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陌陌与比邻你觉得哪个好用?陌陌比邻两大交友软件对比
在现实中很多朋友大部分时间可能都被工作和学习占据,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没有很多时间在线下去认识结交许多好友,但对于交流的渴望却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虚拟的网络,给朋友们提供了很多认识朋友的机会,让很多朋友们交到了更多的朋友,所以越来越多的交友软件就出现了!陌陌,比邻等交友软件应运而生,提供广大寂寞男女更多交友的渠道。
陌陌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热门社交工具,其总用户量已经突破了1.5亿。2013年才问世的比邻则主要利用即时通话来让用户交友互动,如今它的用户量也突破了3千万。小编今天就来横向对比陌陌和比邻这两款人气十足的交友软件,让大家对它们的定位与功能有更好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交友的效率。陌陌的测试版本为iOS5.2版,比邻的测试版本为iOS3.1.3版。
聊天方式
既然这两款软件主打交友,那么各种与网友互动的聊天方式无疑是核心功能。两款交友软件都有何种聊天高招呢?下面小编就来探索一下。
陌陌和比邻的聊天界面对比(左为陌陌右为比邻,以下雷同)
小编首先来打开陌陌的对话窗口。在陌陌中你不仅可以给好友和陌生人发送文字和图片,还有语音,视频这些流媒体方式可供选择。除此之外,你也能分享你的个人位置和邀请其他好友加入群聊。相比之下比邻则走简约路线。点击电话图标你可以和任何用户通话,非常惊险刺激,而这也是比邻的主推功能之一。至于文字和图片交流方式则仅限于好友之间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陌陌的语音和微信类似只能发送语音片段,比邻则是依托运营商网络或无线网络来让用户之间打免费电话。
聊天方式小结:
LBS交友
LBS交友指的就是基于位置的交友。它能让用户迅速了解陌生人的位置信息和相互间的距离远近,减少交友的成本。那么陌陌和比邻在这一方面都有何特色呢?
LBS服务对比
LBS交友是陌陌的王牌功能。它的LBS服务非常精确,不仅可以显示自己和其他用户的距离,还能显示用户处于该地点的时段,方便用户随时查看身边有哪些神人。点击左上角的筛选按钮,你可以筛选用户性别,上线时间,年龄,职业,星座和身份,从中找出你想认识的人,不过后四个选项只有陌陌会员用户才能享受。
筛选功能对比
相比之下比邻并没有非常具体的LBS服务,在“发现”界面只能看到其他用户所处的城市和上线时间。点击右上角的筛选,你能筛选其他用户的性别,是全国用户还是同城用户。
LBS交友小结:
好友和群组
一个人在交友软件上当看客,和一个人孤独地打游戏没什么区别。无论你使用陌陌还是比邻,注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添加好友和加入各种主题的群组,迅速扩大自己的网络交际圈,从中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陌陌和比邻在这方面有什么区别呢?
添加好友对比
陌陌添加好友的方式十分丰富,不仅有最传统的搜索账号添加方式,还能导入手机通讯录,微信,QQ,微博和人人网中的好友,不过前提是你已经绑定了这些社交工具。比邻的添加方式则比较单一,用户只能通过搜索比邻号来添加好友。
陌陌群组
陌陌在群组功能方面也颇费心思,除了类似于QQ群的“陌陌群组”,也有类似于百度贴吧的能发帖回帖的陌陌吧,打开“留言板”则可以看到附近用户的动态。比邻则有一个类似QQ空间的“好友动态”功能,可以让你查看和评论好友的最新吐槽。
好友和群组功能小结:
用户群体和活跃度
用户群体和活跃度会极大影响交友软件的使用体验。不同的人会偏好不同的人群,用上了软件后大家都不说话也挺尴尬的。那么小编现在就来调查一下陌陌和比邻上的用户。
用户群体对比
陌陌上的用户年龄跨度比较大,大叔萝莉,御姐正太都随处可见。相比之下比邻的用户则更年轻化,大部分都为90后用户。陌陌的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更多,相比之下比邻用户的男女比例则比较均衡。
用户聊天对比
然后小编又在陌陌和比邻上随便加了几个好友,观察上面的用户是否活跃。经过对比,两款软件中都有热情主动和寡言少语的用户,从文字聊天角度来说陌陌还是更热闹一点,可能比邻的用户更偏好直接通话,所以对打字聊天兴趣不大。点击比邻用户的资料,小编发现大部分用户的通话时长也在几百到几千分钟区间,这表明比邻用户还是挺喜欢互相煲电话的。
用户群体和活跃度小结:
总评:
陌陌和比邻虽同为交友软件,但它们在产品定位,产品功能和用户群体等方面有很大不同。陌陌主打LBS交友,并提供许多群组让用户活跃起来,其目标用户也非常广泛,软件功能非常丰富全面。比邻则主攻开放大胆的90后用户,它主推的直接通话功能也符合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的个性。它在LBS交友和网友群组方面则并未发力,可能也是为了突出其通话为核心的社交理念。总而言之,如果你是想认识更多的同城好友但又不敢随意出击,那么陌陌应该更适合你;如果你不太害羞同时也喜欢和天南地北的人畅聊,你可以尝试下比邻。
二、请问贴吧里面的囧者是什么意思啊
“囧”是什么?它是一个汉字,读音Jiǒng;“囧”的含义是什么?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
