清

    审核丨蓝岚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四川毒蘑菇辨别指南:认清这些蘑菇别碰!
    发布人:onm980424 发布时间: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