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4662474462626355/
首发2024-07-23 11:07·可可大白话讲故事
哎,说起来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头那个憋屈啊!在咱们温州乐清那旮旯,老李头,一个地道的庄稼人,说走就走了,家里头那是哭得稀里哗啦的。老李头的女儿小李,那叫一个孝顺,想着让老爹风光大葬,就张罗着在村里摆了两桌酒席,想请亲朋好友都来送送老爷子最后一程。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对吧?
可你猜怎么着?这酒席一摆开,麻烦就来了!村委会的几位大爷,跟突然冒出来似的,说小李违反了村里的“铁律”——丧事期间,一滴酒都不许沾,更别说摆桌吃饭了。这规矩,听得我是云里雾里的,心想:这得是多老的黄历翻出来的啊?
“俺爹这一辈子,辛辛苦苦,到头来连口热乎饭都不让请大伙儿吃?”小李那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哗哗往下掉。她怎么也想不通,这孝心咋还成错了呢?
“上头规定的,咱也是没办法。”村干部一脸无奈,但手里的罚款单可不含糊,五千大洋,外加骨灰得在村委会搁仨小时才能领走。这操作,简直比唱大戏还热闹,看得村里人是目瞪口呆。

“五千块啊!咱家攒多久才能攒到这么多?”小李的老公在一旁急得直转圈,俩口子平时省吃俭用,就为了给孩子多攒点学费,这下可好,全打水漂了。
“这规矩,比那城墙拐角还硬!”村里的老张头叼着旱烟,摇头晃脑地说,“想当年我老娘走的时候,那也是几桌几桌地摆,村里人那个热闹劲儿,哪像现在,死个人都跟做贼似的。”
这事儿,就像一阵风,嗖嗖地就刮遍了整个村子。大家伙儿议论纷纷,有的说小李倒霉,有的说村委会不近人情。我呢,也凑了个热闹,跟大伙儿一块儿吐槽。

“你说这规矩,到底是用来干啥的?是让人守的,还是让人难受的?”我这一问,立马引起了共鸣。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也得讲人情。
我听着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规矩嘛,本来是好的,它能让我们这个社会有秩序、有规矩。但规矩一旦变成了冷冰冰的条款,不顾人的死活,不顾人的感情,那它还有啥用呢?
小李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一些怪现象。规矩和人情,咋就那么难相处呢?为啥就不能让规矩更人性化一点,让大伙儿在遵守规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呢?

村里的大妈大婶们,一个个也是感慨万千。她们说,以前村里办丧事,那叫一个热闹,邻里乡亲都来帮忙,大家一块儿哭一块儿笑,虽然难过,但心里头暖洋洋的。现在倒好,规矩多了,人情味却淡了。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头那个五味杂陈啊。规矩和人情,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可现在却像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越走越远。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多一点人情味,那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好一点呢?
当然了,我也知道,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咱们总得试试吧?总不能让规矩成了压在人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吧?

最后呢,我想说几句心里话。小李这事儿,虽然是个小插曲,但它却像一根针,扎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它让我们反思:在规矩和人情之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是死守着那些冷冰冰的条款不放呢?还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生命、每一份情感的价值?
我想答案应该是后者吧。因为规矩再硬,也硬不过人心;条款再多,也挡不住真情的流露。让我们在遵守规矩的同时,也别忘了那份最纯真、最质朴的人情味吧!
说到这儿呢,我也得留个小尾巴给大家。你们觉得呢?规矩和人情之间到底该怎么平衡?是应该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呢?还是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人情味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说不定你的看法就能成为咱们这个社会的一股清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