网络上原来不只是愤怒当道,网上最牛古汉字囧(jiǒng)近来也突然开始流行。有人问,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有人研究它如何拼写;有人把它称之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在百度的帖吧里出现了一个“囧吧”,跟帖有3万多个;众多的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有的博客起名为“囧猪”,等等,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比如有人以这个字为由头开设了一家奶茶店,生意很好;比如还有一个关于“囧”的专门网站。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据了解,“囧”字在中国康熙字典里也有显示,后被网络进一步宣张,现在成为一种罕见的网络文化。
“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的心情。要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很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疯狂一:“囧视频”点击过百万
“近日地球上出现一些分布在各地却有一个共性的人群,这些人都有一些很费解的能力。有些人称他们为壮士,但更多的人称他们为‘骚扰者’或者‘失败者’,或者叫做‘超囧英雄’,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但是,‘囧’是他们的宿命——”
这是在一个视频短片中的一个开头语,这个开头语是专门为一个叫做“一日一囧”专辑所做,而这个专辑设置在现在比较流行的“优酷”视频网站中。记者发现,所谓的“一日一囧”就是一天一个短片,一个短片表达一个意思,时间长短不等,有“穿大裤衩的女人”、“费解的司机”、“采水果的小朋友”、“爱干净的女人”、“上课不许说话”等,一共有20多篇。每一个短片基本是漫画的形式,而这些漫画中无处不显示出“囧”字演变出来的各种心态,这些视频短片的点击量从2万多到46万之多,总点击量远远超过百万。
疯狂二:囧论坛大囧村热线网络
目前,网络上可以点开的“囧论坛”有500个以上,类似的“大囧村”“囧字营”更是层出不穷。“囧”这种难以把握的东西,在虚拟的网络中成了聚合性的力量,成为区分网友类别的依据。
2008年4月18号,囧论坛发布了新的奖惩制度,在这个奖惩制度中,“囧”成了量度单位。该制度称,“囧值”的积分单位为“囧”,主要用来奖励对论坛有贡献的会员,论坛根据注册会员在论坛的发帖量以及在线时间,对他们进行“囧值”的评定,“囧值”与会员的等级以及所享受的权利密切相关,0~100分为小囧;100~500分为囧民;500~2000分为队囧;2000~5000分为团囧;5000~1万为牌囧;1万分以上为湿囧。
疯狂三:“囧”字奶茶店生意火爆
“这是什么字啊?”湖北大学西门外有一家“囧”字奶茶店,门店上方的招牌上,印着大大的“囧”字,让南来北往的人不时停下脚步,奶茶店老板的目的达到了,“竞争激烈,奶茶主要面向学生,肯定要时尚一点了。”奶茶店老板一开口,就知道他是典型的网络达人。
如果只是招牌上玩玩伎俩,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不过据大家介绍,“囧”字奶茶店的奶茶,真的有特色。要一杯这里卖得最好的“特色囧奶茶”,喝一口,有点咖啡、有点茶的奇怪感觉。看同行的朋友,脸上的表情早就拧巴起来,似乎真的成了一个“囧”字,“难喝也是一种味道啊。”有客人认为囧茶应该就是这个味儿。
90后网友的独特标志?NO
2006年年底,记者第一次接触“囧”,是一个公务员朋友通过QQ上发来,这位朋友很神秘地告知这是个汉字。商务印书馆1772页的《现代汉语词典》,记者试过了所有的查阅方法,居然都找不到“囧”这个字。请朋友告诉了网络输入方法,百度之后竟然发现有1200万条信息。“只能说明你老了。”朋友很得意地说,这个字,只要会上网的90后多半都认识。
“上学期英语59!”差一分及格的事如果在90后群体中出现,周围估计立即就会发出“囧”的感慨。这个字似乎已经成了90后网友的一种标志,“如果我发了个‘囧’,他问我怎么读,我就绝对不相信他只有17岁。”16岁的小王说在网络中,“囧”这个字是可以用来判断、分清“敌我”的。
网友“水管工”是四川大学一名副教授,他认为用“囧”表达情绪,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这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情。”水管工说,他在大学低年级课堂上说出“囧”字时,感觉一下就和90后学生亲近了很多。
“‘囧’在网络中是表达悲伤、无奈情绪的习惯。”SandraChou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她之前在日本学习了两年媒体,她并不认同“囧”字符为90后网民独享的说法:“至少我就是个70后。”Sandra说,像在现实生活中,人悲伤了会哭一样,在网络中,人有了悲伤或者崩溃的时候,就会“囧”,情绪显然是和年龄无关的。
囧也可以表示幽默、或者形容自己的心情,例如:“纠结、郁闷”等意思,也就是说,不同语境下,“囧”的意思是不同的。
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再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认同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囧”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这一点,就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感动。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